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655节
作者:
随轻风去 更新:2025-11-04 19:52 字数:3029
如果围绕林泰来讨论,只怕一上午也吵不完,干脆就先易后难。
参战将官的封赏很容易定下来,原先是副总兵的升为总兵,原先是总兵的加品级。
比如麻贵终于升回了心心念念的总兵,而本来就是总兵级的李如松,职官则从从一品都督同知升为正一品左都督。
在武官的职位上,李如松算是升到头了。
再加上一个镇守辽东二十年的父亲李成梁、在蓟镇担当副总兵的弟弟李如柏,难怪有人议论李家兵权太盛,而且还环绕京师,潜在危险系数很大。
申首辅摇摇头,肯定马上就会有人弹劾李成梁,但这次真不能继续包庇了,也是为了李成梁好。
说完将官的事情,一直憋着话的王三迅速提议说:
“吏部验封司上疏进言,以林泰来之功,可以加恩封爵。
爵号拟定为宁夏伯或者朔方伯,对此我深以为然。”
王三家屏把这个提议抛出来后,申大、王二、赵四却都陷入了沉默,久久没有吭声。
林泰来到目前为止,无论公开还是私下里,都没有对封爵明确表过态。
所以无论亲近林泰来的申大、赵四,还是大聪明王二,都揣测不透林泰来的心思,所以不知道应该如何表态。
正常情况下,封了爵就是武官勋贵那边的人了。
在文官这边即便不是前途彻底断绝,起码也是难有寸进了。
在朝会上站班,也只能站在西班,与东班文臣相对——如果以后还有朝会的话。
而且有很多重要朝议,根本不会请勋贵过来参与决策。
所以在当今文臣掌握政治实权的背景下,放弃文官体系里的前途,就等于放弃执政权力。
但封爵也不是没好处,世代尊贵、与国同休的荣耀,也不是一般人能抵抗的。
文臣的子孙不一定还能身居高位,两三代后家族没落的情况比比皆是。
但伯爵的子孙一定还是伯爵,只要大明还在,就能保证家族富贵。
而且伯爵比文臣更“超然”,在文臣体系里还不一定能爬上去,爬上去也可能会跌落。
反正两种选择都有各自好处,谁也不敢确定林泰来会怎么选。
赵志皋暗暗叹气,林泰来一直不明说想法,他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表态。
虽然拼着老脸插科打诨强行拖延节奏,但不可能永远拖下去啊。
正在这时候,有中书舍人来禀报,文书房内少监孙永来送奏疏了。
看到走进文渊阁的孙永,申首辅疑惑的问道:“今天奏疏只有这么少?”
奏疏数量日常都是三位数的,而今天孙永手里的奏疏怎么只有半尺高?
孙永苦笑道:“这些只是林泰来一个人的奏疏,首揆还觉得少么?”
阁老们:“……”
可能是幻听了,听到了天雷滚滚的声音。
虽然还没看奏疏里内容,但凭借经验也知道,这些奏疏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们还在这里商议如何安排林泰来时,林泰来竟然主动掀桌子了!
申首辅突然大喝道:“关门!”
门外值守的中书舍人手脚十分麻利,迅速把文渊阁大门关上了。
来送奏疏的孙永刚转过身,就差点撞上了严丝合缝的门板。
“?”孙永不解的看向申首辅。
而申首辅指着放在案上的奏疏,和颜悦色的对孙永说:
“孙少监!不要着急离开,这些奏疏想必甚为敏感,我等外臣不便处置。
还望孙少监把这些奏疏也取走,直接送到司礼监,请诸大珰进献给皇上圣裁。”
孙永:“……”
你们完全没打开看过,就知道这些奏疏“不方便”了?
“我将这些奏疏送至内阁,正是大珰之意。”孙永还是解释说。
阁老们把奏疏简单翻了翻,于是申时行又道:“现在内阁已经看过,可以将奏疏还给诸大珰了。”
孙永感觉自己作为一个负责传递奏疏的工具人,实在太难了。
官僚主义弥漫宫廷,遇到难事只会踢皮球。最惨的是,自己就是那个皮球!
作为一个有着无数恶劣先例的人,林泰来回京后的一举一动,都被人进行仔细研究。
不只是文渊阁开会,在别的地方也有人针对林泰来开小会。
左都御史陆光祖到了都察院后,立刻召集了一批骨干御史开会,对下一步的政治斗争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
陆总宪一针见血指出:“林泰来昨日的疯狂表现说明,他要凭借功劳,进一步揽权!
