大明话事人 第578节
作者:随轻风去      更新:2025-11-04 19:51      字数:3231
  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不得不又代替皇帝出面说:“无论如何,林泰来在内宫放纵行凶,重创十数内臣!
  这难道不是欺君犯禁的大罪?为何不见申相你提起?”
  就算我们宫里那位主谋做的不对,难道你们林泰来就一点点错都没有吗?
  林泰来正看热闹,忽然听到自己被提起,就准备上前反驳。
  但申首辅却先开口说:“如果林泰来当时坐以待毙,被围殴致死或者重伤,后果只会更严重,这样对宫里才是真正伤害!
  幸亏林泰来有勇力自保,阻止了事态往最坏里恶化,让这次事情能够得以控制!
  当然,林泰来在宫中行凶,确实犯下大错,理当处罚,但也应该考虑到前因后果。”
  林泰来诧异的看着申首辅,原来首辅老前辈的口才还能这么好啊,平时根本看不出来。
  张诚一直都是替皇帝“狡辩”,此时感到心累,也不想装了,便质问道:
  “难道尔等不知,林泰来昨日大放厥词,极为冒犯皇亲郑氏?
  故而在宫中激起了义愤,然后才有内臣围攻林泰来之事!这才是前因后果!”
  申首辅仿佛大惊失色,“宫中何来义愤?莫非涉及皇贵妃郑氏?”
  张诚对这些破事极为不耐烦,主动揭开了盖子说:
  “涉及翊坤宫郑娘娘又如何?莫非你还想加以惩戒?”
  申首辅立刻恢复了本色,非常恭顺的对万历皇帝说:“臣万死不敢冒犯皇贵妃!一切听从陛下圣裁!”
  他的目的又不是惩戒郑贵妃这个主谋,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只要把这层窗户纸揭破,把郑贵妃牵扯出来,就足够了!
  四辅王家屏也站出来助攻说:“涉及皇贵妃,臣等自然不敢妄言,唯听宸断而已!
  只是另外不明,陛下召我等入见,原本有何教诲?”
  我等不提郑贵妃了,皇上你也就别提郑贵妃的儿子了好吧?
  不知道是被挤兑得恼羞成怒,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万历皇帝勃然变色!
  怒道:“郑妃自有朕去管教!但林泰来在宫中行凶,重伤宫人十数,先生们以为该如何?”
  皇帝发怒真不是开玩笑的,一句话就能剥夺一个人所有荣华富贵,乃至于性命!
  面对盛怒的皇帝,即便是桀骜不驯的林泰来,此时也只能低头认罪,不能反驳!
  敢跟皇帝对着呛声的人,都是青史留名了,比如曹操父子,比如司马昭父子,比如魏征,比如包拯。
  自从穿越以来,林泰来第一次产生了无力的屈辱感,但只能把这种屈辱感埋在心里。
  在这一刻,林泰来才切身理解到什么叫君主专制。
  这两年林泰来习惯了专制别人,猛然遇到被专制的感觉,真是发自内心的讨厌啊。
  面对皇帝发怒,大学士们也不敢轻易说话了,迅速切换到“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模式。
  反正皇帝迁怒的是林泰来,又不是他们。
  但皇帝会点名问话,对着王家屏这个突破口说:
  “王先生!你方才询问,朕召见尔等原本为何?现在就明白告知你!
  朕本意是,与你们商定册立长哥为太子的时日,暂定明年冬期。
  另外近日朝臣多有议论,奏请长哥出阁读书,早受豫教!
  朕便又想,朝廷中文武双全者莫过于林泰来,欲请林泰来教习长哥!”
  几位大学士面面相觑,刚才皇帝说的话,他们一个字也不敢相信。
  什么本意是想商议册立太子的日期,什么本来欲请林泰来教习皇长子。
  对于没有发生的事情,皇帝可以随便胡编,反正别人也反驳不了。
  与此同时,申时行还产生了一些局面要失控的预感。
  身为首辅,感知到的最大疑点就是,皇帝为什么对王家屏说话?
  正常情况下,皇帝如果想表态,应该是对他这个首辅说!
  而王家屏只是排位第四的大学士,前面还有三个呢!
  “朕的本意,伱都知道了!”皇帝继续对王家屏说:“但是林泰来犯下如此大罪,教朕如何用他?”
  在所有大学士里,与清流势力勾连最深的王家屏,是对参与国本之争积极性最高的人。
  因为只有产生动荡,他这个老四才机会进步,如果局势平稳,他就永远是末位。
  倒不是王四多么醉心权势,而是他实在看不惯前面三位的尸位素餐!
  听到皇帝的质问,王四阁老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
  皇帝的话是真是假并不重要,搞政治也不需要讲真假,只要能让自己看到机会就行!
