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作者:宋公子晏      更新:2025-11-04 20:37      字数:3128
  他们穿统一的制式兵服,一字排开。剽悍的梁汾立在排头,长枪一挥,凌厉的破风声,威慑力拉满。
  匪寇中的头领大吼了一声,振奋士气,随后全体挥舞着锋利的刀刃,朝谢乔这边冲杀上来。
  谢乔眯缝着眼睛看了一下,貌似没有看到远程武器。
  与此同时,三支[西凉弓手]的将领梁汾抬起长枪,大喝:引箭!
  二十四人得令,齊刷刷地拿下背上长弓,从箭壶中取出箭支。经过几个月的不屑训练,骑兵的动作几乎整齊划一,跟复制粘贴似的,没有瑕疵。
  梁汾没有急着下令放箭,因为新制的箭支上没有安装箭羽,射太远的目标不容易射中。
  眼看着骑马的五名匪寇冲到了五十米内,梁汾长枪挥下,冷静地喊:放!
  嗙地一声,二十四支箭支同时射出,箭支箭道笔直地飞向目标。
  下一秒,冲在最前面的五骑仅剩一骑,四人全被射下了马匹。
  谢乔默默看着,惊喜于她的弓骑兵射术的进步,80%的命中率,较之前高出太多了。当然也有人数增加的原因。
  眼看着一起冲锋的兄弟一下子倒了四个,马背上仅剩的那名匪寇瞬间慌神,感觉勒马调转方向,往侧面逃窜。
  后面跟的步兵的骆驼兵也冲锋到了五十米内,梁汾暂不去管逃窜的人,再度抬起长枪,引箭!
  弓骑兵动作整齐地从箭壶取箭,搭在弓上,用力拉开弓弦。
  放!
  二十四支箭射出,破风声嗖嗖嗖。
  下一秒,箭镞不断冲进肉身,冲锋的步兵被射到大半,仅剩五六个人还站着。匪寇瞬间四处溃散开,再没有了进攻的欲望,一心只有逃命。
  但两条腿又怎么跑得过弓骑兵,梁汾下令队列散开,各自追亡。
  片刻工夫,逃窜的匪寇相继被射杀,就连之前拍马快逃的匪寇都被一支超远距离的箭射下马摔死了。
  谢乔留意到一些弓骑兵竟然会一些骑射了,一边骑行一边射击这种高难度的动作都有了一些苗头。
  匪寇悉数被消灭,谢乔命人清点战利品,并将匪寇的尸体掩埋掉。结束战斗,她眼前弹出了字幕。
  【你击杀了[匪寇*21],你获得了[315点经验值],你获得了[315文钱]。】
  获得了经验不够谢乔升下一级的条件。
  她依稀记得,之前击杀一名马匪能获得20点经验,一名匪寇则只有15点经验值。大概是因为匪寇的战斗力比马匪弱,所以给到的奖励也相对低一些,这可以理解。
  紧接着弹出字幕。
  【[西凉弓骑]升到了2级!】
  【[西凉弓骑]升到了2级!】
  【[西凉弓骑]升到了3级!】
  这一场战斗让三支西凉弓骑都升级了,一级的升到了二级,二级的则直接升到了三级。谢乔打开[西凉弓骑3级]查看属性变化。
  【士兵:8/28
  远程攻击力:18
  肉搏攻击力:8
  防御:8
  冲锋:12
  射程:160(米)
  速度:6(米/秒)
  士气:10/10
  忠诚:10/10
  军饷:三贯/月】
  除了速度、士气、忠诚和军饷没变以外,各大属性均有所提升。士兵总数从二级的8/18到了8/28,这意味着只要她进行整编,这部队的人数就会从八人扩编至二十八人,等级属性都继承。
  二十八人比八人的队伍更不容易全军覆灭,只要有一人活着,部队番号就还在,只有精装人口和武器够,随时可以整编成满编部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日谢乔坚持先在兵营里[训练]完弓骑兵,再把部队拉出去跑图荡寇,并赶在天黑前回榆安城。
  在【舆图】的[全图]上,以榆安为圆心,以一百里为半径的圆形区域的战争迷雾一片一片地退散开。
  因为长时间骑马,谢乔自己的技能[马术lv1]竟然也升到二级了。
  她切身地感受到自己马术的进步,在马背上她能做一些有难度的动作了,比如在纵马飞驰的过程中抱着连弩进行射击。她肌肉记忆一般地掌握了双手不抓缰绳也能骑稳的要领,双腿下意识地往两侧踩住马鞍,双腿发力,这样屁股就能与马鞍融为一体,稳如泰山。她有一种预感,保持这个动作,即使在马背上下个腰都能做到。当然,难度系数太大,惜命的谢乔放弃去浪。
