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作者:
养心殿      更新:2024-11-25 08:14      字数:1913
  薛夫人作为伯母,做主给他定亲,已经是极限了。
  他毕竟还有母亲健在,不能匆匆的在这边成亲,也不可能插在宝琴前面去。
  宝钗说了一些她知道的,“那年叔叔刚给宝琴定下梅翰林家的亲事,第二年就去世了,现在婶子又患上了痰症,也不知道能不能好了。”
  薛蝌是薛姨妈派人去接来的,觉得薛蟠自己撑不起家业,所以把这叔伯兄弟叫来,两人同心合力,把大房的家业撑起来。
  他们薛家人口众多,共有八房叔伯堂兄弟,唯有薛蝌和薛蟠的父亲是嫡出的嫡支,关系最近。
  薛蝌既然要进京,见到母亲病情也不见好转,就把宝琴带着了,想着早晚也要到京城去嫁人。
  而且他母亲也怕这病不知能拖到哪天,就撒手去了。到时候宝琴还要守三年的孝,那样的话就把女儿给耽误了。
  可是谁知道他们到京城来,梅家合家又都去了外任,要两年之后才回来。
  这样宝琴就比较尴尬了。
  本来女方应该矜持,等着那边来娶亲。只是薛家没大人了,而且情况特殊,比她大不了多少的哥哥才带着宝琴入京中来。
  薛家接连去世了两个主事之人,已经大不如前。
  与梅家的婚约,再等到两年之后,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变动。
  或是那个时候梅家觉得宝琴的家世不合适,不匹配。或者宝琴的母亲熬不住,在中间去世了,那又是要等三年的时间。
  王夫人这个干妈是贾母让认的,不过宝琴既然成了她的干女儿,也不能放着不管。
  趁着家中还有势力,王夫人在下个节日的之前,准备了一份节礼,让人送到梅家的任上去。
  等到他们问了这节礼的来历,自会知道薛家兄妹已经上京的事儿,而且住进荣国府。
  就算是想装傻,装不知道也不行了,到时候就看他们选择怎么办吧。
  是成亲还是悔婚,早点给个痛快话,也免得耽误人家好姑娘。
  王夫人打发去梅家的人刚走,甄家就来了两个女人送东西。
  一听说来的是甄家人,给太太送东西的,负责接待的探春先来给王夫人回话。
  王夫人一见她们带着几个箱子,说话也藏藏掖掖的,只说有东西先存在贾家太太这里。
  王夫人便知道甄家八成已经出事儿了,只不过她们来的快,或者事先听到府上要被抄家的风声,就立刻转移了财物。
  因为一直到现在,京中这边还没听到风声。
  至少贾家人还不知道。
  王夫人喝问她们,究竟这些东西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无缘无故的送了几口箱子来?
  那两个女人也只能说了实话。
  在一旁本来跟王夫人说话的王熙凤,还有侍立的探春都惊讶不已。
  在她们看来甄家是个百年旺族,能屹立不倒,比贾家还有气派,怎么说抄家就被抄家了?
  王熙凤看着那几口大箱子,不由得眯了眯眼睛,这么说这个时候送过来的,那定然是他们甄家最值钱的东西了。
  好想着藏起来,不被抄家的时候搜到。
  就算是王熙凤,对这几个大箱子的宝物也不由得有些垂涎。
  王夫人却让她们立刻把东西带走,贾家不会留。
  甄家的两个仆妇没想到王夫人这么干脆的拒绝,又一再劝说。甚至不惜说:如果日后甄家真的起不来,或者是事败了,这些金银财宝不就是贾家的了,哪有人往外推的,就求王夫人收下吧。
  别说是她们,王熙凤都跟想着一块央求让王夫人收下。
  伺候着的几个大丫鬟也频频的看向那几口箱子。
  王夫人却坚决不收,也不打算留她们吃饭住宿的了,直接就端茶送客。
  说只是看在两家老亲的份上,才没有直接报官拿办,让她们出了这个大门之后,最好直接把这些财物交到衙门去。
  甄家的两个女人看到王夫人翻脸,也不敢再留,立刻带上东西走了。
  这几个大箱子来的时候封得严严实实的,走的时候仍然是如此,府里上上下下不少双眼睛都看得真真切切。
  更何况,在议事厅王夫人他们的对话也不是秘密,也没有背着别人说。
  都知道这箱子转了一圈,根本没有打开。说是财宝,也没人知道里面究竟是什么。
  不过王夫人仍然让伺候的丫鬟仆妇们不要再议论此事,若给老太太听到了,再多心伤神。
  本来宫里的老太妃薨逝了,就让人心情够不好的了,现在若再知道甄家出事儿,贾母定然心情更加不好,所以丫鬟们也不敢多嘴。
  那两个女人带着大箱子走出贾家,王夫人并没有松一口气。
  按理说,如果想不被牵扯上,彻底拉开距离,她当时就应该扣住箱子和人,然后去派人找官差过来。
  可是,两家的老亲的关系,让她到底不能做得那么绝。
  好在甄家抄家的消息还没有传到京城,她就当是不知道了。
  总之这些东西可不能收,收了贾家就又多了一项窝藏抄家财物之罪。
  过了半天之后,王夫人派出去跟着甄家人的小斯回来说,甄家的人又赶着车去了理国公的府上,并且就没见再出来,应该是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