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529节
作者:百里逍遥      更新:2025-11-04 20:17      字数:5582
  陈助理双手一摊:“我得实事求是,到陈清以来,路上看到太多青云字样的人和物,工厂、汽车、人、商品招牌,连吃个饭,蔬菜肉调料都有青云出产,可以大胆预估,陈清的繁荣少不了青云贡献。
  它在乡下引导种植养殖,在城里成立工厂生产,构建整个经营生态体系,已经很像是某个大制造企业落户偏远地方,直接发展成小镇和城市。正因为如此,我担心青云做垮,陈清立刻一蹶不振。”
  费专家微微颔首:“你说得对,似李严养鸡场出产的物资,严重依赖青云提供的销售渠道,倘若青云出什么岔子,他们的生产很容易变成一锅夹生饭。”
  “这就是公司加农户的弊端,公司角色在其中的重要性过剩。不过,罗学云应该是知道的,他既给李严独立寻找销路的许可,允许他们自产自销,还鼓舞发展销售公司,去接触外界获得信息,想必是打算哪怕青云不支,被鼓舞起积极性的其他人也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把产销联络起来。”
  “嚯,你还真当了小罗知己呀。”
  “瞧您这话说的,罗学云真是很特别的人,有点像金石白玉,外表温润,内底锋芒,兜得住场面,我真心希望他能把事情做成,带领老区富裕起来,别再被人笑话苦穷苦穷。”
  “明天去田集看看就知道了。”费专家道,“倘若真如李严说的,数一数二的好,是陈清人都羡慕的地方,大概是有希望的。”
  虽然费专家把田集列为必去目标,但还真没有一醒就去,而是参观以青食为代表的东城产业园区和以青农为代表的西城产业园区。
  亲眼看到一瓶瓶一袋袋的饮料零食生产出来,费专家和陈助理对零食之乡的计划,有更清晰的概念,再看整个园区,都是做食品相关的,越发觉得不容易。
  “青云和陈清都很鼓励食品领域的创业,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加工本身,既然没矿没港口,干脆就在饮食上面深耕细作,我个人还是蛮期望陈清有很多食品品牌,并且走进千家万户。”罗学云笑道,“全国知名零食之乡,想要吃过瘾,去陈清就对了,这场景挺酷的。”
  费专家道:“玉阑地处南北之交,米面俱产俱吃,咸辣甜香皆全,倒是有这样的禀赋,只是得看青云这只头羊能走多远,走多久,一盘散沙不成体系的话,就没什么竞争力。”
  “明白,青云一定好好带头。”
  青农的车间没什么说的,刚起步不久,规模种类都不大,但费专家对有机肥料及相关的绿色农业概念很感兴趣,听完罗学云的解释,长久不语。
  当他看到小规模试产的猫粮狗粮鱼饵,更是惊诧不已,路子这么野,搞得这么宽?
  “猫不义,鱼欢喜,狗不理。”费老专家嘴角抽动,很难理解年轻人的抽象画风,“名字倒是挺有趣的,只不过有市场前景么?”
  “有的,只是从小众到大众,需要一段时间。”罗学云道,“青农也能做出口,外国养宠物和垂钓还是比较流行的。”
  陈助理问道:“阿猫阿狗不是给点剩饭就能养活,还专门花钱买粮食,会有人买?”
  买粮食算什么,战斧牛排都舍得喂。
  “阿猫阿狗确实如此,可要是家人就不一样,同样得吃好喝好,看病玩乐精心照料。”
  “啥?”
