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少年侠气
作者:
弗里敦的小柏林 更新:2025-05-13 17:32 字数:3350
这次马球会,让蕙宁对温钧野有了几分改观。她原以为这位小三爷不过是个行事鲁莽、张扬跋扈、毫无城府的世家子,没想到他策马驰骋时那一抹英气、护人出头时的热血,竟也叫人刮目相看。
他虽不是她所熟悉的温文儒雅,却别有一股少年气,那种直来直去的真诚与不肯低头的倔强,如春雷破冰,击在心湖上,泛起一圈圈波纹。
温钧野自然算不得谦谦君子,行事张扬,言语中少有斟酌,可一身骨血里,却藏着一份不愿委屈自己的傲气,像极了她儿时看过的戏文——“侠骨藏风雨,少年亦江湖”。
他是块粗粝的顽石,也是团灼人的野火,更是倔强张扬的青松。
蕙宁想,自己不应该再带着偏见去看他。
于是某日下午,她提议与他一同去整理书房。
温钧野没想到她主动这般说,眼眸一亮,嘴角扬起个爽朗的弧度:“你坐着指挥我罢,这么大一个家你一直在操持,也该歇歇了。”
屋外阳光正好,南方立在廊下,同绛珠咬耳朵,笑得一脸调侃:“三爷也知道心疼媳妇儿了。”
这些话蕙宁和温钧野都没听见。
蕙宁原本也没真指望自己能帮上多少,只想着陪着他一道把那乱七八糟的书房理一理。坐了没一会儿,看着温钧野弯腰搬着几个大箱子来来回回,她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忍不住起身想搭把手。
温钧野放下箱子,笑着打开其中一个,示意她看:“你可搬不动。”
她探身望去,只见那箱子里并不是书卷,而是一堆兵器器械,错落迭放,分量不轻,冷光隐隐,气势逼人。
“都是些旧物,小时候练家子的玩意儿,还舍不得扔。”他说着,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他这书房,看着凌乱,其实也没多少东西。书架上的书三三两两地排着,却多半积了灰,翻看过的寥寥无几。唯有几本兵法陈卷或者医书,纸页边角略卷,显是被细细读过的。
忽然,蕙宁的目光落在书架与墙壁间的狭缝里,隐隐似有什么掩映其中。她蹲下身,纤手绕过去,小心翼翼地往外一拽,竟是一只鹰隼模样的风筝。
那风筝做工极细,一羽一翎都描绘得极尽精巧,双翅展开,仿佛随时可振空而起,扶摇而上。它不是市面上寻常的货色,而是匠人精工定制的模样,鹰眼锐利逼人,神态几可乱真。骨架也像是西域进贡的象牙片,糊的更是名贵的澄心堂纸。
温钧野一眼瞧见她手里的风筝,俊脸登时一红,他“咳”了一声,眉毛拧成个结,讪讪地挠了挠头发,嗓子里哑哑地道:“这个、这个……其实……其实是我买来……原想着给你送过去的。”
“给我?”蕙宁一怔。
温钧野一边避着她的视线,一边说着说着就变成了呢喃:“你……你还记得不?之前在庙里,你那风筝让我弄坏了。我……我想赔你一个来着……后来你和唐家姑娘一道来过府里,本想着把风筝给你,可你们走得快,也就……也就没赶上。”
他说着说着,也不知是因忙碌了小半晌,还是被心事牵绊了神思,竟微微红了脸颊,一抹绯意自耳畔晕开,蔓延至颧骨,像院子里头墙根下面那一丛丛迟开的状元红,攒了整季的香,临到深秋才肯露出些颜色。
蕙宁站在一旁,看得有些好笑,却也不点破,只觉得这般模样的温钧野,倒是少见,隐有几分少年的窘态。
目光落在那只大风筝上,眉梢轻动,心头一丝旧忆悄然浮现。提及风筝,她从前总会想起那只芍药花样的风筝,帛色温柔,花影翻飞。他陪她放风筝的时候,天也这样清,风也这样软,只是那时还是春日里了,而今早已经是深秋。
谢逢舟尚公主后,她怕睹物思人,便将那只风筝收了起来,大概早就被外祖父命人收进了阁楼深处,也许早落满了灰尘,也许早已褪色、残破,再难飞起。
如今眼前这只鹰隼风筝,却全然不同,身形健硕,线条凌厉,羽翼如刀,隐有裂空之势。它不似女子闺阁中的柔媚玩物,更像是属于旷野的风、峻岭的鹰。蕙宁凝神望了半晌,忽而笑了笑,心中一动,觉得它竟与温钧野极为相衬。
他就像是一只老鹰,在马球场上纵马飞驰,握杆如挥羽,连风都追不上。真像是腾空而起的鹰王,一击必中。
“眼下天冷了,”蕙宁语气轻快,“等明年开春,我们带上弟妹们一块儿去放风筝罢。”
