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666节
作者:随轻风去      更新:2025-11-04 19:52      字数:2963
  只是他们近年来受了外号所累,受人排挤导致发展不尽如人意。
  而且他们认为,转而投奔你的话,不能算是投敌,首辅大概不会真生气。」
  林泰来先给了个甜枣,「我奉旨组建兵部通信司,现在正缺少官员,自然欢迎人才来投靠。
  对于你推荐的这两个人,等我找个机会亲自考察。
  毕竟最近实在太过于繁忙,合适的时机是不是说有就有的。」
  一直很关注林泰来动向的赵志皋问道:「接下来的重点事务是什么?组建通信司?」
  林泰来笑道:「组建通信司固然很重要,但这是一个持续过程,并不是当前最紧迫的事情。
  今晚把组织建设工作部署下去了,接下来要抓的当然是舆论宣传工作。
  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落实,落实的重点在于具体行动,要在具体行动中把握工作重点……」
  赵志皋无奈的说:「能不能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我?」
  林泰来指示说:「要在京师大张旗鼓宣扬我的武功,把献俘大典演奏的铙歌改成我的词!这是我当前最为紧迫的工作!」
  赵志皋非常不理解,在他的认知里,典礼铙歌是一件很无所谓的小事,无非就是个背景伴奏而已。
  而且林泰来的武功已经封赏完毕了,还继续宣扬武功有点多余,没有多大意义。
  林泰来含含糊糊的说:「怎么能说没意义?恰恰相反,意义非常重要,甚至还会影响到明年。」
  反正赵志皋完全先不明白,林泰来到底有什么意图。
  但是这么多年来,赵志皋已经养成了「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这种好习惯。
  此时便流畅的应了下来:「我会在内阁盯着,尽量把献俘典礼相关的奏稿拖住,等到你满意为止。」
  第二天,到了文渊阁后,赵志皋就向首辅
  申时行通气。
  「林九元想把献俘大典的铙歌换了,但太常寺不同意。
  所以他希望内阁暂时把献俘礼的奏稿搁置了,等待他的动作。」
  申时行稍加思索后,非常肯定的说:「林泰来这又是给皇上找劫材了。」
  反对修改铙歌的肯定是清流党人,林泰来写的新铙歌肯定连带着吹捧了皇上。
  接下来林泰来肯定是继续闹事,把事情炒作起来。
  然后上疏,把官司打到皇帝面前,给皇帝一个出手裁决的机会。
  都是老套路老把戏,申首辅一眼就能看穿了。
  果不其然,接下来两天,林泰来要更换铙歌,然后被太常寺拒绝的消息,不知怎得就传遍了京师官场。
  本来只是一件小事,传播得却很快。
  大部分人都看热闹,但也有个别人感觉机会出现了。
  兵部左侍郎石星任满考核,按照惯例来到了吏部拜访堂官。
  石星作为王世贞当年亲自评定的复古派续五子之一,他与王世贞的关系当然很要好。
  坐在吏部内院正堂里,石星放下茶盅,对王世贞说:「老盟主!该开大会了!」
  王世贞很不满意,批评说:「在这公堂里,要称职务!」
  石星便应声道:「是,是!老冢宰!」
  王世贞这才满意了,问道:「什么大会?」
  石星愕然,老盟主你是装傻还是老糊涂了?咱们之间说大会,还能是什么大会?
  然后只能很无奈的提醒说:「当然是文坛大会了。」
  「哦,原来是文坛大会。」王世贞拍了拍额头,恍然大悟之后微窘。
  差点忘了,自己还兼任着文坛盟主来着。
  都怪石星,只说大会也太简略了,让自己没联想到文坛。
  王天官又道:「去年不是开过了么?主题祝福林九元出征,事后听说林九元还挺满意的。」
  石星叹口气,这老前辈对文坛工作的重视程度,简直就是肉眼可见的下降啊。
  「近些年来,文坛大会两年一次居多。
  上次文坛大会是万历十七年在苏州,新文盟成立的那次。
  至于去年,那只能算新文盟京师分会,连第一副盟主都没参加,
  而今年万历十九年,才应该是正宗的文坛大会。」
  王天官诧异的看着石星,你一
  个兵部左侍郎,怎么还天天琢磨文坛的事?
