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作者:
宋公子晏 更新:2025-11-04 20:39 字数:3121
他略一思忖,便昂首道:好!老夫便应下此事!也让尔等见识见识,何为真正的名师,何为真正的教化之道!
公孙先生,请。桥舒心中一喜,侧身让开通路,伸出手臂虚引。
就这样,草堂再添师资。
草堂内的学堂特意设在了临街的一侧,建有宽大的窗户,平日里窗板常是敞开的。这不仅仅是为了采光通风,更是谢乔有意为之。
知识不应被高墙深院所禁锢,不应仅仅是士人阶层的专属。
一墙之隔,便是熙攘的街道,那些无缘入学的普通百姓,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寻常农户,路过时皆可驻足旁听一二,感受圣贤教诲。
草堂之事初步安定,谢乔的目光又投向了更基础的教育。她立即着手,令桥舒等人筹备推广蒙学,选址则是草堂旁的另一座一级[官学]建筑内。
这蒙学仿照榆安的学堂,主要针对六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孩童,不论文男女,皆可入学。每期学费仅收二百文铜钱,孩童每日走读,提供晌午一顿饭,但不提供宿。
为確保贫寒子弟亦能获得启蒙机会,谢乔特意指示设立助学名额。凡家境確实贫寒,无力承担学费者,可向蒙学先生报名,由草堂派人在各里坊查访核实,一旦確认,便可免费入学。蒙学的目的,并非培养高深人才,而是开蒙启智,教授基础的识字、数术,为将来的草堂储备更多有潜力的生源。
这助学令一经颁布,贫苦人家闻之,无不感激涕零。许多原本因家贫而无法让孩子识字的父母,纷纷牵着自家孩童,前往蒙学。
一时间,圣人仁德,泽被苍生的赞誉之声,如同春风化雨,传遍了睢陽的街头巷尾,深入人心。
梁国教育蓬勃之际,境内的軍事防御在同步进行。
收集完所需的材料后,谢乔立即创建了五级城墙的建造任务。
睢陽的城墙,经过
谢乔这段时间的不断扩建,周长已经长达四十里。而完成如此规模的五级城墙升级,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不过这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在五级城墙建造的时间,谢乔多线程创建其他任务,包括箭楼、瞭望楼、瓮城等防御设施,以及睢阳城内其他所需的建筑。
除此,她还在系统之外,令那一批俘虏的管亥余部,沿着睢阳城,凿挖护城河。
城池城池,城和池自然缺一不可。
当然,护城河的周长要比现有的城墙更大,为睢阳的未来发展留足空间,毕竟城墙可以利用系统外扩,护城河却只能一次到位。
中平二年,一个平凡的清晨,谢乔【签到】不平凡地开出了[投石车1型]图纸。
当了多年的非酋,她终于欧皇了一把!
投石车就是象棋中的炮,在中国古代,投石车在战场上威力巨大,春秋时期便已是攻城利器。
即使没有图纸,让工坊的匠人也能大致打造出来。只是耗时必长,工艺粗疏,且成品良莠不齐,威力与耐用度皆难保证。有的投臂角度不对,石弹抛不高远。有的结构不稳,几次抛射便松松垮垮,不堪再用。威力与耐用,皆难有保障。
但如果将[投石车]图纸放入[工坊]建筑中,就像庖丁解牛得了肯綮。只要提供足够的材料后,工匠按图索骥,依样打造,不仅建造速度远胜从前,成品亦是规整划一,尺寸精准,日后若有损坏,更换部件也更为便捷。
更为重要的是,这般造出的投石车能直接纳入系统管理,其射程、威力、耐久等各项数据皆清晰可考,甚至还可以升级改进。
凡摧城拔寨,战线快速前推,投石车就一定是最强力的武器。
在原世界,谢乔曾经玩过一款三国题材的战略游戏,她查攻略玩过一个流派,叫作万炮齐发流。
那就是在前期全力发展投石车,优先点亮投石车相关科技,能造多少造多少,然后火速攻占各个小县城。小县城,城郭残破,城防薄弱,直接在城外将数十上百架投石车一字排开,装填石块,同时发射。一时间,地动山摇,碎石如雨。往往小县城的敌方守軍尚未组织起有效抵抗,城墙便已在持续的轰击下土崩瓦解。大軍得以长驱直入,推进神速,常能在敌对势力反应过来之前,便已兵临其都城之下。