  谢乔无法确定下一次出意外会不会再有广告弹出来,给她时光回溯的机会。
  如果没有广告,直接gameover,让她痛失上海五套房,并负债十万,她会原地爆炸。
  榆安城的东方跑图探索完成,敦煌城就位于榆安东南九十里外。
  在探索东面的这片扇形区域时,谢乔的二十六骑先后遭遇了两拨匪寇,都是小股的,一支六人,一支九人,轻而易举就扫荡干净了。
  最后是北面的扇形区域,阳关位于榆安城西北约一百一十里外。
  出了阳关就是神秘的西域。
  谢乔停马,举目遥望阳关的方向,猎猎风沙刮在脸上,她真有点想去西域跑跑图。
  毕竟之前在榆安官驿里住宿的周仲将西域描述得太美好了。在谢乔的原世界里,经过两千年的岁月变迁,西域三十六国悉数沦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的一颗颗砂砾,只剩下残破的、风化的遗迹证明他们真的存在过。
  有机会西域的神秘面纱,谢乔不愿意错过。等周仲大叔的商队回来吧,打听清楚当前的情况,她考虑亲自去一趟。
  在探索东北方向时,二十六骑遇到了一伙马匪,三十几人的规模。
  好些人身上还穿着陈旧的汉军兵服,很显然,这又是一支由军队叛乱为马匪的部队。
  马匪清一色的骑兵,想零战损比地消灭这帮马匪难度有点大。
  不过没关系,打不过还能跑。
  实在不行,还有梁汾这个万人敌兜底,他伤势早已痊愈,杀些马匪实在是张飞吃豆芽。
  如果迫不得已爆发近战,谢乔也能拿自己的连弩去射,她对自己骑射的准度有信心。
  对面的马匪靠近雅丹旁边,骑兵围在一堆,似乎在密谋什么。至于雅丹后面有什么,谢乔这个角度看不清。
  马蹄声惊动了马匪,三十余骑迅速整理阵型,一边观察着一边抵近,试图先从气势上吓退对方。
  对面的二十六骑同样在慢慢抵近,梁汾冷静地估算着双方的距离。
  五百米,三百
  米,两百米,越来越近,对方丝毫没有退的打算。
  找死!马匪中为首的头目暴怒,一声大喝,弟兄们,冲杀过去!
  马匪的骑兵在飞驰中呈现出楔形阵列,像一柄尖刀冲锋刺来。
  有行伍背景的马匪显然比之前乌合之众的匪寇更有纪律性和战斗力,这样的楔形阵型无疑能缩小队列的正面,正面变窄,远程的弓手即使能射中,也只能射倒最前面的骑兵,后面的骑兵照样冲锋。而且由于是楔形队列,呈流线型,能减少空气阻力,冲锋速度将更快。
  面对马匪骑兵的冲击,梁汾淡定如常,指挥西凉弓骑一字排开,下令:引箭!
  等马匪冲进一百六十米内,他再喊:
  放!
  嗙地一声,第一波齐射,楔形阵列最前面五六骑中箭堕马。后续两骑被绊倒堕马。
  其余骑兵驾马相继飞跳过去,看看就冲到了一百米内,仍然保持着薄一些的楔形阵型。
  梁汾再喊:引箭!
  放!
  嗙地一声,第二波齐射,队列再度损失七八骑。
  剩余的十六七骑兵组成更薄一些的楔形队列,转眼间就冲到了五十米内。
  如果不想被马匪骑兵突脸的话,这个距离已经不适合射击了。
  梁汾下令:撤!
  三支[西凉弓骑]令行禁止,执行力极强,立即调转马头往后撤。谢乔也用双腿磕着马肚子驾马回退,暂避骑兵的锋芒。
  谢乔他们的马匹大都是匈奴人赠予的,性能显然更好,跑得更快,提起速来,身后的马匪就追不上了。
  马匪的头目大喊了一声:都给我上箭!
  奔袭中的马匪纷纷拿出长弓,抽箭,将箭搭在弓臂上引箭,瞄准前面的弓骑兵。
  疏散阵型!梁汾观察到了马匪的动作,临场指挥。
  声音穿进耳朵里,三支弓骑兵当即散开出去,几乎呈一个圆弧形,骑兵与骑兵之间的距离拉大。
  骑射状态无法保持最快的速度,马匪和弓骑兵的距离逐渐拉开。再加上弓骑兵疏散开来,马匪引弓却无法齐射,只能各自寻目标,第一轮射出去的十七支羽箭几乎全歪了。
  意识到双方马匹之间的差距,马匪头目决定不再做无谓的纠缠,下令停止追击,撤退。
  他们虽然大都是行伍出身,但这几年来疏于训练,战斗力远不如前。这帮人马显然比他们更训练有素,再追下去只能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