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作者:
宋公子晏 更新:2025-11-04 20:39 字数:3094
亲兵领命,身影迅速消失在夜幕之中。
第二日,天还未亮透。
禄福城的郡府,新任的榆安大都督黄意,督造令张宝,神色肃然地进入内堂。
两人心中都有些忐忑。
新政刚刚议定,主公一早召见,必有大事。
主公。见到从内室走出的谢乔,二人行礼。
谢乔一夜未眠,双眼下有着淡淡的青影,但精神却异常矍铄。
她没有多言,只是抬起手,用一种在描摹虚空符咒的姿态,在两人面前的空气中轻轻一点。
黄意和张宝只觉得脑海中一声轻鸣,仿佛有什么东西被硬生生塞了进来。
下一刻,一道只有他们自己能看见的,淡蓝色的光幕在眼前展开,上面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文字和符号,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子系统赋予成功。】
一行清晰的文字最终定格在光幕中央。
黄意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此刻瞳孔骤缩,指着眼前的虚空,声音都在发抖,主公这,这是何等仙法?
张宝更是死死盯着眼前的光幕,整个人如同被钉在了原地。
无数关于营造、机关、图纸的知识洪流在他脑中炸开,那些精妙绝伦的设计,那些鬼斧神工的技艺,让他浑身颤抖。
谢乔缓缓道:此为天赐,亦是考验。我将以此法,助你们成就大业,也望你们,能助我成就匡扶天下之大业。切记,你们所见所闻,皆为天机,不可泄露分毫。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谢乔简短地向他们解释了子系统的功能,以及他们各自的职责。
二人的子系统权限各有不同,黄意的子系统侧重于人口管理、资源调配与兵员募集。而张宝的子系统则是工程建造、技术图纸和后勤维护的集合体。
更多的功能,则需要他们在实践中,自己去摸索。
虽然有时代和认知的局限性,但以他们的智慧,相信这个过程不会太久。且还能通过子系统的实时通讯功能,不懂之处,随时可以问谢乔。
两人虽然心中仍有诸多疑惑,但都暂时保留,随即郑重地跪地叩首,发誓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主公所托。
碌福城的新政会议结束后,各级官员将领,即刻返回各自驻地,各司其职,各行其是。
一场轰轰烈烈而又井然有序的变革,在谢乔治下的每一寸土地上展开。
而谢乔,在解决了后顾之忧后,没有丝毫松懈。她旋即领着休整完毕的野
战大军,继续踏上东进的征途。
她已经与黄意,商定了新的募兵用兵模式。
榆安都督府,将利用凉州的地理优势,募集骑兵为主,包括西凉铁骑、西凉弓骑和西凉连弩骑等三个兵种。
因为西凉盛产马匹,且当地民风彪悍,擅长骑射,这里的百姓天生就是骑兵的好苗子。骑兵具有极强的机动性,可以更快抵达前线战场,执行侦察、突袭、追击等任务。
至于必须的、用以填线的、巷战肉搏的步卒,训练较为简单,谢乔则可以在当地直接募集。
这样既能利用当地人力,减轻后勤压力,又能快速扩充兵员,形成步骑协同的完整作战体系。
大军再次开拔,旌旗蔽日,绵延十里。
谢乔优化了她的主力大军的行进军阵,使其在行军状态下也能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战斗力。
西凉铁骑、西凉弓骑、西凉连弩骑打头阵,由越骑校尉极支辽率领。
数千骑兵,如同一股黑色的铁流,呈扇形散开,在主力大军前方和两翼游弋。
他们是军阵的毛发和感官。
他们既是前锋,也是斥候,负责探路、扫清沿途的小股流寇,对任何可能存在的敵方哨探进行降维打击。寒光闪闪的弩箭和马槊,让任何杂牌军队连靠近的勇气都提不起来。
在中军,是序列整齐的西凉步卒和西凉弓卒方阵,他们是整个大军的血肉。
骑兵虽利,却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巷战、守城、正面硬撼,终究要靠这些坚韧的步卒。
但步卒的防御相对薄弱,易成为敵方弓手的靶子,以及敌方骑兵的猎物。
一旦前方传来敌情警报,训练有素的西凉盾卒会立刻前出,在军阵最前方组成一道钢铁壁垒。
巨大的方盾如鳞甲般紧密相连,其后伸出的,是密如林莽的长枪。长枪阵是骑兵的坟墓,骑兵一旦没入其中,有死无生。
