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作者:宋公子晏      更新:2025-11-04 20:39      字数:3143
  同样的场景,在冥安、在渊泉,接连上演。
  谢乔顺势将战线推进至敦煌郡与酒泉郡的边界。
  从这条新的战线,一直到长城沿线,期间如此广袤的土地,都被她真正掌控,且不受外敌侵扰。当然,这仅仅是一郡之地,还不够,战线还要前推。
  谢乔没有丝毫停歇,如法炮制,开始消化这片新增的领土。
  她派人将那些主动交出权力的原有官吏,夺取其职权文书与官印后,便满足他们的愿望,将他们尽数发往就近的官田,开始他们的赎罪生涯。
  在渊泉县,谢乔召见了随军而来,即将被派往各县担任新职的官吏们。
  这些人中,有的是被她从底层提拔的寒门士子,有的是在战斗中表现出众、颇具头脑的军中干吏。他们无一例外,都对谢乔怀着绝对的忠诚与敬畏。
  诸位,她开口说道,声音在空旷的大堂里回响,你们很快就要奔赴各县,去接管那里的民政。你们手中的权力,是我给的,但更是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的百姓给的!
  我要你们记住一件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就是水。我们能乘着这水,荡平旧日的污浊,也能被这水,掀翻在地,万劫不复。
  她踱了几步,语气愈发严厉:我把那些贪官污吏送到田里,不是为了看他们笑话,而是为了给你们所有人敲响警钟!你们的屁股底下坐的,不是一把舒舒服服的官椅,而是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你们的案头上摆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无数百姓的身家性命!
  一名即将被任命为广至县令的中年文士,名叫李慎,他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大司马训诫,属下等定当铭记于心。只是各县百废待兴,属下斗胆,请问大司马,我等上任之后,当以何事为先?
  谢乔赞许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问得好。你们上任之后,第一件事,不是颁布新政,不是催缴赋税,而是开仓放粮!
  她指向堂外,声音传遍了整个县衙:把那些贪官府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一粒不剩地分给最贫苦的百姓!让他们知道,跟着我们,至少不会饿肚子!这是收拢人心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第二件事,清田核地。那些被侵占的土地,必须一寸不少地还给原来的主人。无主的可作为官田,租给流民耕种。我要让每一个在这片土地上流汗的人,都能看到收获的希望!
  第三件事,建立法度!将我的军法,稍作修改,作为临时律法,在各县推行。律法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若有官吏敢再行贪腐之事,下场你们都看到了,那片官田,永远有空位!
  你们要记住,你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你们是百姓的公仆!你们的功绩,不在于收了多少税,而在于治下有多少百姓能吃饱穿暖,不在于修建了多么华丽的官署,而在于治下有多少孩子能朗朗读书!
  去做吧,谢乔的目光变得深邃而悠远,去把一个崭新的敦煌郡,带到我的面前。不要让我失望,更不要让信任你们的百姓失望!
  诺!
  李慎等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激动与使命感。
  他们深深一揖,然后转身,带着谢乔的命令与期望,奔赴各自的岗位。
  与此同时,在广至县城外的官田里,另一番景象正在上演。
  曾经的广至县令王椽,正费力地挥舞着一把沉重的锄头。他那双习惯了执笔批阅文书的白胖的手,此刻已经磨出了好几个血泡,每一次挥动,都疼得他龇牙咧嘴。汗水顺着他肥硕的脸颊流下,滴进尘土里,瞬间便消失不见。
  他娘的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他身边,一个曾经的县丞压低声音咒骂着,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
  王椽回头看了一眼远处手持长鞭、神情冷漠的监工士兵,哆嗦了一下,赶紧用袖子擦了擦汗,低声喝道:闭嘴!你想挨鞭子吗?还嫌不够丢人?
  丢人?县丞苦笑一声,指了指不远处田埂上,那些扛着农具、说说笑笑走过的百姓,那些以前见了我们都要跪下磕头的贱民,现在看我们,就像在看耍猴!我昨天还听到有个小兔崽子在学我说话!
  王椽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胸口剧烈起伏。他何尝没有感受到那种目光?那种混杂着幸灾乐祸、鄙夷和快意的目光,让他如芒在背。
  忍着吧,他最终泄了气,声音嘶哑地说道。
  正说着,一个监工军士走了过来,手里的鞭子在空中甩出一个清脆的响声。
  都起来!偷什么懒!日落之前,这片地要是锄不完,今天就没晚饭!
