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615节
作者:随轻风去      更新:2025-11-04 19:51      字数:3083
  故而我建议,可以升陈有年为正四品右佥都御史巡抚,至于具体去处,则先看空缺再与户部会商。”
  王用汲点头道:“此乃公允之言。”
  虽然林泰来与陈有年有仇怨,但是林泰来这些提议听起来很公道,没有任何贬低。
  陈有年内心又一个卧槽!情急的站了起来,大声说:“巡抚干系重大,我才力不及,愿为参政!”
  官场常识是,参政肯定不如巡抚,但陈有年竟然宁可当参政,也不愿意去当巡抚!
  因为按制度,边镇巡抚是吏部和兵部会商推选,内地巡抚是吏部和户部会商推选。
  但陈有年非常清楚,户部尚书那是什么人?自己若升到巡抚,又能去什么好地方?
  反正只是升为侍郎之前的过渡职务,巡抚和参政在这个意义上都是一样的!
  林泰来扭头就呵斥道:“你闭嘴!我和少冢宰正在讨论你的升迁问题,你这当事人有什么资格说话?
  我大明官员,什么时候可以自己给自己挑选官职了?”
  陈有年:“……”
  愣了愣后,被禁言的陈有年连忙又看向右侍郎王用汲,但王用汲没理睬陈有年的恳求目光。
  一个平时被轻视的右侍郎,怎么可能对一个实权强势郎中没有怨念?
  你陈有年平时在吏部,就是天老大你老二的做派,这会儿才想起临时抱佛脚了?
  再说升你为四品巡抚又怎么了?又不违反任何原则,就是他的偶像海青天来了也没话说。
  陈有年看到王用汲不说话,于是也不吭声了,反正自己今年确实任满。
  你王用汲今天纵容林泰来,迟早自作自受、自讨苦吃!
  林泰来端起了茶水,慢悠悠的说:“关于今天推选吏部天官的议题,我还有点不同意见。
  陈有年提名了三个人选,是不是不太妥当?”
  陈有年不得不又反驳说:“初步酝酿人选,这是文选司的职责,有何不妥当?”
  林泰来还是慢悠悠的说:“在任期即将结束时,如此大规模的提名人选,是不是影响不太好啊?
  是不是有点在卸任之前,使用权力突击性提拔官员的意思?”
  陈有年的怒火终于按捺不住了,质问道:“你这番阴阳怪气,到底想说什么?”
  林泰来继续发表意见,侃侃而谈说:“就算最终只能产生一个吏部尚书,但其他人只要能进候选名单,就是一种资历和名望!
  下次再有机会时,这次的候选人自然就具备了优先资格。
  所以说被提名进了候选名单,相当于隐形提拔。
  我认为,即将卸任的陈有年同志利用最后时间,突击性大范围提拔他人的做法,是一种政治上很不负责任的表现。
  如果坐视不理,陈有年同志的错误行为将会对朝廷铨政事业造成巨大破坏。
  我们必须要对此及时进行纠正,将这次推选吏部尚书工作引导上正轨!
  用汲同志啊不,少冢宰你也讲几句?”
  王用汲:“……”
  这一套一套的词,都是从哪学来的?
  想了想后,王用汲对陈有年说:“我看,你提名一个人就行了。免得临卸任之前被人指摘贪权,对你影响不好。”
  陈有年沉默,想自闭。
  在自己最专业的人事工作领域,占据文选司主场之利,竟然没打过林泰来!
  林泰来很关心的询问道:“陆光祖和宋纁,你选那个进候选名单?要不要我帮你挑一个?
  如果你都不想选,那就算了,这次你就不用提名人选了。”
  “滚!”陈有年拍案暴喝:“陆光祖!”
  最终,吏部部议出的吏部尚书候选人名单为:王老混子、陆光祖、吴时来。
  嘉靖二十六年的两个老古董,竟然横跨三朝四十几年,在万历十八年为了吏部尚书决斗。
  同年李春芳、张居正的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
  第五百七十一章 还能保密吗?
  对于这份初步拟定的吏部尚书候选人名单,陈有年相当不满意,与事先设想的相差太多了。
  奈何技不如人,会议节奏完全失控,造成了这样被动的情况。
  这个结果传出去后,官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肯定是文选郎陈某人被打崩了。
  陈有年越想越气,近乎无礼的拂袖而去,连最基本的告辞礼仪都不顾了。
  看着陈有年走到门口,林泰来忽然笑嘻嘻的对右侍郎王用汲说:
  “老陈真是高风亮节,连左侍郎人选都不提了,主动就此退出。”
  陈有年:“……”
  卧槽!一气之下竟然忘了,今天会议除了提名吏部尚书,还有吏部左侍郎的提名工作!