  “没啥。”罗学云笑道,“有需求就有商品,真赔本会收手的。”
  半上午,一行人才驱车赶往田集,路过青农总部,当然得进去一观,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好像掀开一堆稻草枯叶,看到黄金宝玉一样,极大的反差。
  谁能料到越走越偏僻,眼看要进山的派头,突然跳出这么一颗明珠,半新半旧的楼房不稀奇,电脑电视电话这些只能说是新鲜,最多让他们微微点头,唯有严密的室内培育试产研究基地,教他们无法淡定。
  温控设备、光敏设备、培养设备、检测设备……各种导线连接着不同设备,指示灯或者荧屏闪烁光点,哪像个种地的农业公司,分明就是生化研究所。
  陈助理这才明白,为什么罗学云总是讲青云青云,而不是青农青食加以区分,盖因为青食名气虽大,但绝不能完全遮蔽青农的光彩,真正代表青云公司。
  “这样的规格,恐怕要不少成本吧?”他问道。
  “是,搭建和维护的成本都很昂贵,一般的农业公司绝对担负不起。”罗学云答道。
  “那为什么青云?”
  “因为青云不是一般的公司。”
  “……”
  费专家道:“小罗这是践行他的经营准则,追求单位面积单位人力下,更高的利润收益,同样也是保障青云农业生产安全进行的基石,良种良苗良方法。”
  陈助理突然有些理解费专家的担忧,走马观花的惊鸿一瞥,终究不如扎根深入的钻研,细节和未知太容易忽略,大概率只是看一眼或者看都看不到。
  他忍不住偷瞄罗学云,丫的,原以为很高看他了,没想到还有惊喜,究竟怎么做到的,短短数年时间,造就如此成绩。
  费专家饶有兴趣打量着设备,谈兴却不高,等看到新田集社区的模样,才恢复精神头,左看看右看看,这边摸摸那边走走。
  路平电通,有自来水,有下水道,还有环境卫生清理,有商业街步行街公园广场体育活动馆电影院,房屋格局开阔如同小别墅,九十年代看到这个,谁不迷糊?
  当然最主要的是衬托,若是没有不远处清晰可见的农田,正欢快生长的粮食蔬菜烘托气氛,新田集社区再新再漂亮,也不过是凡俗。
  唯有田野凌乱之间,忽然点缀一座齐整的新农村,才有惊奇的效果,就如那首歌唱的,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给人最浓重和泛滥的乡土情思。
  城市化才多少年,往前数,什么高门大户泥腿子,谁不是住在乡里镇上,天天闻鸡鸣犬吠,走小路田埂。
  “一改土色多缤纷。”费专家忍不住夸赞,“离山如此之近,一路过来都没多少平路的田集,居然搞出这样一个农村样式,厉害。”
  陈助理同样惊叹,但他还是讲出疑惑。
  “这还算是农村吗?住在新田集的人,究竟是农户还是工人,新田集跟青食的家属院有什么区别?”
  此言一出,非止青云商务接待,连地区陪同的人脸色都不好看,因为他的话暗含一个基础条件,就是种地收入达不到这种水平。
  罗学云倒是很平静,微笑道:“大概八九成住户都能掏户口本证明是农业户口,而且从事农业生产,只是岗位相较于传统耕种有些许差别。”
  陈助理这才惊觉自己的话中含有歧义,想解释却不知道从何谈起。
  “农业从来不止是简单的种地,农村更不是只能从事农业。”费老专家缓缓道,“往小说,鸡鱼肉蛋,草帽草鞋有着悠久农人副业的传统,往大说,家具农具,陶器瓷器,米酒白酒,更离不开乡村的滋养。
  从前不少队办社办企业,现在同样有村办和乡镇企业,农忙抢种抢收,农闲或进厂或做手工,可不是这两年才有的事,你看问题还是不够全面。”
  第767章 行行重行行下
  其实陈助理没有额外的意思,只是觉得农户单纯种地未必能达到这种收入水平,而若做工,则严重依赖公司,其风险远远高过踏踏实实一块地摆在那里,任由春种秋收,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更因这有意,常常无法判断是否无心。
  不行不能不配不服之间的界限,便无法分清,所以忠奸难辨,所以恩怨情仇。
  接下来的路程,陈助理终是不敢随意搭话,只是默默看默默记,事实摆在这里,没有青云农业,田集是不可能有钱盖这么多新房子,还能修水库通自来水,搞得跟城区似的,可若非要强调这些住进新社区的村民,主要靠工资奖金和经营收入而不是种地收成,总是有些怪味。
  听说镇上的中学是青云田集合办,费老专家点名要看看有什么不一样,不看不知道,一看眼花缭乱,花草藤萝,清池佳树,哪像个学校,根本就是花园嘛。
  “社会办学就是豪气,这校园建得花团锦簇,跟以前山院私学差不多。”费专家问道,“学生交得起学费吗?”
