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作者:宋公子晏      更新:2025-11-04 20:39      字数:3096
  他们发现,这支军队,虽然杀气腾腾,但只要不触犯军法,他们秋毫无犯。
  集市重新开放,虽然摊位稀稀拉拉,远谈不上繁荣,但那一声声久违的叫卖,那一口热腾腾的炊烟,已经为这座死气沉沉的城池,带来了久违的烟火气。
  谢乔就地募集青壮,补充守备部队,分派官吏,清丈田亩,安抚百姓。在她的规划下,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
  就在一切百废待兴,万象更新之际,一人前来郡府求见。
  禀大司马,府外有一儒生求见,言说仰慕大司马雷霆手段,革故鼎新,特来投效。亲卫在大堂外禀报。
  请他进来。
  片刻后,一个身影在亲卫引领下,步入内堂。
  谢乔抬起头,打量着堂下之人。此人约莫三十许,身着一袭半旧的青色儒衫,样貌平平无奇,属于扔进人堆里就找不着的那种。
  但他的眼睛,却异常锐利,闪烁着与他普通外表极不相称的精光。
  谢乔放下手中的竹简,身体微微前倾,饶有兴致地看着他,我观你并非寻常读书人,为何来投?
  他坦然迎着谢乔的目光,朗声道:回大司马,草民蘇园,曾为郡中小吏,见惯了豪强如何鱼肉乡里,也见惯了官府的腐朽无能。乱世之中,仁义道德不过是空谈,唯有雷霆手段,方能扫清寰宇,重塑乾坤!大司马入张掖,十数日之内,荡平群小,快刀斩乱麻,行事果决,不拘一格。这等气魄手腕,正是乱世所需的雄主之姿!草民不才,愿追随大司马,效犬马之劳。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直白而大胆,没有丝毫文人的矫饰。
  打开系统,[蘇园]出现在可招募人才的列表里,系统给他的初始标签是[治才],各项能力数值都不错,可招募度是满格。
  谢乔心中了然,这是她头顶窃国巨盗标签所吸引来的人才。
  她清洗王康之流的匪寇,就是要向天下人宣告,她要的不是妥协与收编,而是彻底的颠覆与重建。只有认同这种理念的人,才是她真正需要的人才。
  这道无形的筛子,已经开始起作用了。
  但欣赏归欣赏,考验必不可少。
  谢乔并未立即
  表态,缓缓靠回椅背。
  她将双手交叠于身前,淡淡地说道:你说得很好。但话说得漂亮,不代表事就能做得漂亮。我且问你,王康、李虎之流虽是渣滓,但其一死,麾下部众,家中亲族,难免心怀怨恨。如今虽慑于我军威,不敢妄动,但终是隐患。你若是我,当如何處置?
  这是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考验的不仅是政务能力,更是人性和胆魄。
  處置得宽,恐养虎为患。处置得严,又恐激起更大的反弹,落得一个残暴之名。
  蘇园几乎没有思索,立刻回答道:回大司马。此事当分而治之。其核心党羽,作恶多端者,当与首恶同罪,明正典刑,以儆效尤,绝不可恕!其被胁从的普通士卒、家中未参与恶行的妇孺,则当区别对待。士卒可打散后,择其精壮者,补充守备部队,戴罪立功。老弱者,则发放少量钱粮,遣散回家,令其自食其力。至于其亲族,当严密监视,但只要其安分守己,便不可妄动。大司马行的是王霸之道,既要有霹雳手段,也要有海纳百川之心肠。杀,是为不杀。但对无辜者的滥杀,则会断绝明公立足之根基。
  条理清晰,逻辑缜密,手段狠辣又不失分寸。
  谢乔不置可否,又抛出第二个问题:张掖连年战乱,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如今秩序初定,但府库空虚,军粮尚需从后方调运。人无粮不活,军无粮不稳。钱和粮,从何而来?
  蘇园闻言,非但没有面露难色,反而上前一步,神情笃定。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早已准备好的简牍,双手奉上:草民不敢空谈。这是草民连日整理的腹稿。张掖之财,不在民,而在那些被诛的豪强!他们多年搜刮,府库地窖之中,金银粮食堆积如山。此为第一笔可用之财。其二,他们名下有大量良田,如今尽归大司马所有。当立即将田地分予无地流民,许其认耕,今年或可不缴,来年收成只上缴三成,以激发其生产之心。其三,以工代赈,修复水利。张掖郡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这也是导致许多土地荒芜的原因。可招募部分流民和被遣散的老弱士卒,投入到水利修复工程中,每日发以少量口粮,既可解决部分流民的生计,又能为明年春耕打下基础。此三策并行,短期可稳,长期可兴!
