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作者:
宋公子晏 更新:2025-11-04 20:37 字数:3170
一年后黄巾起义,她远征中原地区,自然会带上将才梁汾,治才謝均则守家。这时候如果有一个均才,具备一定的武力,文又能辅佐謝均管理城池,简直完美。
謝乔的收集癖在蠢蠢欲动,敦煌郡难得出一个人才,什么都不说了,拿下!
附近出现可招募人才最先要克服的困难就是找到他,而如果这个人是在上万人口的城池中,且没什么名气,那么难度将陡然上升。
这还是在敦煌城这样的偏远小城,若是有朝一日去了长安洛阳这样的首都级别巨城市,那得望山跑死馬啊。
陳珩这个名字显然也不是出名的人物,至少在谢乔的认知里没听说过。如果像谢均一样是籍籍无名之辈,找起来会很棘手,之前从茫茫人海中找到谢均已经实属踩了狗屎运。
她很难在短时间內连踩两坨狗屎,个位数的气运值不支持。
谢乔领着谢适往集市方向走,大脑陷入了思考。
上次她
来敦煌城,可招募人物列表里没有陳珩这个名字,有两种可能,完全不具备招募条件,以及这人当时根本不在敦煌。直接让她更倾向于后者。
假定是后者,那么此人就是这两个多月来敦煌的。
这两个多月是大西北的冬天,野外温度极低,时常大雪纷飞,不适宜长途赶路,更不适宜拖家带口、大包小包地迁居。所以这期间基本上不会有从外地来的。
谢乔眼睛突然一亮,有人必须要来敦煌,而且已经来了。
那就是被朝廷委命的新任敦煌太守,及其亲眷。
思来想去的时间已经到了集市,谢乔先将自己出售的商品摆上,占住位置,随后四下望了望,问一位巡视市集的差役,这位官爷,在下初来乍到,请问府君姓什么?
差役打量了一眼谢乔,倒也热心解答:你问的是陳府君吧?上个月赴任的,姓陳名达,字显象。
果然也姓陈。
虽然陈不是什么稀有姓氏,汉末魏晋的颍川陈氏还是兴旺的家族,但综合前两点来看,谢乔的猜测基本算是得到了印证。
谢乔倒是开始好奇起来,陈珩如果真是新太守陈达的亲眷,那为什么会出现在可招募人物的列表里?经验之谈,出现在系统列表里的,一定是满足了招募条件。可是能随之远行边境赴任的亲眷,必是骨肉至亲那一类的,这样的关系,肯背了太守轉投她的帐下下?
难道说,叛逆期?
推测到了这里就算想到头了,再想下去就属于是胡思乱想了。谢乔收回心神,先专注做自己的事情。
她的小摊位铺了一层麻袋,上面摆放着她今日出售的商品:土豆和铁器。
土豆一百斤,標价十文一个。
谢乔原本打算仗着这是新奇玩意儿,物以稀为贵,卖个好价錢。但来往的百姓路过时最多只是匆匆瞥一眼,压根儿不感兴趣,买其他的去了。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人家根本就没见过没品尝过,再好吃再稀奇没用,百姓的生活本就过得艰难拮据,没那个闲錢去试错。
于是谢乔主动改变销售策略。
那就是降价便宜卖,先卖出去给大家尝尝鲜,知道有这么个東西、能吃、好吃、吃得饱,为以后土豆产量大起来的大规模销售做个铺垫。
土豆另一边摆的是铁质工具,包括:锄头、犁铧、镰刀、锯子、铁锹、铁镐等。在来之前,谢乔先跟工坊的李师傅打听过铁匠铺的价位,为了卖得出去,她的定价都要比铁匠铺稍低一筹。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卖,盐和铁的制造和销售严格由政府管理,经过昭帝朝的盐铁会议,权力渐渐下放到民间。到東汉时期盐铁官卖正式废止,虽然后世又兴起,但至少在汉末这个区间是十分宽松的。所以谢乔敢堂而皇之把铁质器具摆出来。
降价后的土豆果然开始吸引行人驻足了。
这是什么啊?一个年轻小伙问,他对陌生的食物感到新奇,一看价錢也便宜,才两文錢一个,远远在他可以承担的范围內。
这个叫土豆,产自西域。谢乔胡诌道。
跟他说南美洲,他可能会把谢乔当傻子一样看待。但如果说西域,那就有很高的可信度了。西域多产奇珍异宝,这是自两百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以来形成的普遍的社会共识。敦煌郡离西域近,在敦煌城的集市上出现陌生的商品再正常不过了。
果然,他一下来了兴趣,拿起一个放在手里掂量端详,问:怎么吃?
