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803节
作者:随轻风去      更新:2025-11-04 19:53      字数:3686
  要知道,按照当今官场的玩法,被罢官离开朝廷可能并不是末日,有时候反而是资历。
  但因为直言进谏、冒犯权贵或者皇帝被罢官,与因为才力不及、行为不谨被罢官,那是两回事!
  如果是后者,那就相当于是被污名化了,被官方盖章认证为昏庸无能!背上这样的名声,下野后在士林还怎么抬逼格?
  吏部左侍郎刘虞夔万分同情的看着顾宪成,他的内心充满了内疚与懊悔。
  前段时间,顾宪成自称长期被林泰来刻意针对。
  但当时刘虞夔并不相信,还嘲笑了顾宪成自作多情。而现在亲眼看到林泰来对顾宪成的这一个大逼斗,他终于信了。
  真不知这顾宪成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被林泰来这样往死里针对?
  “不公!这不公正!”顾宪成用尽全身力气,按着桌子站了起来。
  念名单的考功郎员外郎陈允坚想反驳几句,但被王老天官拦住了。
  而后老天官对顾宪成和蔼的说:“名单公示出来,就是允许世人评论的。
  名单还要上报,也不是一定是最终结果。如果你对名单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可以上疏指出。”
  众人也都听出了吏部尚书的话外音——你们想怎么评论就怎么评论,愿意上疏就上疏,但吏部不会对名单进行更改。
  顾宪成急切的看向左侍郎刘虞夔,但刘虞夔对顾宪成轻轻摇了摇头。
  吏部会上说什么也没用了,等下去再想办法。
  ------------
  第七百三十章 息事宁人?(求月票!)
  吏部没有秘密,尤其是在会议上发生的事情,可能是没有哪个衙门受到的关注力度能和吏部相比。
  在这种高强度的外界关注下,只要是三人以上的吏部会议,那基本和公开也差不多了。
  当天黄昏下班之前,一份“裁汰名单”就已经传遍了皇城东南青龙街区的各个衙门。
  吏部平常稍微有个风吹草动,就能被人研究半天,更别说这种风向标式的消息。
  大部分人看完名单后,心情都有点懵,不太理解林党思路。
  清流党人还有那么多人在要职上,掌道御史、给事中、郎中员外郎还有一大把。
  你们林党不去整治上述那些人,却使劲收拾一群杂鱼作甚?
  朝廷头号反林大喷子钱一本大家都知道,林党用京察手段收拾钱一本很正常。
  可这什么行人司行人高攀龙、国子监助教薛敷教之流,到底是谁啊?说不好听的,动用京察手段收拾这些人,都多余。
  难道就因为这些人出自常州府?说起来钱一本也是常州府的。
  虽然“裁汰名单”需要经过天子批准后才能生效,而且科道还可以进行“拾遗”,所以仍然存在变数,但吏部定下的基本盘一般不会大变。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文选司员外郎顾宪成从衙门出来,拖着沉重的脚步行走在青龙街和御街。
  今天下班路途上,他再次体会到了人情冷暖的感觉。
  路遇的大小官员昨天对自己还是非常热情洋溢的,就算找不到时机攀谈也会主动行礼打招呼。
  这就是天下第一司文选司员外郎的排面!
  可今天同样还是这些人,突然就像是躲避瘟疫似的,对自己避之不及了。
  据说有一条流言在各衙门传开了,这份“裁汰名单”就是来自林党的严重警告——任何靠近顾宪成的人都“不得好死”。
  哪怕是行人司行人、国子监助教这样的垃圾官职,也要追杀到底!
  谁让高攀龙是顾宪成讲学的亲密助手,而薛敷教又是顾宪成老师的孙子?
  等顾宪成回到家里,果不其然,上了名单的一大群人都已经聚集在自己家里了。
  面对这一大票同乡亲友,顾宪成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才有些消沉的说:“或许真是我连累了你们!林党针对的是我,你们都是被波及到的。”
  准大圆满资深掌道御史钱一本站了起来,慷慨激昂的宽慰说:“顾兄何须自责?被奸邪针对这样的事,绝对不是罪过,我等怎会责怪顾兄?
  而且我料那林泰来如此刻意针对我们常州府,许是近年来我们常州府科举鼎盛、人才辈出,影响到了他们苏州府的利益!
  顾兄千万不必为此内疚,我等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顾兄!”
  其余资历菜鸟的众人纷纷开口道:“钱前辈所言极是!这也是我们的心声!”
  看着钱一本,顾宪成心里非常感动。
  最近一年来,钱一本屡出风头,隐隐然有与自己分庭抗礼的声势。
  但是在今天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钱一本仍然还是毫不保留的支持了自己。
  顾宪成感慨之余,不禁热泪盈眶的说:“当初张江陵专权时,出过多少名臣?近十年来之有力大臣,很多都是在当年反过张江陵的。
  我本想着,效仿当年反张江陵旧事,寻些合适良机,借用反林泰来为你们扬名,为你们打通上升之路。
  怎奈今日却被林党先发制人,实在叫我猝不及防啊!”
  当然这些话只是对着顾允成、高攀龙、薛敷教等人说的,并不包括钱一本。
  因为钱一本已经混出来了,不需要再另行想辙了。
  但还是钱一本很积极的代表众人问道:“为今之计,如何是好?”