这套经典的步兵方阵,足以让任何胆敢冲阵的骑兵有来无回,也能有效抵御敌方弓手的远程抛射。
而在军阵的最后方,数十辆巨大的投石车,由健牛拖拽,发出咯吱咯吱的沉重声响。
这些战争巨兽,能够在敌军的视野之外,将数百斤的石弹抛射到他们头顶,实现超视距打击。
离开酒泉郡境之后,一路上再无波澜。夜幕降临,大军择地扎营,无数篝火在旷野上亮起。
帅帐之内,谢乔在处理完一天的军务后,临睡前习惯性地调出系统面板,检视自己领地的各项数据。
一个意外的发现,让她颇为欣慰。
此前福碌城一直低迷的民忠值,竟然有较大规模的回升,不知不觉间来到了74点。
虽然仍不算高,但已经脱离了随时可能发生暴动的危险区,进入了一个较为安稳的数值。
她看着面板上的数据变化曲线,若有所思。
她似乎明白了,这与她身处的位置有关系。顶着[窃国巨盗]这样的恶名,去一个地方,当地必然对她充满警惕和不信任。
而如果远一点,标签对当地民忠的影响就会小一点。
比如,现在已经离她足够远的龙勒城,民忠在82,榆安则在80。
至于更远的,梁国诸县,民忠竟然都到了85,创下了历史最高。
距离,稀释了窃国巨盗那顶沉重帽子带来的负面效应。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谢乔不再纠结一城一地的得失与评价,目光更加坚定地投向了东方。
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谢乔已得其二,下一个目标,便是张掖。
那片土地,以及盘踞在那里的割据势力,将是她这架战争机器下一个要碾碎的障碍。
第137章
大軍离开酒泉郡界,向东挺进,路上的景象比敦煌和酒泉要略微丰富一些,但依旧是以戈壁和沙丘为主色调。
張掖,取張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由汉武帝设立。其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是河西走廊的中段枢纽。
郡下辖八縣:觻得、昭武、屋兰、删丹、氐池、日勒、番和、骊靬。
此外,还有两个特殊的行政单位,与郡同级的張掖属国和居延属国。
这二者,是朝廷为了安抚和管理内迁的少数部族而设立的羁縻性质的属地,主要由匈奴、羌、氐等部落杂居。他们不编户籍,但有自己的王侯,并向汉家称臣纳贡。
与敦煌、酒泉二郡类似,连年的战亂和朝廷的衰微,这片土地恶劣,贫瘠,人口稀少,匪寇猖獗。
根据斥候的情报,如今張掖各縣,被小股的割据势力占据,他们名为一方豪强,实则不过是占山为王的匪寇,守备力量聊聊无几,軍备废弛。
这正是謝乔所期望的局面。
她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以雷霆之势,快速扫清这些无足轻重的障碍,将整个河西走廊纳入囊中,为接下来与韩遂、马腾的决战,争取到最广阔的战略纵深和最丰厚的资源。
风沙在帅旗下呼啸,吹得旗面猎猎作响。
謝乔勒住缰绳,传令越骑校尉极支辽。
一名亲卫策马而出,垂首待命。
前锋骑兵部队,不必等待中軍,自行选择目标,以最快速度扫清张掖全境抵抗力量,速战速决。
喏!传令兵领命而去。
对于盘踞在张掖各縣的那些小軍阀而言,极支辽和他麾下的数千精锐骑兵,将是一场无法理解无法抵御的灾难。
他们习惯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作威作福,欺压百姓,早已忘记了真正的战争是何等模样。
正如謝乔所料,当极支辽率领的骑兵部队如黑色的潮水般涌入张掖郡界时,所谓的抵抗脆弱得像纸一样。
几乎只是先头负责侦查的小股游骑,便能摧枯拉朽,解决掉任何试图螳臂当车的有生力量。
后续的主力步兵,唯一的任务就是进行军事占领,接收城池,张贴安民告示,安抚百姓。
觻得縣,张掖郡治所在,城墙低矮,守军疏于防范,城门松散地敞开着,几名衣衫不整的士兵正在城门口打盹。
他们哪里料到,一支精锐的骑兵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跨越数百里,兵临城下。
当大地的震颤将他们从睡梦中惊醒时,一切都晚了。
一名守军被这震动弄得有些烦躁,他不耐烦地睁开眼,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嘟囔着:哎呦,又是哪儿来的沙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