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嫡兄 第316节
作者:
栗银      更新:2023-12-23 14:52      字数:3099
  苏源拨开他的手,无情戳破对方冠冕堂皇的话:“难道不是你几次三番催促,惹毛了孙大人?”
  一天跑三次户部,气得孙见山当场骂人了都。
  王一舟早已练就出一张厚脸皮,胡话张嘴就来:“当然不是,我这是为咱们船舶司着想,万一没能及时批下来,可要耽搁不少时间,底下的人也做不成事。”
  苏源:“......”
  诡辩没人能比得过您!
  “罢了,我去一趟。”苏源甚是无奈地道,“您老赶紧进屋去,好生将养身体。”
  王一舟佯怒:“好你个承珩,竟敢这般称我!”
  成功看到对方气得脸红脖子粗,苏源自觉扳回一局,露出浅淡笑意。
  挥了挥手,从容落拓地转身离开。
  ......
  沿着宫墙的阴凉处七拐八绕,苏源于两刻钟后抵达户部。
  走进户部大门,几位大人手里捧着凉茶,坐在院里的树荫下,边乘凉边酌饮着。
  远远看到苏源过来,一个二个的忙不迭起身,拱手作揖:“伯爷安好。”
  苏源扫过他们的官服,都是五品以下,且年过不惑,浑身充斥着被官场蹉跎蹂.躏多年的沧桑感。
  微笑着回了一礼,言语温和:“孙大人可在?”
  其中一人回应:“尚书大人在的,伯爷可要下官领您过去?”
  苏源婉拒了:“本官识得路,自个儿去就行。”
  说罢微微颔首示意,抬步离去。
  方才主动请缨的官员定定望着苏源的背影,眼里有艳羡,也有感慨。
  “让你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吧。”同僚撇嘴说,心里却想着,怎么就被他抢先一步。
  “不过是卖个好罢了,伯爷若应了,我顶多在尚书大人跟前留个名,若不应,对我也没什么损失。”
  那官员淡定得很,意有所指道:“总比有些人拼命钻营,四处散财,最后什么也没得到高强得多。”
  同僚哪里不知他说的是谁,当即脸色黑如锅底,冷哼一声甩袖离去。
  这要从弘明帝发落二十八罪官说起。
  那些个罪官被判刑,职位理所当然地空了出来。
  有些官员四处托关系,给吏部官员请客送礼,只为往上爬一爬。
  方才那同僚就是其一。
  只不过他运气不好,在银钱和人脉关系上被其他人比了下去,上百两银子打了水漂,什么都没捞着。
  这些天里,同僚见着谁都要阴阳怪气一下,大家早就对他不满了。
  “便是得着了又能怎样,最后还不是被大理寺逮了去。”
  “可不是。”
  众人一阵唏嘘,喝完了杯中凉茶,各自散去。
  苏源不知他们因自己险些起了争执,更不知又有官员被大理寺带走。
  他找到孙见山,说明来意。
  国库充盈,孙见山又跟苏源关系匪浅,二话不说就批了银子。
  离开前,孙见山随口抱怨了句:“真不知道有些人怎么想的,不老老实实办差,偏要走歪门邪道。”
  苏源脚下一顿。
  孙见山揉着发痛的太阳穴,没好气道:“现在好了,人被大理寺带走,又给我找事情做。”
  苏源微微一笑:“心有贪念,如何能脚踏实地,走了他一个,当能免去后续不少的麻烦呢。”
  孙见山长叹一声:“你倒是想得开。”
  苏源一摊手,以促狭的口吻:“没办法,我们又管不住他人的所思所想,只能尽力从积极层面考虑问题,免得惹祸上身。”
  孙见山想也是,神色缓和些许:“是这个理,要是一直留他在户部,日后多半还得闯出大祸。”
  苏源按捺着满腹好奇,没去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拱了拱手:“船舶司还有公务,下官便先行一步了。”
  孙见山点了点头:“去吧。”
  ......
  从户部出来,没走几步苏源又碰上礼部的楚侍郎。
  这位楚侍郎曾经做过工部代理左侍郎,苏源对他的印象很不错,遂停下脚步,远远见了一礼。
  楚大人也记得这位间接促成他升到正三品的远靖伯,直接停了下来:“苏大人这是去户部?”