  “我们做学校是为社会公益和职工补贴,不追求填平成本和盈利,学杂费收项很低,还有大量奖助学金名额。”罗学云解释道,“旨在鼓励本地职工送子女读书和解决外地职工儿女留守的问题。”
  费专家道:“念书这事从来不易,你能做到这个份上,当真是尽了心力。”
  知识改变命运,纵然不能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靠读书上学谋得前程,仅是为生活而言,也要念书识字,否则将来越来越复杂的工具都不会使用,连电视机都开不了。
  青云一中旁边就是小学和幼儿园,幼儿园主要是游戏和益智活动,不追求教学多少课本知识,能起到托儿所作用就很好。
  实打实讲五六岁以下的儿童,如果不是拴在长辈身边,走一步跟一步,很容易出危险,掉进水缸,从高台阶坠下,玩耍锋锐的利器损伤自己等等,几乎防不胜防,可长辈哪能全心全意护着孩子,什么事情都不用做的?
  大部分人都是手停口停,全家人都得忙活着吃饭问题,即便偶有闲暇,屋里屋外的家务也多得很,难说停得下来,于是家长习惯性让大孩照看小孩,顺便帮忙做些散碎家务,这便耽搁入学率。
  托儿所因此相当重要,能保障父母安心工作,也是青云公益最早要做好的学校,比小学都优先。
  “爸爸!”
  正在活动室打闹的月月,瞧见罗学云走到门口,丝毫不畏惧跟着的一群生人,噔噔就跑过来要抱抱,很快屋里响起此起彼伏的“云叔叔”。
  “你家姑娘啊?”
  “对,还有个小子,月儿,叫费爷爷好。”
  “费爷爷好。”
  “诶呦,真可爱,跟个瓷娃娃似的。”
  五花八门的玩具和活动器材,引来费专家连连点头,对孩子的精神头更是频频嘉许,健康活泼有生命力,充满未来的希望。
  “看到这些孩子,我想很多不理解你所作所为的人,大致可以有所感悟。”他道,“这种心情跟我们当年浴血救国是一致的,都希望能有更好的未来,孩子们能幸福快乐地活着。”
  罗学云没有谦虚,坦然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诚然我不够格使天下大同,至少身边人眼前事能多尽一些力量,也算是人生无悔。”
  费专家轻拍他的胳膊往外走去,罗学云将女儿交给带班老师跟上,马上要一年级,月月在学前班也呆了很久,能说通道理,知道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守学校的规矩,没有缠着不让走。
  午餐定在田黄饭店,青农后勤专门安排的,以清淡健康为主,惹得费专家连连夸赞周到体贴。
  “做农业好啊,吃到嘴里都是新鲜的,蔬菜从离地到上桌就几步路,鼻子灵的还能闻出田野清香,住村里有福气。”费专家笑道,“城里方便归方便,啥东西都是二手的,不是别人精心准备送来哄人,就是挑挑拣拣丢来骗人,哪有一粥一饭亲手做成舒坦。”
  罗学云肃然道:“费老放心,青云出产的食品,务以健康安全为先,外地客户上桌的跟本地人吃的都是同一个标准,仅仅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可趁着时令吃一些新鲜的而已,平常一样会买青云的脱水菜干菜卤菜等,保准青云的产品是我们自己先入口,不搞两样和双标。”
  费专家道:“你怎么老跟我打官腔,还能不能好好讲话?”
