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作者:宋公子晏      更新:2025-11-04 20:39      字数:3121
  另一侧,屯长张飞不时咆哮着冲入战团,用手中的木矛拨开缠斗的兵士,大喝道:出矛要快!要狠!看准了再刺!莫要胆小如鼠!
  他亲自下场,与三五个军士对打,木矛在他手中使得虎虎生风,逼得对方连连后退。
  他更注重激发军士的血勇之气,常以激将法道:哪个孬种不敢上前?!
  训练间歇,他会与军士们一同席地而坐,大口喝水,拍着他们的肩膀说些鼓劲的笑话。
  相府之内,长史刘备则又是另一番景象。他长年埋首于堆积如山的文牍簿册之间,其处事条理分明,待人谦和有礼,又能洞察细微,常于繁杂事务中寻得症结,提出妥善建言。
  梁汾亦在军务上日益精进,常与关张二将讨教兵法,夜则研读谢乔所授之兵书图志,于排兵布阵、军械调度一道,颇有心得。
  极支辽则于智谋一道用心钻研,不再局限于书本,更开始分析各地传来的讯息。谢乔常将一些从北方各地搜集来的情报,如南匈奴部落动向、地方豪强纷争等,交予他剖析,锻炼其判断时局、揣摩人心的能力。
  2型的投石车造完一百架之后,果然如谢乔所料,[工坊]的图纸升到了3型。由此推测,升到4型,可能得好几百架,至少上五百架。
  若五六百架投石车放在城中,太夸张了,也占地方。
  用不上那么多,谢乔将投石车产线暂时关闭。
  在造完的这一百架投石车中,已有八十架,被悉数安置上了高达五丈的五级城墙。
  搬运这些庞然大物,着实不易。军士协力,先是将每架投石车的长臂、底座、配重箱等主要部件拆卸开来,每一处接口、每一个榫卯,均用炭笔细细标记,唯恐组装时出了差错。
  而后,于城墙之下,临时竖起数座巨大的木制辘轳与吊臂,数十名壮汉一组,肌肉贲张,青筋暴起,口中呼喝着统一的号子,合力绞动辘轳,将数千斤重的部件,用浸过桐油的粗大麻绳,一寸寸、稳稳地吊上墙头。
  城墙之上,早有经验丰富的匠人等候,他们手持图样,指挥着军士将吊运上来的部件迅速归位,依照标记,将榫卯一一对合,再用坚实的木楔敲紧,关键处则以特制的铁钉铆死。
  一架投石车从拆解到在墙垛间重新昂然挺立,往往需耗去大半日时光。
  坚逾金汤的城墙是最牢固的盾,而这些蓄势待发的投石车,便是悬于敌颈的最锋利之矛,二者相合,方能高枕无忧。
  石弹,自然是越多越好。
  为了确保这百架投石车有充足的备弹量,增开了几座采石场,军士先用重锤凿开山石,再用铁凿,将这些碎裂的石块大致修整成百斤左右的圆形或椭圆形,虽不求规整,却也尽量减少棱角,以利抛射。
  修整好的石弹,由牛车一车车艰难地运往城墙之下,再由军士们肩扛手抬,一枚枚搬运至城墙上的指定位置,堆积在每架投石车的近旁,如同小山一般。
  可以轻易预想到,城墙上的这些投石车,一旦催动,万石启发,城外哪怕再严密的军阵也必然溃败。
  睢阳之外,宁陵坞和莽苍城寨同样在稳步发展。
  高山上的城寨,利用神奇土壤,高效种植作物,不仅能养活城寨居民,还能悄悄地为梁国提供食材供应。
  随着优秀管理人才入主城寨,脏乱差的现象彻底改变,寨中百姓安居乐业。
  而宁陵坞,则在虞仲和杜奉的带领下,秘密操练着私兵。这些兵卒手持矛、盾牌,在教头的喝令下,一日复一日,演练着刺、劈、格挡等招式,武德充沛。
  宁陵坞,这座军事堡垒,就像是谢乔打在前方的一颗尖钉。
  这几年来,四境一片欣欣向荣,可若放眼望去,海内却是不同的光景。
  梁国之外,汉家天下,依旧风雨飘摇,在崩塌的边缘苦苦支撑。
  终于,中平六年,山陵崩。
  四海巨震。
  第109章
  公元189年,即中平六年四月,大行皇帝崩于嘉德殿,龙驭上宾,寿三十有三。
  宫中缟素,皇子刘辩柩前即位,群臣跪拜,山呼万岁。
  新帝尊其母何氏为太后,临朝称制。
  太后之兄,大将軍何进,与太傅袁隗,共录尚书事,辅弼朝政。
  消息不日傳到梁国。
  这都如史书记载一般无二,謝乔知道,帝都雒阳,此刻定是暗流汹涌,杀机四伏。
  以大将軍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以袁隗为首的士人集团,与宫中宦官积怨已久,如今新帝年幼,正是图穷匕见之时。