当然,玩这个流派,有个弊端,石弹无眼,攻城之时,城中无辜百姓往往死伤惨重,几乎相当于屠城。
未来,如果她要利用投石车推进战线,或许可以提前遣人散布消息,让百姓躲起来,最好是挖坑躲进地下,等轰炸完毕,再用系统重新快速建造屋舍。
谢乔将[投石车1型]的图纸投进了[工坊],并准备好了所需的原材料。
一根根粗壮的硬木出现在工坊,这些木料皆是事先挑选、干燥过的上好榆木与槐木,足以充当投石车的主梁与支撑。另有成捆的坚韧麻绳,皆以桐油浸泡过,以防潮湿霉烂,用以制作绞盘索与投石索。铁匠那边炉火烧得通红,开始锻打所需的铁制轴承、枢纽以及加固用的铁片、铁钉。
投入[工坊]的图纸信息自动灌入匠人的脑海,图纸雖非后世精密图样,却也清晰标明了各部件的尺寸、连接方式以及大致的形状。匠人围在一处,仔细揣摩,不时伸出手指比划,低声讨论着卯榫结构、力臂长短。随后,便开始分工劳作。有的匠人负责依尺寸开解木料。有的则精细打磨关键的承力部件,確保其光滑坚固。另有匠人则开始搓制更为粗壮的复合绳索,将数股麻绳绞合一处,增强其韧性与拉力。
三个时辰之后,在工坊外的空地上,第一架结构略显粗犷,却已具备完整形态的投石车组装完毕。其主体由坚实的木架构成,一根长长的投臂斜指天空,末端系着宽大的皮制投兜,另一端则预留了配重及人力拖拽的空间。
谢乔走到这架新生的战争机器旁,点击查看属性。
面板上显示,这台[投石车1型]的最大射程为250米,误差范围100米。
谢乔:
这数据实在不敢恭维,射程仅比弓手的攻击距离远一些,可那误差范围达到了惊人的100米。
误差100米什么概念,这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站在200米外,一架投石车的石弹全打光了,都不一定能打中。
不过没关系,谢乔有火力不足恐惧症,一架打不中,那就十架,一百架。以数量形成覆盖,总能将那误差弥补回来。
几日后,相府门前,早已清出了一片空地,由几名差役手持水火棍,勉强维持着秩序。
为首的两人,一人捧着一卷扎好的红纸,另一人则捧着一卷黑纸。紧随其后的小吏们,有的抬着两块打磨光滑约莫一人高的崭新木板,有的提着木桶,里面是刚熬好的、尚冒着热气的浓稠浆糊,散发着淡淡的米香味,还有人拿着干净的布巾和木柄棕刷。
小吏们先将一块木板在左侧选好的位置立稳,用粗麻绳在木板背后预留的穿孔中穿过,牢牢系在事先打入地下的木桩上,确保其不会晃动。
随后,一名小吏小心翼翼地解开红纸卷上的细绳,将红纸徐徐展开,双手执其上端,另一名小吏则托住下端。
红纸上,一行行墨迹清晰的楷字,记录着受褒奖的商户名号与事由。
一名手持棕刷的小吏上前,将刷子探入木桶,蘸满了温热的浆糊,然后均匀地涂抹在木板表面。待整个板面都刷遍浆糊,那两名捧着红纸的小吏便上前,将红纸的上端对准木板顶端贴上。
红榜!是红榜!人群中,不知是谁眼尖,率先喊了一声。
早已等候多时的百姓们顿时一阵骚动,纷纷踮起脚尖,伸长了脖子,试图看清上面的字迹。
识字的人便高声念诵起来:德盛粮行,诚信经营,斗米足量,特此嘉奖
仁心药铺,药材地道,救济贫苦,堪为表率
每念到一家,人群中便爆发出一阵或羡慕或赞叹的议论声。
这张屠户家的肉铺也上了!说是从不注水,斤两公道!
李老汉的杂货铺也在,他家东西确实便宜!
红榜张贴完毕,小吏们又依样画葫芦,在右侧立起了另一块木板。
这次,他们展开的是那卷黑纸。同样是蘸浆糊、涂抹、裱糊、抚平。
那是黑榜?人群的议论声渐渐低了下去,空气似乎也凝重了几分。
众人屏息凝神
,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张黑纸。
幸崇也挤在伸长脖颈的人群里,一颗心随着众人的目光在两张榜文间游移。他先是伸着脖子,在红榜上从头到尾细细寻了一遍,没见着自家悅朋居的名号,心中略微有些失落。
他的目光继而转向了那张令人心悸的黑榜,本是存着几分看热闹的心思,想瞧瞧是哪几家不走运的同行触了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