“好啊,依你。”说话间,他走近那只风筝,那风筝许久未动,表面蒙了一层厚厚的灰。他翻来覆去看了几眼,认真打量,忽地弯腰吹了一口气,尘土倏地扬起,在晨光中如雾似霭,飘飘洒洒。
蕙宁猝不及防,被呛得直咳,满面灰尘,连睫毛都落了灰。她先是一愣,随即咯咯笑出声来,抬手遮了半张脸,又是嫌弃又是好笑。
温钧野也灰头土脸,不由得抬袖抹了抹鼻尖,自知理亏,干笑了两声。她瞧着他憨憨的样子,取出袖中绢帕,先细细替他拭了面,再低头把自己的脸擦干净。
温钧野看着她,目光一点点沉下去,像江水悄然退潮之后显露的深潭。
蕙宁被他看得心里一动,有些不自在,脸上的笑意也慢慢敛了去,只留下一抹羞涩。她不擅长应对这样的眼神,那里面有炽热,有沉静,也有她看不透的情意。
正巧这时,外头传来一声唤,说是赵夫人请他过去。
她如蒙大赦,忙顺势站起身,逃走了。
年末将至,寒气愈浓,檐下冰凌悄然垂挂,屋角处已有积雪未化,陈轻霄也终于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吴府。
消息一传来,蕙宁和温钧野一同前去看望。
两人尚未踏进门槛,便见一道高大俊朗的身影早已等候在门口。那人一见到蕙宁,眼中霎时亮了,快步迎上来,神情间掩不住久别重逢的喜悦。他一把握住她的手亲热而关切地说:“可算见到你了!我一路昼夜兼程,还是耽搁了几日。走到楚州时,正赶上大水封路,在那儿滞了快半个月,等能出发时,天都快塌了。”他说得眉飞色舞,又唏嘘一声:“真是可惜,连你的婚礼都没赶上。我原本还想着能送你出嫁的。不过礼是早早备下的,已经托人放你房里了。回头你记得去看看,若不喜欢,再打我一顿便是。”
蕙宁忍不住笑出声来。她打量着眼前的表哥,只见他眉目疏朗,肤色虽因风霜略显黝黑,却难掩英气,整个人比从前更显挺拔稳健。她眼中含笑,故意调侃道:“表哥这一回来,外公只怕又得头疼了。这些年他清静惯了,可别再让你闹得鸡飞狗跳。”
陈轻霄作势敲了她额头两下,笑骂道:“你倒是没长记性。”随后转头望向一旁站着的温钧野,面上神情收敛几分,拱手作礼:“这位便是表妹夫了罢。陈轻霄初次见面,还请多多指教。”
温钧野也回以一礼,神情间带着几分审慎。他原本对这位“表哥”心中略存几分防备——不知何时起,他便对蕙宁身边稍有亲近的男子格外敏感起来。
不过好在陈轻霄笑容坦荡,语气平稳,眼神干净,纵有少年意气,也并无别样情绪流露。再加上他与蕙宁言谈举止之间,分寸恰到好处,亲厚中带着礼让,俨然是兄妹之情,毫无半分旖旎。温钧野心头一松,暗暗舒了一口气。
几人寒暄片刻,便入了屋。茶吊子里头咕嘟咕嘟冒着热气,话已投机,吴祖卿也是几番唏嘘,嘴上说是嫌弃陈轻霄是个皮猴子,可实际上满是关怀,早早就准备好了陈轻霄最爱吃的果子和茶水。说到途中见闻,陈轻霄眉飞色舞,提及官道拥塞、洪水肆虐,一副“千难万险我自涉”的豪情气概。
温钧野听得入神,却忽然想起蕙宁曾说,陈轻霄自幼习武,拳脚颇为不俗。于是眼中一亮,笑着道:“听闻表兄武艺不凡,今日得遇,不若我们比试一场?”
此言一出,陈轻霄眼中立刻燃起了兴致,那股少年气几乎藏也藏不住。他放下茶盏,轻拍几下桌面,爽快应道:“正合我意!这几日坐车乘舟,骨头都生锈了!”
蕙宁一听,也笑了:“只比试,不许打出火气。”
两人走至院中,一摆手,一拉架势,已然准备开场。
起初只是试探性的拳脚交锋。陈轻霄出手如电,步伐灵巧,脚下生风,一招一式尽显练家子风范,逼得温钧野连连后退,数次几乎被逼到廊柱边角。
蕙宁站在一旁看得紧张,她是知道表哥的能耐的,心里头不免为温钧野暗暗揪着。
然而,温钧野却没有慌乱。他一边稳住身形,一边暗中观察陈轻霄的出招路径。几番回合之后,终于在对方稍显急促的一式拳锋中捕捉到了破绽。他眼中一亮,反手一招虚晃,顺势而上,身影翻转之间,竟逼得陈轻霄连连后退。
再几轮拆招,两人皆气喘微微,面色泛红,却谁也不肯退让。终是温钧野步步为营,将对手逼入墙角,趁着对方一个转身未稳,轻轻点到陈轻霄肩头。
“承让。”他一拱手,带着笑意,气息却仍未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