  谢乔接过竹简,展开扫了一眼,上面用工整的小吏体,清晰地罗列了各县豪强的预估家产、可清查的田亩数量,甚至还有对兴修水利的具体方案。数据详实,条理分明,显然是下过一番苦功。
  她的眼神中,终于流露出一丝真正的赞许。
  此人不仅有胆魄,有见识,更有踏实做事的干才。
  她缓缓卷起竹简,看着依旧躬身肃立的苏园,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官职?
  苏园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谢乔,草民不求高位,只求能将此策付诸实施!若大司马信得过草民,愿为大司马账下书佐小吏,凡此简牍所书之事,愿亲力亲为,为明公分忧!
  他要的不是权力,而是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他知道,在雄主面前,只有将事情做成,才能获得真正的信任和地位。
  以先生之能,只做一个书佐,未免屈才。谢乔走到他面前,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她郑重宣布:即日起,我以你为张掖督军御史。凡你所提三策,皆由你全权负责执行。
  督军御史!
  这是一个前朝本朝都不曾有过的官职,但他这些日子却对这位大司马的新政有所耳闻。
  这不仅是一个高位,更是一个拥有监督和实权的职位。
  谢乔将整个张掖郡的财政、土地和对旧势力的清算大权,直接交到了一个刚刚投效的寒门小吏手中。
  苏园心中激荡不已,双膝跪地,行了一个大礼,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但更多的是兴奋和忠诚:拜谢大司马隆恩!园必不负所托,为大司马开张掖之太平!
  之后几日,苏园几乎是以一种疯狂的姿态投入到了工作中。
  他带着从西凉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士卒,直接接管了对各县豪强府邸的查封和清算。
  苏园的行事风格,正如他向谢乔承诺的那样:雷厉风行,不留情面。
  在觻得县,王康的府邸被查抄,苏园亲自监督,将堆积如山的金银器皿、丝帛布匹和大量的粮食,全部登记造册,一律充公。
  他没有贪墨一分一毫,也没有放过任何一个与王康勾结的核心党羽。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爪牙,全部被判处斩立决,枭首示众。
  但同时,他也严格执行着宽猛相济的原则。
  对于那些被王康强行征募的普通士卒,苏园亲自进行甄别,将其中身体强壮、但尚未沾染太多血腥的人,打散编入正在组建的守备部队,让他们通过劳动和服役来赎罪。
  对于那些被豪强霸占的良田,苏园更是效率惊人,仅仅五日之内,第一批土地便开始分发给流民。
  与此同时,苏园征募了大量流民和被遣散的老弱士卒,投入到水利修复工程中。在干涸的河道边,到处都是挥汗如雨的力工,虽然艰苦,但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生存的权利。
  这日薄暮,谢乔正在灯下审阅各县呈上来的田亩清册和户籍简报。
  禀大司马,一名参军在她身后轻声道,我们在张掖属国和居延属国的募兵进行得并不顺利。
  谢乔转过身,脸上并无意外之色。细说。
  那些部族,对汉人有相当高的戒备心。他们虽然慑于我军军威,不敢妄动,但对于加入我军,却十分抗拒。他们说,他们的勇士只为自己的部落和头人作战。参军的声音有些干涩。
  意料之中。谢乔淡淡道,数百年来,汉人与他们的关系,时好时坏,猜忌的种子早已种下。他们不信任我们,是正常的。
  谢乔沉吟片刻,目光转向静坐在一旁的军师祭酒賈詡:文和先生对此可有良策?
  跟随董卓时,賈詡便与凉州的羌、胡各部
  打过无数交道,深知这些人的脾性。
  他站起身,对谢乔拱了拱手,说道:主公,对付这些部族,不可强逼,亦不可空谈大义。汉家的忠义二字,在他们那里一文不值。他们信奉的是:强者为尊,利益至上。
  先生的意思是?
  賈詡道:据在下所知,属国各部族之间,并非铁板一块。他们有世代的仇怨,有争夺草场水源的冲突,更有对头人地位的觊觎。主公现在需要的,不是零星的招募,而是一股能够稳定依附于我们的部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