  于是陈有年又僵硬的转身,面无表情的走回来并重新坐下。
  “老陈你怎么又重新落座了?”林泰来还想说点暖心话,但被正直的右侍郎王用汲阻止住了。
  而后王用汲说:“现在继续议事!关于左侍郎提名,不必提我。
  一来我年老多病,难以为继,随时会告老还乡。
  二来我升为三品才两年,一个任期都不到,不适合再动。
  三来同为堂官的左侍郎与右侍郎区别不大,没必要再折腾。”
  说得如此详细,那就是真没兴趣了。
  左右侍郎的品级待遇是完全一样的,但左侍郎比右侍郎强在晋升的优先级更高。
  就是说如果有一个向上晋升机会,一般肯定是左侍郎晋升。
  如果以后没多大希望继续向上晋升,自然也就没必要去争左侍郎了。
  先表明了态度后,右侍郎王用汲又说:“还是一人提名一个。”
  关于吏部侍郎的候补人选,条件就不像吏部尚书那样苛刻了。
  基本上大多数三品官职,以及少数高品流的四品官职如少詹事、佥都御史,都可以纳入考虑范畴。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任何其他三品迁为吏部侍郎,都可以视为升官。
  心情憋屈的陈有年负气率先,提出了一個人选,“户部右侍郎杨俊民!”
  王用汲又问林泰来:“你呢?”
  林泰来没回应王用汲,却盯着陈有年,语重心长的说:
  “有年啊你也是老同志了,在工作中不可意气用事。
  你不能因为对我有看法,就故意提名一个我的仇家,这同样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四年前,杨俊民当凤阳巡抚兼漕运总督时,就被初出茅庐的林泰来用来练手了。
  林泰来人生第一次组织军兵哗变,就是在杨俊民面前。
  而第二次组织兵变,就是偷渡长江突袭扬州城巡抚察院,把杨俊民活捉扣押了,后来又扣押了巡按、兵备道。
  这份交情,实在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林泰来又继续疑问道:“而且老陈你为什么不提名户部左侍郎孙鑨?这可是你最挚爱的乡亲啊!”
  砰!陈有年狠狠的将茶杯砸在桌上,对着林泰来亲切问候道:
  “吊桑!娘撒比!木柱牌!婊了蛋!就你林泰来屌话多!”
  关键是你林泰来这分析和地摊文学的水平不相上下,提名杨俊民明明是内阁里王三打招呼的原因!
  王用汲微微皱着眉头,对林泰来警告说:“铨政之务,论迹不论心!
  伱林泰来的话确实太多了,这非常不合适!”
  如果都像林泰来这样,对每一个提名和任命都品头论足、刨根问底,进行诛心式的动机分析,那铨政干部还怎么开展工作?
  林泰来没有顶撞王用汲,只是“哦”了一声,然后说:
  “那我也提个候补人选,左佥都御史赵焕!”
  陈有年下意识的质疑说:“为什么是赵焕?此人各方面均不突出。”
  林泰来随便答道:“既然你提名了一个山西人杨俊民,那我就提名一个山东人赵焕,东西平衡一下。”
  陈有年毫不客气的揭穿了林泰来的心思,“胡扯!选拔官吏岂是儿戏?你分明是拉拢妻家山东乡党以求谋私!”
  林泰来突然变脸,直接将手里茶杯砸向陈有年!
  茶杯正中陈有年左肩,里面茶水溅射出来泼了陈有年半身。
  陈有年勃然大怒,又站了起来,气氛陡然紧张!
  而茶杯落在地上,发出了一声脆响!
  这响声仿佛成了一个信号,随即便看到几名大汉在第一时间冲了进来。并且很警惕的环顾厅内。
  这些都是林泰来的随从,也就是林府家丁!
  右侍郎王用汲目瞪口呆,生平未见过如此训练有素的家丁。
  看这反应,难道事先约定过摔杯为号?
  这只是一次普普通通的吏部内部会议而已,又不是两军对垒或者阴谋政变!
  于是陈有年瞬间恢复了冷静,开会就是开会,怎么能动手呢?
  林泰来对着大汉们挥了挥手,“没事!都出去吧!刚才并不是刻意摔杯,一时失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