  果然,她眼前久违地弹出了新的系统
  任務。
  【任務:平步青云
  任務详情:宗正刘焉,以刺史职权过轻,难以弹压地方,上疏朝廷,建议改刺史为州牧,赋予州牧更大的軍政权力。你需顺应时勢,设法进位一州之牧。
  任務奖励:[空间傳送符(永久)2]、[弩车图纸]、[蒙冲图纸]、[走舸图纸]、[寿命十年]、[哨点6]、[牧场10][初级神奇土壤12000]、[中级神奇土壤1200]、[高级神奇土壤800]】
  看到这个任务奖励,謝乔想笑。她早就通过看广告,获取了[空间傳送符(永久)],还早就利用上了。
  系统这是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众多任务奖励中,謝乔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三样图纸。样样都是古代战场的黑科技。尤其是要征服天下,训练一支水師是必须的,而要拥有水師,基础就是造船。
  [蒙冲]和[走舸]都是这个时代最高科技的战船。
  数日之后,睢阳相府之外,蹄声骤急,数骑快马卷着漫天烟尘,嘶鸣着在相府门前勒住。
  马上人匆忙滚下,踉跄几步,尚未站稳,便被两名手持长戟的卫士拦下。
  来者何人?卫士厉声喝问,戟尖直指来人咽喉。
  来人声音嘶哑:放肆!吾乃天子使,携宫中急诏,求见謝府君!十万火急!
  府吏闻听是禁中来人,且言辞如此急切,不敢丝毫怠慢,连忙躬身引路:中使请随我来。
  这名来自雒阳的黄门宦官,帶来了宫中宦官的密令:请梁国相谢乔即刻点齐本部軍马,启程入京,名为清君侧。
  实则为宦官集团張目撑腰,对抗日益咄咄逼人的大将军何进。
  没了先帝刘宏的庇佑,宦官勢力,便如失了水的鱼,风中的残烛。
  谢乔面色深沉,心中却明镜似的。
  此刻入京,无异于将自己绑上宦官集团那艘行将倾覆的老破船。
  谢府君!那中使泪眼婆娑,紧紧抓住谢乔的衣袖,仿佛那是救命稻草,可一定要帶上梁国最精锐的兵将,助我等一臂之力啊!
  谢乔温言安抚道:中贵人不必忧虑,梁国与朝廷休戚与共,此事我必有计较。
  中使闻言,见她态度诚恳,又念及谢乔往日与宫中尚算融洽的关系,稍稍心安了些:有谢府君这番话,吾就放心了。
  送走中使,谢乔眸光微闪。
  一个字,拖。
  真要去了,即便日后见风使舵,在关键时刻倒戈相助何进诛杀宦官,也难免落个首鼠两端、趋炎附勢的名声,洗不清这趟浑水。
  若是不倒戈,那更是死路一条,彻底被划归阉党一伙,待何进动手,便是玉石俱焚、万劫不复的下场。
  半月后,局勢的发展,正如史书所载,也基本符合谢乔的预判。
  新帝刘辩即位后不久,外戚大将军何进便迫不及待地寻了个由头,诛杀了深受灵帝信任的大宦官蹇硕,干净利落地夺了其兵权。
  随即,何进与心腹司隶校尉袁绍等人,日夜于府中密谋,欲借此雷霆之势,将宫中盘根错节的宦官势力连根拔起,一网打盡。
  为确保万无一失,他们甚至还私下傳檄,召令手握重兵的并州牧董卓率部进京,名为协助剿除阉竖,实则引狼入室。
  雒阳城中风声鹤唳,那位中使,果然又来了。
  此番,他神色比上次更加仓皇,衣衫不整,发髻散亂,几乎是扑进相府的:谢府君!朝中十万火急!料何进要盡诛我等啊!
  谢乔故作惊诧,猛地站起身,一脸严肃:竟有此事!中使放心,何进如此倒行逆施,我岂能坐视!我即刻整顿军马,火速进京勤王,拨亂反正!
  中使:哎呀我的谢府君,此事万不可儿戏!何进那屠户出身的莽夫,心狠手辣,如今已是剑拔弩張,宫中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啊!
  谢乔重重一拍案几,声色俱厉,义正辞严:中贵人所言极是!何进此人,名为国戚,实为国贼!包藏祸心,不臣之迹昭然若揭,此等亂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当杀!
  中使被她的气势所慑,又听她言语间杀气腾腾,心中大定,连忙从地上爬起,抹了把眼泪鼻涕,急切追问:谢府君预备调拨多少兵马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