  略微三思后,王天官认为,文坛大会会影响自己的工作。
  他又凭借多年经验,指出当前办会条件并不成熟。
  「在京师不太好办,毕竟文学重地大都在南方,很多文学之士也都在南方。
  再说今年已经过半,在毫无预告的情况下,突然在京师办会,只怕参加人数有限,那还能叫什么大会?」
  石星反问道:「能来多少人很重要吗?」
  王天官疑惑不已,难道自己已经思维僵化,没有石星这种后辈人物灵活了?
  石星掷地有声的说:「能来多少人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林九元参加!
  而且目前林九元正需要文坛大会,老盟主……啊不,老冢宰你得给林九元露脸的机会!」
  王天官:「……」
  所以你啰嗦了半天文坛大会,归根结底是冲着林九元来的?
  思考过后,王天官又觉得石星所言很有道理,文坛大会确实应该办。
  即便条件不成熟,为了林九元也得办。
  但是真心感觉文坛大会很没意思啊,完全没有当年的兴致了。
  王天官沉默了一会儿后,深深的叹口气,不行就禅让吧,应该让年轻人接班了。
  他一边想着,一边随口道:「下个月就是八月了,正好可以在中秋佳节前后办文坛大会。」
  石星却说:「不能在中秋时候办会,必须要抢在献俘礼之前!」
  王天官终于明白,石星这个兵部左侍郎对文坛大会是多么用心了。
  好歹也是认识交好了二十年的故人,没必要挡别人的机会。
  于是王天官又说:「等林泰来轮转到吏部上衙时,我与他说说这事。
  如果他没有意见,就由你来组织吧,我年事已高,已经分不出太多精力了。」
  免费阅读。
  ------------
  第六百一十四章 不装了,摊牌了
  下午的时候,林泰来到了吏部考功司视事,然后就被王天官请了过去。
  “紧急召开文坛大会?”林泰来想了想后,不容置疑的说:“确实应该办!”
  王天官稍感意外,他还以为林泰来会与自己一样,对文坛大会提不起兴趣了。
  毕竟从去年兼任考功司以来,林泰来权柄日重、事务益多,成为实打实的实权人物。
  如果说以前林泰来还需要借用别人权势,那么现在他自己就是权臣了。
  在权力的腐蚀下,怎么还能保持热爱文学的初心?
  王天官不由得陷入了反思,是林泰来的境界太高?还是自己的境界太低?
  这时候又听到林泰来作出重要指示:“文学事业要不断追随时代脚步,积极反应时代的风貌。
  近一年来,朝廷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西北战事的胜利,故而本次文坛大会的主题可以定为凯歌!”
  王天官同样的不能理解,看向林泰来的眼神很怪异。
  什么凯歌,那不就是吹嘘你七战七捷、先登破城的功业吗?
  你一个翰林清贵,为何如此沉迷于炫耀武功?这对目前的你有半点裨益吗?
  难道你就不怕,皇帝误会你对封赏不满?
  而石星那个本该关心武功的兵部左侍郎,却又总是想搞文学,简直就是反了过来。
  林泰来很明白别人的疑惑,但他也不好解释什么。
  总不能凭空卜卦式预言,说明年还要打第二场吧?
  下一次,不想只当个监军了!
  如果每次都要想办法架空总督,那也很累心啊,影响也不好,干脆自己来当总督吧。
  现在不停的大肆宣扬武功,就相当于反复洗脑,把自己无敌战神形象牢牢的刻在别人脑子里。
  等明年战事再起时,从皇帝到朝臣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自己、信赖自己。
  “其实吧,统战工作也很重要。”无法解释的林泰来决定还是找点理由,糊弄一下别人。
  “文坛大会既是宣传的大会,更是统战的大会。
  清流党人肯定不会参加我们的文坛大会,所以换言之,肯来参会的人都是可以团结的对象!
  还有什么办法,能如此快捷的、大批量的甄别出可团结对象?
  虽然不排除有卧底细作存在,但不能因噎废食。”
  林泰来越说越像这么回事,连自己都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