  顾宪成叹口气后,答话道:“诸君稍安勿躁,待我明日与同道诸公见过之后,一定会商定出应对之道!”
  又到次日晚间,清流势力硕果仅存的几位大佬秘密在户部左侍郎孙鑨宅邸相聚。
  因为孙鑨资格最老,原左都御史孙丕扬被罢以后,孙鑨就是朝廷中独一无二的嘉靖三十五年登科老人了。
  在原本历史上,孙鑨凭借资历已经当上了吏部尚书,成为癸巳京察的大男主,最后罢官而去。
  但在本时空,只能安安稳稳的当着户部左侍郎,被林党压制得难有寸进,也不知算是好事还是坏事。
  顾宪成到达的时候,孙鑨、刘虞夔、杨俊民、赵用贤等一水儿的三品侍郎级别大佬已经在座。
  至于三品以上的,已经被林泰来或者林党排挤完了,辛自修、李世达、沈鲤、陆光祖、孙丕扬无一幸免。
  另外还有个阁老李春,因为身份敏感,按惯例一般不参加外朝官员聚会。
  越与历史上同时间段“众正盈朝”相对比,越能发现林泰来对清流势力的杀伤力有多大。
  看到顾宪成,所有清流大佬们心里都泛起了一个老生常谈的疑问,林泰来到底为什么针对你?
  可惜对于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本时空可能永远不会有人知道。就是林党内部一样不清楚,他们只是按照林泰来的指示行事。
  此时此刻没人能想得到,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未来东林党的影响力。
  更没人知道,“裁汰名单”中的人,很多都属于未来的东林八君子。
  所以绝对不可能有人能想到,林泰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掐断萌芽,想方设法赶绝未来东林党的政治之路。
  孙鑨代表全体大佬,与顾宪成进行谈话,寒暄过后率先开口道:
  “要不然这次就算了吧?不要太过于激烈反对了。”
  顾宪成吃惊的质问道:“为什么?”
  孙鑨看了几眼别人,无奈的解释说:“如果斗争太过于激烈,牵扯出别人反而不美。
  毕竟本次京察主导权在林党手中,随时可以扩大化。不如就此想法子妥协,防止出现更大的损害。”
  顾宪成在清流势力中一直充当智囊角色,智商绝对够用,岂能听不出其中潜台词?
  无非就是说,除了钱一本之外,被列入“裁汰名单”的人大都是较为边缘的角色。
  例如行人司行人高攀龙、国子监助教薛敷教这样的角色,牺牲就牺牲了吧。
  若是为了这样的边缘角色,大规模发动反对浪潮,万一把其他重量人物拖下了水,岂不得不偿失?
  如果斗争之后,林党被迫更换名单,把行人、助教换成了郎中、给事中,那苦都没地方哭去。
  顾宪成怒气冲冲的说:“如此轻易的抛弃同道,向奸党妥协,实在令人齿寒!”
  在大佬眼里,名单上的人大都是边缘角色;但对他顾宪成而言,这可都是近十年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班底!
  孙鑨无奈的回应说:“也是为了大局啊。如今形势你也明白,孙富平(孙丕扬)去国后,吾辈暂时不可与奸党争锋也。
  现在奸党可能有所顾忌,亦或是为了朝廷稳定,避免影响林泰来东征,所以京察有所收敛,我们又何必将事态挑大了?”
  这意思就是,林党这次收拾的大都是无足轻重的边缘角色,已经可以视为一种变相示好了,我们也没必要一定大闹。
  顾宪成一时语噎,过去经常主张为了大局牺牲别人,今天却牺牲到了自己身上。
  此时的顾宪成还远不是一二十年后那个一呼百应、可以肆意品评朝野人物、甚至有能力截取宰辅密札的在野大佬。
  这时候的他只是清流势力骨干,确实有一定地位,但不是领袖级别的。
  越想越觉得心中悲愤莫名,顾宪成又忍不住大声说:
  “若吾辈这次销声匿迹,面对奸党欺辱不敢有所抗争,只怕要士气尽丧,将来还如何凝聚人心?
  若归德沈前辈、平湖陆前辈还在朝,必不会如此懦弱畏惧也!”
  众大佬默不作声,也没人指责顾宪成失礼。
  毕竟顾家班几乎全军覆没,还能不让顾宪成发泄几句么?
  无论如何,反正自己的亲友故旧没上名单
  只有吏部左侍郎刘虞夔也说了句“公道话”,“确实不好什么都不做,不然以后朝野如何看待吾辈?”
  礼部左侍郎赵用贤提议道:“那就出点力,把钱一本保下来?”
  在上了“裁汰名单”的人里,钱一本是份量最重的一个人,准大圆满资深掌道御史可不是随便就能修成的,还是值得使力保下。
  再说钱一本乃是林黑标杆人物,意义重大,保下来的效果最好。
  其他人纷纷点头赞同:“也可。”
  看着众位蝇营狗苟嘴脸的大佬,内心愤懑至极的顾宪成只想大喊一声:“在座皆为鼠辈,竖子不足与谋!”
  跟这些虫豸在一起,真的治理不好国家!顾宪成极度愤慨的当场拂袖而去,没再继续参与商议。
  虽然他不知道回去后如何面对那些上了裁汰名单的乡党,但他更不想留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