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612节
作者:随轻风去      更新:2025-11-04 19:51      字数:3097
  董其昌:「……」
  天已经里聊死,真几把没法往下聊了!
  擅长开解人的周应秋劝道:「人贵在知足,实在不行,九元兄就退而求其次,挑个吏部左侍郎也好。」
  林泰来叹口气,「也只能如此了。」
  两位前辈朱国祚和唐文献面面相觑,这帮万历十七年的新人以为他们是坐在文渊阁里谈论人事工作吗?
  林泰来抬头看了看外面日头,又道:「又该去吏、礼二部看看了,每日顶风冒雨奔波于宦途,朝臣里就没有比我更辛苦的人了。
  每每想到烈日当空的夏季酷暑即将到来,这心里就提前感到了难受啊。」
  众人:「……」
  你林泰来至于么!翰林院和吏部之间,就隔着兵部和宗人府而已;吏部和礼部之间,就隔着户部而已!
  唯有周应秋贴心的建议说:「这种奔波辛劳,也不是没法子解决。」
  林泰来很好奇的问道:「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周应秋却开始讲了一个旧
  事:「昔年世宗皇帝西苑仁寿宫潜修时,文武大臣十数人入直西苑无逸殿,辅赞玄修。
  有吏部天官李默也在其列,吏部大印亦被李默随身携带。
  但李默入直西苑,常常十天半月也难得回吏部,后来实在没办法,吏部只能将公务送到西苑。」
  然后又道:「有此旧例,九元兄是否可以端坐翰林院状元厅,让别部把公务送到这里来处置?」
  林泰来瞬间心动,但又摇头道:「这可使不得!我林泰来何德何能,可以开府视事?」
  周应秋诚恳的对林泰来说:「天热了,保重身体为重!」
  林泰来:「……」
  幸亏即将到来的是夏天,而不是三九隆冬。
  不过林泰来还是为难的说:「礼部主客司还好,但吏部考功司里都不是自己人,如果我不去亲自坐镇,就无法放心。」
  周应秋坚决的说:「不换想法就换人!」
  「正合我意。」林泰来回应道,「那就先换人再说吧。」
  董其昌听不下去了,忍不住对林泰来提醒说:「别这么自大,状元厅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
  礼部也就罢了,那吏部考功司里的事务,只怕不便于让外人知晓吧?」
  嗯?林泰来环顾四周,差点忘了,状元厅除了自己还有两个前科状元。
  朱国祚和唐文献:「……」
  真是夭寿了!在翰林院这种清贵养望、比起普通官场就像是世外桃源的地方,还能遭遇到凶险的政治风暴。
  林泰来收回了目光,「这个不是当务之急,先不管了。」
  随着朝廷秩序逐渐恢复正常,申首辅也回到了阔别数日的文渊阁。
  他很喜欢当前这种平静的氛围,在这种情况下,首辅就可以当得很舒服。
  很可惜在万历朝,平静时间越来越少,不知道这次平静又能维持多久。
  文渊阁中堂,内阁召开了近两个月来的第一次全体会议。
  今天也没什么大事,就相当于茶话会,只是从申大、许二、王三、王四,变成了申大、王二、王三、赵四。
  赵四掏出了一个信封,对其他三位阁老说:「林泰来有密揭关白内阁。」
  内阁权势扩张后,中外大臣在有大事时,往往先私下里先告知内阁,沟通好后再正式走程序上奏。
  当然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议事的密揭一般都是发给首辅。
  王三便对赵四开口道:「这密揭怎得不先送首辅,却给了你?」
  听话听音,一半是讽刺,一半是挑拨。
  申大很大度的说:「这个不必在意,林泰来有事时,能提前发密揭关白内阁,就是很大的进步!」
  王二也赞同道:「之前林泰来做事,从来就是率性擅为,什么时候想过关白内阁?
  就如去年他在宣府,把巡抚说废就废了,完全不与内阁提前打招呼,就让内阁很被动。」
  申大又问赵四:「林泰来这次要说的是什么事情?」
  赵四答道:「说是推动官员考核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考语,以及恢复考成法。」
  申大:「……」
  心情忽然有点复杂,不知该从何说起。
  赵四奇怪的看了眼申大,这是咋了?怎么听到恢复考成法,脸色就变了?