  苏源轻嗯一声,简单说明了来意。
  又注意到楚侍郎身后捧着一众精美华贵器物的宫人,略微有些诧异:“楚大人你们这是?”
  楚侍郎无奈笑着,压低声音说:“尚书大人差我去怀王府收回越规制的器物。”
  苏源眸光微动,仔细看这些宫人手里捧着的器物,还真是只有亲王才有资格享用的。
  正要让楚大人先行,身后传来一阵哭饶声:“冤枉啊大人!下官什么都不知道,下官什么都没做过啊!”
  苏源和楚侍郎不约而同看过去,只见为首的是大理寺两位少卿,正由远及近走来。
  在他们身后,除官兵以外,还有两个官员,以及数十名宫人。
  被官兵押着的两位官员里,其中有一人瞧着极为眼熟。
  苏源定睛一瞧,可不正是连番挑战弘明帝底线的前御史大夫——胡大人。
  再看另一位,着浅绿色官服,登时让苏源联想到孙见山口中那位走歪门邪道的人。
  心底闪过万千思绪,苏源和楚侍郎又向他二人拱手见礼。
  “岳大人,袁大人。”
  对方还礼:“苏大人,楚大人。”
  大理寺办案,可比礼部紧迫得多。
  故而双方只简单说了两句,问候一番,两位少卿就带着人匆匆离开了。
  苏源站在宫道内侧,亲眼目睹官兵押着官员和宫人往南边去。
  靠近他这一侧,宫人手捧亲王规制的器物,垂目恭顺。
  二者狭路相逢,颇有几分树倒猢狲散的悲凉和讽刺意味。
  礼部,象征着赵洋的降爵失势。
  大理寺,则象征着宋婕妤死后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被羁押的官员犯了何罪暂且不知,那些宫人多半是在彻查后宫的过程中,被查出身份有异。
  两方人马擦身而过,此后再无交集。
  一如宋婕妤和赵洋这对母子。
  一死一傻,幽明永隔。
  苏源温声同楚侍郎道别,沿阴凉地原路返回。
  途径一处,听到有宫人窃窃私语。
  “陛下和皇后娘娘这回是下了决心要惩治这些人,咱们可得老实些,也都警惕着,莫要把自个儿的命填进去。”
  “都怪宋氏这毒妇,要不是她闹出这些幺蛾子,何至于人心惶惶。”
  “死得好,死得妙,像她这样蛇蝎心肠的妇人,一瓶鹤顶红便宜她了,就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这小内侍说到激动处,音调陡然抬高,吓了两旁的同伴一跳。
  “你小点声,万一引来了贵人,九条命都不够你死的!”
  “知道了桃花姐姐,我这不是太生气了么。”
  苏源无声勾了勾唇,悄无声息路过,并未惊动这几人。
  其实他们说得有几分道理。
  宋氏罪大恶极,便是死一万次,那些天薯也回不来了。
  幸好弘明帝识破她的阴谋,否则现在京城处于一片白幡之下。
  只希望事情能尽快落下帷幕,莫要再生出什么事端。
  苏源兀自想着,信步回到船舶司,着手安排明日相关事宜。
  翌日,苏源率领船舶司几位主要官员前往驿站。
  在靖朝人眼中,番商是位于“士农工商”最末的商贾,没有资格入宫觐见陛下。
  入乡随俗,所以船舶司将谈判地点定在驿馆。
  一行人行至驿馆,刚下马车,入目便是黑压压一片。
  定睛看去,驿馆门口立着数十位远道而来的番商。
  苏源一行人拱手见礼,对方还礼,并用各国语言和他们交流。
  “我来自云华部落,代我部落的酋长向靖朝陛下问好。”
  “在下代替女王陛下向靖朝陛下,以及诸位表达最诚挚的敬意,礼物已经备好,它们都是由女王陛下亲自挑选,希望靖朝陛下能够喜欢。”
  “源大人,我们又见面了!上次见面我还是个孩子,现在我已经是部落最强大的战士,酋长将部落的生意交给我,我就迫不及待来见源大人了!”
  “听说靖朝有源大人,我特意放下整个国家的生意,远渡重洋来到这里,希望能给源大人一个惊喜。”
  “......”
  番商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满面喜气洋洋,看苏源的眼里bulingbuling闪着光,热情洋溢。
  在场的船舶司官员里,除苏源外无一人出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