  于是王家屏奏对道:“林泰来罪莫大焉,陛下如何处分都不为过!
  但万万不可因噎废食,只因为林泰来的罪过,就放弃原有的本心。
  册立东宫之事乃是国本大典,怎么能因为林泰来的罪过就放弃?”
  卧槽!众人吃了一惊,王家屏这话等于直接把林泰来卖了,而且卖的干干净净!
  这王家屏的意思就是,只要皇帝你在国本问题上有所进步,怎么弄死林泰来无所谓。
  善于揣测人心的林泰来此刻也十分疑惑,皇帝到底想干什么?
  自己只是个次要矛盾而已,并不处在国本问题的焦点上,政治地位比大学士也差得远,为什么皇帝总是把话题往自己身上扯?
  仿佛不弄死自己不肯罢休……难道自己九元祥瑞的光环和爱情一样,也会变质过期?
  还是说,郑贵妃是狐狸精,皇帝被狐狸精迷住了?
  但从史料来看,万历皇帝虽然宠爱郑贵妃,但仍然不是在女人面前无原则无底线的那种昏君。
  比如有一次郑贵妃企图往万历皇帝身边,或者是司礼监安插两个亲信太监,结果那两个太监被万历皇帝直接杖杀了。
  万历皇帝心里很满意,王家屏这个回答完全在意料之中。
  毕竟林泰来杀清流势力的人从来不手软,如果反过来有机会,清流势力对林泰来肯定也不会手软!
  果不其然,对于极度拉仇恨的林泰来,王家屏毫无维护文官士大夫阶层整体利益的想法。
  更何况还有更大义的接口,毕竟是为了国本!
  万历皇帝叹道:“长哥幼弱,朕还想再观察一年,明年冬至再行册立。
  但内宫之中,须得用林泰来平息郑妃的怨怒,也好让朕好过些。
  许、王二位先生,又以为如何?”
  这次皇帝问的是次辅许国、三辅王锡爵,仍然没有询问申大。
  许二和王三稍加思索后,也奏答说:“臣以为,不可因林泰来之大罪,影响国本之大典。”
  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撇了撇嘴,这帮文官还没他们这代司礼监太监团结呢。
  申首辅感觉无力回天,毕竟林泰来的人缘实在太好了。
  (本章完)
  ------------
  第五百四十一章 大明药丸!
  皇帝咨询阁臣,一般肯定是先从首辅问起,然后再挨次往下。
  但今天却是一反常态,皇帝先询问了末位四辅王家屏,等王家屏明确表态后,又垂询许国和王锡爵。
  最后通过其他三位阁臣的态度,倒逼首辅申时行。
  此时万历皇帝对申首辅说:“朕也知道,林泰来中状元之前出身申府门客,所以申先生大概不好说话。
  如果申先生有意避嫌,也是人之常情,朕可以理解。”
  申时行沉默了片刻,感觉遇到了人生当中最艰难的抉择。
  现在皇帝的意图很明显了,以在国本问题上让步作为诱饵,诱使内阁集体放弃对林泰来的庇护。
  正常情况下,无论与林泰来关系如何,这个时候作为文官,都必须力挺林泰来。
  道理很简单,如果这次不支持林泰来,那么下次进宫后遭遇群殴的可能就是你了。
  但如果放弃林泰来,就能换回皇帝在国本问题上让步,那就非常吸引人了。
  于公来说,国本问题是已经争议了长达四年,是文官大臣的心病。
  夹在大臣与皇帝之间的内阁,对此更是烦不胜烦。
  这感觉就像是有一柄利剑悬在头顶,谁不想早点彻底解决问题?
  于私来说,如果哪位大学士能推动国本问题得到解决,哪怕是牺牲了林泰来,在官员中必定威望大增,甚至会超过首辅。
  毕竟首辅与林泰来关系特殊,在林泰来问题上先天弱势,除非首辅对待林泰来比别人更狠。
  更何况本来就与林泰来有仇怨的话,那更是一举两得。
  可以说,皇帝的切入点很巧妙,绝对是司礼监众太监的智慧结晶。
  这时候,众人就一起看着申首辅,等待首辅的表态。
  最终申首辅暗叹一声,对万历皇帝回奏说:“陛下所言极是,在涉及林泰来事情上,臣应该避嫌。”
  让申时行对林泰来落井下石,他做不到。
  一是他性格没有这么狠辣,二是申家和林泰来利益绑定太深了,和林泰来翻脸损失巨大。
  但如果极力为林泰来进行辩护,也不现实,太不理智。
  因为这样做无法挽回局面,还有可能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猝然丢掉首辅位置,造成更严重后果。
  另外就是,申首辅内心总觉得,皇帝没那么容易让步,看似香甜的诱饵也可能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