  有点幸灾乐祸的王三「好心」解释说:「老赵啊你可能不清楚,当年考成法正是申首揆主张废除的。
  你现在又说要恢复考成法,哎呀,这可叫我等怎生评判?」
  赵四:「……」
  卧槽!难道林九元连自己也开始坑了?
  让自己拿着申首辅主张废除掉的法令,对着申首辅说应该再恢复,这不是骑脸输出吗?
  那时候,自己似乎还是个远在外地的扑街老同知,耳目闭塞的很!
  虽然知道考成法被朝廷废除,但又哪能知道其中具体内幕?
  更不知道这是申首辅主导的啊,在朝廷下发的诏令上面,又不会明着写这是申首辅的意见。
  申大为了维护班子团结,没有生气发作,语重心长的对赵四说:
  「你还是内阁新人,这考成法水太深,你把持不住。
  当年张江陵以考成法为鞭,居内廷而笞外朝,而吾辈为避专权嫌疑,所以当年废弃了考成法。」
  这话说的也对,从权术角度来看,考成法确实也是张居正用来控制外朝的工具。
  刚清算完张居正后的万历十二年时,五十岁的申时行当上首辅没多久,人太年轻,地位十分不稳定。
  一方面为了向皇帝表示没有专权之意,另一方面为了拉拢朝廷人心,所以申时行就主导了废除考成法。
  赵四听了申大的解释后,回应说:「但林泰来说的恢复考成法,与过往并不太一样,不会让内阁再背上专权之嫌疑。
  他的意思是,恢复后的考成法由吏部考功司来主持,不必像张江陵时代那样由内阁主持。
  所以,内阁真不用担心再被皇上所猜忌。」
  申大王二王三:「……」
  你林泰来这次密揭关白,踏马的到底是有事和内阁私底下商议,还是发宣告?
  内阁为避嫌专不了的权,就由你林泰来自己专了是吧?
  不知为何,联想起了昨日听说的「馆阁、郎署、党社,政治逐渐下沉」形势分析。
  你林泰来还踏马的带头身体力行上了,是不是想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什么叫政治下沉?
  ()
  免费阅读。
  ------------
  第五百六十九章 吏部那些事
  回到家里,林泰来终于收到了一条好消息,门客顾秉谦禀报说:“已经以合理的价格,将左右两处住宅都买了下来。”
  这次林泰来进京带了二百多家丁,原有的宅院只有三进四十多间屋,肯定住不下。
  大部分家丁只能临时租住在别处,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要么另行购买更大的宅院,要么把左邻右舍都买下来,三座宅院并在一起。
  没想到顾秉谦办事如此得力,竟然把左邻右舍都收购了,尤其还是“合理”价格。
  “你是如何做到的?”林泰来最近忙于朝廷事务,没太关注家里的事。
  顾秉谦答道:“近日没有大事,故而人手充足。我便每天派数十个家丁,在左邻右舍门前以及胡同里终日闲晃。
  于是他们就主动提出卖宅院了,不然家眷妇幼连出门都不敢,还怎么住在这里?
  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林泰来三思之后,决定还是称赞一声,不能打击下属做事的积极性。
  再说他确实也不想搬走,一是这里位置好,位于官员宅邸高档社区的核心,去哪都便利。
  二是已经熟悉了附近的地形地势,如果换地方又要重新适应环境和构建安全感。
  三是目前所住的李阁老胡同名字寓意好,而京师其他胡同名字大都不怎么样。
  具体安顿和家丁排班的事情,都交给了顾秉谦去处理,林泰来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朝政上。
  又过两日,林泰来无可奈何、骂骂咧咧的去吏部考功司上任。
  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赵南星叫过来训斥:“三令五申让你上奏,请求朝廷恢复考成法,你写了没有?”
  赵南星的态度依旧坚决:“不受乱命!”
  这种找骂的奏疏,谁爱写谁写,反正他赵南星坚决不写并且坚决反对。
  不过林泰来如此反复催问,让赵南星感受到了一点黔驴技穷的意思。
  果然又听到林泰来怒道:“既然你不写,那我亲自写!”
  赵南星便又感到,在这场博弈中,自己获得了胜利。
  林泰来想逼自己“自杀性上疏”,没门!
  于是在吏部考功司上任的第一天,林泰来就上了一封《官吏考核办法改革疏》。
  主要内容就两点,第一是考语的标准化规范化,第二就是恢复考成法,非常劲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