我们必须要对这种趋势高度警惕,我们要迅速采取最有力措施,遏制住林泰来的猖狂势头!”
众御史齐声道:“总宪所言甚是!”
陆光祖满意了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接下来,有三个预定方向!
第一个方向,重新挑起国本议题,掀起新的高潮!
去年春季灾异时皇上承诺过,今年冬至立太子!
而今即将入秋,应该开始提前筹备立东宫大典了!
可有人愿意用最激烈的言辞,上疏请立东宫?”
陆光祖话音未落,当即有个叫冯从吾的御史率先站了出来,慷慨激昂的说:“在下愿意!”
还有另外一个御史也站了出来,叫道:“在下也愿意!”
“壮哉!甚好!”陆光祖示意二人坐下,然后继续说:“第二个方向,谁愿意出面强力攻讦首辅申时行?我已经罗列出了十几条罪名,足够使用!”
陆光祖话音未落。当即又有三四个御史站了起来,大声的说:“我等愿意。”
“甚好!壮哉!”陆光祖又鼓励了几句,最后说:“第三个方向,就是攻讦林泰来!这里面的技巧和意图,等一会儿再说。”
陆光祖的话音未落落下,二落,三落
还是一直没有人站起来,场面一度有些尴尬。
陆光祖:“……”
这还是他所认识的不畏强暴、百折不挠的刚正同道么?
你们的热血呢?你们的胆气呢?
大家也很无奈啊,林泰来不在京师时,弹劾着玩玩可能还没什么。
但现在林泰来已经回到了京师,而且明显进入狂暴状态,弹劾林泰来和摸老虎屁股有什么区别?
最后陆光祖将视线放在了两个人身上,两个已经沉沦了两年的老御史。
一个叫钱一本,一个叫何倬。
两年前,雒于仁上《酒色财气疏》,触怒了皇上。
钱一本在廷审时营救雒于仁,被林泰来用《金瓶梅》糊了一脸。
而后何倬又在朝会上,为钱一本分辨。结果何倬喜获向皇帝进献讲解《金瓶梅》的殊荣。
再后来,同乡庶吉士吴正志用《富春山居图》贿赂林泰来,才让钱一本被放过。
自此以后,钱一本和何倬两个骨干御史双双沉沦,两年不飞不鸣。
看着陆总宪殷切的目光,钱一本站了起来,咬牙道:“我来负责弹劾攻讦林泰来!”
“壮哉!”在座众人一起为钱一本鼓掌。
钱兄这种牺牲自我的精神,实在太伟大了!
钱一本心里暗暗苦笑几声,自己并没有那么伟大。
因为他有一定把握,无论如何也可以从林泰来手里全身而退!
所以看似九死一生,其实他并没有危险!
另一个何倬突然也站了起来,高声道:“我愿与钱一本同往讨敌!”
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勇于牺牲自我的人总是会受欢迎的!
钱一本对着难兄难弟何倬叹口气,自己有把握全身而退,而何兄你又是何苦?
何倬看着钱一本,坚定的点了点头。
钱老弟!如果真遇到了危险,老哥我手握大法宝,一定会顺便救下你的!
------------
第六百零六章 名声
正当诸位御史热血沸腾的时候,忽然有个叫万国钦的御史冲了进来。
然后对着左都御史陆光祖叫道:“方才收到消息,林泰来上疏了!”
陆光祖喝道:“这有何大惊小怪?”
万国钦答道:“听闻林泰来的奏疏高达半尺,里面不知弹劾了多少人!
有总宪公你,还有司空宋公、司寇孙公、少司徒杨公、太仆艾公、考功员外郎俞沾、以及先前弹劾过林泰来的八名同道!”
屋内顿时一片哗然,他们正准备大张旗鼓的做事,掀起浩大的攻势,却不料林泰来竟然抢先动手了!
从来都是站在道德高地的他们对别人先手攻击,而这林泰来竟敢不讲规矩,先发制人!
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林泰来一个人弹劾十几个的气势,居然不亚于他们一群人的声势。
刚才立志要掀起国本之争新高潮的御史冯从吾失声道:“林泰来弹劾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