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602节
作者:随轻风去      更新:2025-11-04 19:51      字数:2936
  “我只是奉旨前来传话,而是否增补阁臣之事与今日廷议无关。
  何须我擅自转奏,你还是另行上书吧。”
  他陈太监只为皇帝服务,不想掺乎文臣之间的破事。
  你林泰来如果真有什么想法,请通过正规渠道上书,不要拿他陈太监当传话的工具人。
  多帮别人向皇帝传一次话,就多一次风险。
  林泰来皱眉道:“皇上被内阁蒙蔽了,重组内阁或者增补阁臣都是当务之急。
  你们这些在司礼监混的,必须要处处为皇上着想,而且要事事想在前面!
  若我为司礼……算了算了,我志不在此!”
  陈矩有点不爽,冷哼一声。
  你林泰来以为当太监很容易?宫里的竞争比你们文官更残酷!
  还有,你林泰来一个外臣,难道比他们司礼监的太监更懂皇上?
  你林泰来若敢“挟灾自重”,强行插手内阁人选,事后第一个挨收拾的就是你!
  林泰来说完后,就让开了东朝房门口,代表皇帝的陈太监率先离开,去内宫回奏。
  随后东朝房就散场了,林泰来一马当先走了出去。
  却见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佥事骆思恭还在外面,林泰来就问道:“刚才陈太监有没有下令,捉拿我下诏狱?”
  骆思恭不爽的答道:“没有。”
  林泰来左顾右看,又问道:“早晨是刘千户负责将我从西直门押解到东朝房,现在应该将我再押回去。
  但是此时为何不见刘千户?这是擅离职守!这是渎职!
  东朝房里有许多御史在,他都敢这样?”
  骆思恭不耐烦的说:“行了行了!由我押送伱回去!你不要无事生非!”
  林泰来立刻又责问说:“骆指挥这是打算用实际行动,来包庇刘千户?”
  骆思恭:“……”
  你爱怎样就怎样吧!不管了!反正你林泰来也不会跑!
  眼见着骆指挥怒气冲冲的离去后,便有数人迅速靠近了林泰来。
  有户部尚书王司徒、礼部左侍郎赵志皋、左佥都御史赵焕等人,一起往宫外走去。
  若锦衣卫官校在旁边,还真不好说话。
  赵志皋略有担忧的说:“今日就提出增补阁臣,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林泰来不以为意的说:“怎么能叫操之过急?刚刚好,你就等着进步吧!”
  说到这里,林泰来颇感欣慰。
  从万历十三年烧冷灶开始,辛辛苦苦用了将近五年时间,终于快把赵老头培养出来了。
  如果以“老成持重”为标准的话,入阁候选人基本上只有吏部尚书杨巍和左侍郎赵志皋。
  若赵志皋入阁,那当然是大好事。
  就算杨巍入阁,赵志皋也可以接任吏部天官,同样是不亚于普通阁老的位置。
  赵志皋忍不住问道:“以林九元你看来,鱼与熊掌之间,哪个更好?”
  这意思就是,接下来往哪方面努力?大学士还是吏部尚书?
  林泰来叹道:“说实话,我也很犹豫,不知道哪个选择为佳。
  所以一切就听天由命吧,挨到了哪個就是哪个,反正两个选择都不差。”
  此时万历皇帝正在翊坤宫,和郑贵妃在屋里读书学习。
  陈矩陈太监赶到时,就先站在殿前院中等待,反正时间也不会长。
  果然过了不大一会儿,如同圣贤的万历皇帝就出来了。
  陈太监上前叩见,便听到皇帝主动询问说:“议论结果如何?”
  由此可见,皇帝还是非常关注的。
  陈太监奏道:“朝臣公论认为,应当赦免林泰来!”
  万历皇帝有点生气的说:“朕就知道!对非议君父之言论的处罚,就没有不被阻拦的!”
  陈太监又奏道:“不过朝臣公论,灾异应验在林泰来被贬谪驱逐之事。
  故而为了消弭灾异,请赦免林泰来。”
  万历皇帝立刻转怒为喜,“甚好!那林泰来可以赦免!”