可以直接放炭火里烤,剥皮就可以吃了,可以当主食,跟馒头一样,能填饱肚子。谢乔介绍道。
什么味道,好吃吗?他的兴趣愈发浓烈了。
这做法也太简单了,馒头、汤饼什么的还得自己和面,而这土豆能直接放进火里烤,太省事了。他家里没人帮他做饭,自己又忙着干活,如果她说的是真的,那这東西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我要两个。他爽利地从衣襟里摸出铜板四枚,递给谢乔。
谢乔接过五铢钱,递给他另一个大土豆。
如果吃起来味道还不错的,一定要跟亲友多推荐推荐啊,记住,这个土豆,土地的土,大豆的豆。
那是肯定的,我记下了,土豆,好名字,哈哈哈。男人一手握着一个土豆,笑吟吟地走了。
两文一个大土豆,相当便宜了,不过谢乔也不心疼,主打一手宣传,先要打开销售市场,让她的大土豆在敦煌城里有一定的知名度。
男人走后,百姓陆陆续续地来到摊前,谢乔在介绍土豆时,集中突出它的优点:做法简单和饱腹感强。
百姓们半信半疑,但架不住售价贼便宜,两文钱一个,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试试呗,万一是真的呢,给这小姑娘一个机会吧。
这次谢乔带来的土豆总量不多,她实行定量出售,每人最多卖两个,这样她才能卖给更多的人,尽可能多地把土豆的消息辐散出去。
因为价位比铁匠铺略低,铁器也卖得不错。工坊的两位李师傅拥有十年以上的从业经验,打造的铁器品质、品相皆是上乘。
一个时辰过去,谢乔的商品悉数售空。土豆一百来个,赚得两百零八文,铁器赚得四贯三百文,共赚到了四贯五百零八钱。
谢乔拿着钱再去药铺置办药材。
出发之前,具大夫给谢乔拟了一份中药材的名单,全是治疗常见病的药材。把这些药材拿回去都装进医馆的大药柜里,榆安城的医疗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趁着药铺伙计称药的工夫,谢乔再留意了一眼【人物】里的可招募列表,愣了一秒。
之前还有的名字【陈珩(均才)】消失了,列表再度空空如也。
不在可招募列表里,就表明以谢乔现在的能力无论如何都招募不到。那她就没必要再去浪费时间了。
果真叛逆期。
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也有可能是他爹得知他的想法,直接把陈珩给打回去了。
谢乔倒是不急,离明年她出征还远得很,未来一段时间她会常来敦煌城摆地摊的,总有机会。
傍晚顺利回到了榆安城外,谢乔没急着进城,先去了她之前放置在城外的那片一亩地的牧场。
谢乔之前考虑到,馬不能直接喂生草,因为生草含有大量水分,消化排泄快,为软化馬匹的战鬥。所以早起她让人将这一亩地的牧草都收割下来储存成干草喂馬。
现在来看,这才一个月不到,牧草竟然又长得郁郁葱葱,由此谢乔得出结论:[牧场]大概和[神奇土壤]是类似的功效,能让牧草快速生长,且受天气影响极小。
开春后,天气轉暖,她是时候把牧场发展起来了,农业算是初具规模,畜牧业自然也要跟上。
签到第八十六天,[初级神奇土壤x3],这是谢乔第一次开出三黄蛋。
今天日头不错,光线绝好。
谢乔按照既定的规划,将自己的弓骑兵部隊拉到野外去。轻卒和弓兵守城,弓骑兵是她明天剿黄巾的主力部隊,所以除了在兵营中训练以外,还需要应付野外的突发情况,需要实战。
她现在共有三支[西凉弓骑],一支两级,两支一级,共计二十四骑。
兵营里的[训练]更多的是训练战鬥技巧身法,对升级的帮助微乎其微,升级需要实战。
所以谢乔要领着她的三支[西凉弓骑],以榆安城为圆心,以一百里为半径,四处剿匪,清理一下河西走廊上的新手村野怪,荡寇。
如果遇到太难缠、人数太多的匪寇,边退边打,打不过就跑,反正手长,永远不亏。力求零战损比。
天气暖和起来后,是匪寇出动的时节,她带兵扫清丝路上的匪寇对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榆安距离刚好阳关是一日的行程,如果丝路重新繁荣起来,来往的客商必定会住进她的官驿歇脚,商业贸易就这样展开了。更别说她自己也有派遣商人去往西域的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