  王椽和县丞吓得一个激灵,连忙爬起来,重新拿起农具,更加卖力地干起活来。只是那动作,依旧笨拙得可笑。
  夕阳西下,将他们的影子在田垄间拉得老长,充满了说不尽的凄惶与狼狈。这,大概就是他们的余生。
  第132章
  大軍推进的脚步不停,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上坚定地碾过一切枯朽与腐败。
  这些位于中原王朝疆域边陲的边远郡县,久经天灾兵祸,腐朽的门阀世家像一群贪婪的蛀虫,盘踞其上,吸干了最后一丝膏腴和骨髓。
  如今剩下的,不过是一个个外强中干的空壳子,城牆虽在,人心已散,府库空虚,兵备废弛,根本组织不起任何有效的抵抗。
  城中的百姓,眼中没有保家衛国的决絕与悲壮,只有对旧日苦难的麻木,以及对新一轮未知苦难的深深恐惧。他们不知道城外是谁的軍队,也不在乎。在他们看来,无非是换一个主子,换一种方式被压榨罢了。
  对于大軍而言,攻城夺地轻而易举,兵锋所指,城门洞开。
  战线被迅速
  前推,如同在地图上画下一道势不可挡的墨线。
  地盘的扩张,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更多的人口。
  然而,谢喬深知,征服仅仅是第一步。
  如何将这些新占领的土地和人口,从沉重的负担转化为支持战争的强大动力,如何讓这些新归附百姓安居乐业,对于管理者而言,这才是比攻城拔寨更为严峻的考验。
  谢喬毫不吝啬地对有才能的人进行提拔任用,无论是降官、小吏,还是乡间的宿老名士,只要有才干,便破格使用。
  同时,为避免故旧势力盘根错节,形成新的地方派系,坚持以异地任用为主,将新降之地的人才调回长城沿线,将二城二关之地的干才派往前方。
  战时一切从权,对人才,不必太过苛求其品德无瑕,更不必论其出身。
  穩定压倒一切,效率决定存亡。
  只要能安抚一方,能组织生产,能保障后勤,便都是可用之才。待到天下大定之后,再从容对內部的队伍进行甄别与调整,才是正理。
  这便是谢喬的用人理念,务实、果断,甚至帶着几分冷酷的高效。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这人命如草芥的乱世之中,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胜利。
  每多耽搁一天,都可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饥饿和混乱。只有用最快的速度建立起秩序,恢复生产,才能将这片死亡之地,重新拉回人间。
  在谢喬的视野中,还有一个冰冷而关键的数字,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她潜在的危机。
  民忠。
  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量。
  所有刚刚被纳入系统的城,其民忠值往往低于60点。
  这是一个極度危险的区间,代表着人心未附,秩序崩坏,只需要一丁点的火星,就可能燃起一场滔天大火。
  城中百姓麻木的眼神下,藏着的是对一切外来者的不信任和被压榨过后的死寂。这种死寂,随时可能演变为鱼死网破的暴.乱。
  这自然是因为新的城池秩序尚未重建,更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
  不过谢乔有解决办法,或者说是卡bug。
  那就是将城中精壮强行编入她的【部曲】,部曲的类型往往是招募费用再便宜的[西凉步卒]。
  只要被正式编入【部曲】,无论他之前是流民、是泼皮、还是心怀不满的降卒,他的身份都会立刻转变为軍士。
  在系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会因为有了军籍有了粮饷有了归属,而大大改观。
  随后,等这些新编入的军士在[军营]中进行短暂几天的军事训练后,谢乔再进行[裁撤]的操作,使其成为民兵或预备役。因为民兵和预备役是不用花钱的,而正式部曲,每个月都会消耗,她目前养不起规模太过庞大的军队。
  当然,招募和裁撤的这个过程依然需要消耗钱。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是谢乔能想到的快速提高民忠的唯一办法,她不得不这样做。
  毕竟如果一座城池,发生暴乱,危害太大。轻则杀人越货,重则,刚刚降服的守军哗变,新得的城池一夜之间再度易主,而城中百姓,只会在无尽的混乱中,迎来更深重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