  这才是皇帝最想听到的消息,有人把灾异责任扛起来,不要整天拿自己失德说事。
  而后万历皇帝又道:“既然林泰来先前受了委屈,可以提拔嘉奖。”
  见皇帝心情大好,陈矩也笑着答道:
  “林泰来今日还请求说,陛下应该尽快增补阁臣。
  他还责怪我等内臣不为陛下着想。
  毕竟他还是太年轻,性情急躁了。”
  万历皇帝对此不置可否,然后开始布置工作。
  “传旨!让内阁起草罪己诏,就说朕受蒙蔽,贬谪忠良,致使上天警示……”
  说到这里,万历皇帝忽然意识到什么,停顿了一下又犹豫着说:“于今内阁无人能草诏吧?”
  按照现有的制度,所有正规诏书(除了中旨、口谕、手令之类)都是先由内阁起草,皇帝确认后用印。
  但这次皇帝罪己诏有“朕受蒙蔽”等内容,可是偏偏蒙蔽皇帝的人就是内阁大学士们。
  让蒙蔽皇帝之人帮助被蒙蔽的皇帝起草罪己诏,听起来像是搞笑的。
  罪己诏不但是给天下人看的,也是给上天看的,越是表面文章越是不能真成了笑话。
  想到这里,万历皇帝叹道:“所以林泰来言之有理,确实需要增补内阁人选,即便是为了起草罪己诏。”
  陈矩:“……”
  难道自己真的不如林泰来?难道林泰来真的比自己更适合当司礼监太监?
  念及此处,陈太监决定再试探一下,又说:
  “林泰来还说,当今内阁太年轻不稳重,所以应当增选老成持重、年纪六十五左右之人入阁。”
  万历皇帝还是点了点头,“林泰来确实考虑周全,正该如此。若非他提醒,还真没想到这些。”
  内阁班子太年轻,岂不很有可能产生干上一二十年、尾大不掉的阁老?
  所以再增加人的话,最好找年纪大一点的。
  陈太监顿时有点自闭,而且他终于发现了林泰来的厉害之处。
  这手法根本不能算是对皇帝想法进行判断,而是无形之中主动引导皇帝思路,让皇帝朝着所需要的方向去想。
  不要以为这很简单,不是对皇帝了解极为深刻之人,根本做不到这些。
  所以林泰来大概也许真的比自己更适合当太监。
  当即万历皇帝也不再犹豫,先传旨给吏部,令吏部推举入阁候选人。
  并要求候选人老成持重,年龄要与现有阁老拉开差距。
  这道旨意传开后,朝廷各衙门齐齐无语。
  先前林泰来公然提出,内阁必须要增选一个老头,看起来实在像是玩闹。
  一般新人都是选年轻的,哪有选老头当新人的道理?
  却没想到,看似玩闹的请求,居然就这么成真了,皇帝还真就采纳了这个建议。
  正常情况下,一旦要选人入阁,那朝廷必定会沸腾起来。
  将有无数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上窜下跳只为文渊阁那张座位。
  但这次大家却很冷静,因为根本没资格参与角逐。
  人能活到六十五岁就不错了,做官能做到六十五岁的更少。
  做官能做到高龄,还具备入阁条件的更是少之又少。
  更别说七年前清算张居正,把老一辈的大臣清算了不少,导致现在朝堂高龄大臣没多少人。
  所以看来看去,候选人真就是只有杨巍和赵志皋了。
  面对这种萝卜坑招聘,别人还凑什么热闹?
  “所以现在情况就是这样。”申用懋在家对父亲介绍说。
  “皇上想要赦免林泰来,就要先下罪己诏;要起草罪己诏,又先要补充新阁臣,所以都在等推举新阁老的结果。”
  申时行幽幽的说:“皇上和朝廷是不是忘了什么事情?”
  申用懋想了一会儿后,疑惑的说:“到底有什么事情被忘了?”
  申时行顿时有点怨气,“忘了让我回文渊阁!我这个首辅还在家闲居!”
  申用懋:“……”
  愣了愣后,申大爷又说:“好像目前这些事情,都与父亲没有关系吧?
  你作为旧内阁一份子,罪己诏也不可能由你起草。
  至于推举新阁老,更与你无关了,你又不可能公开表态支持谁。
  最关键的是,皇上也没想暗地里咨询你的意见,你完全没能力左右。”
  对此申时行只说了句:“无论如何,我还是首辅。”
  申用懋实话实说:“目前有没有你这个首辅,真就是无关大局。
  现在又不是没有主导这些事情的人,就是林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