  “我是领了任务的,既要做好接待,不辜负地区的信赖,也要随时维护青云企业形象。”罗学云一本正经道,“这个就是专业。”
  众人哈哈大笑,没想到罗学云来这么一套。
  饭后稍歇,避过正午炎日,费专家才动身前往黄岗,到他这个层次,时间往往不由任性,无法在陈清呆太久。
  越下乡,则越有传统乡村的味道,户居是零零散散,一簇一簇的,没有坊市那种严密的结构和社区精心的设计,人和物都是散开,围绕着农田自由着的,当然,店铺的招牌稀疏起来,换成一个个洋溢真诚笑容的脸。
  至黄岗时,达到一种巅峰。
  村民有钱,村部就宽松,能进行更多提升和建设,包括精神物质两方面,再加上“先进现代生活方式”的代表罗学云做活例子,氛围与田集这么近都有差别。
  “山离得更近,风都清澈了。”费专家感慨着,干净整洁,蓬勃旺盛,他作为一个外来者,所有刺激都是新鲜的直接的,给予强烈的冲击。
  闻听此言,愣是没吃午饭等到现在的曹国宏心满意足,军功章有我的一半,我高兴。
  因是工作日,外面没有年轻人游荡,都是老头老太带着奶娃娃瞧热闹,此情此景更让费专家动容,所谓老有所养,少有所依,村子老人孩子过得好,才是真正的好。
  他热情跟大家打招呼,去看了村文化广场,看了张贴的文明红黑榜,看了村民能瞧电影的礼堂,还有朗朗书声的小学。
  “不错不错,室外操场室内体育馆齐全,刮风下雨不耽误体育课,教室有电扇有电灯,孩子上学条件舒坦,看来你没有只是顾着青云学校。”费专家夸奖道。
  “我其实挺希望孩子在村小上学的,只是要以身作则,告诉大家青云学校没打算敷衍乱来,才把孩子送到镇上。”
  村民都富裕起来,有送孩子读书的热情与期望,怎么会愿意家门口的小学不成器,何况罗学云自己除了以身作则,佐证青云学校是认真的,同样不能厚此薄彼,对“母校”视而不见,论设施条件是不差的,师资可能稍弱。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体格大就能吃的多,自然规律如此。
  黄岗的农田同样得到极高评价,作为最早接受科技农业生产理念的村民,很慷慨地将耕地聚拢在一起,建成生产示范基地,他们作为青农人,实在不能接受其他同事家里的地,比自己村耕种得标准。
  即便临山丘陵高低起伏如波浪不平,不可能改造成整齐划一,机器最热爱的作业田块,青农还是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修路挖沟筑田引渠开塘,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科学规范。
  符合科学的自有一种美,不管它是农田还是建筑。
  沿着田埂从围子上坡,悄然来到罗学云家门口,望着环坡而建的农村小院,被树木花草掩映,狗狗们跑来跑去,鸟儿们飞来飞去,费专家哑然失笑。
  “整一个世外桃源呐,怪不得小罗喜欢住在乡下,原来是看不上城里。”
  他的夸奖出于精神感受,是上罗坡有那种舒坦宁静的风致,故而光明磊落地讲出来,陈助理就不同,看到罗学云家实实在在的普通小院,不是青砖黛瓦,没有雕梁画栋,门窗家具都能看出是很现代的东西,并非讲究奢侈格调的那些花头,想表扬都说不出词。
  多少人发达之后,先把自己家改成皇宫别墅,衣食住行全要考究,哪有罗学云这样,宁愿捐建教学楼,宁愿修桥铺路,都没改造装饰一下自己的家。
  这境界已经远超凡俗。
  “村里老规矩是家里来客,一定要开火吃点什么。”罗学云一边倒茶,一边闲话,“但是年轻人有新派头,得尊重客人,费老要是肯赏光,我就去忙活忙活,费老要是没有雅兴,咱就喝点茶水吃些点心解解乏。”
  “新派头好,新派头好,上了年岁,没那么好胃口,主人家非端上来一碗面,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好叫人为难。”费专家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