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节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5-05-27 14:33      字数:3424
  上茶的时候,吴江不动声色的将一张一千两的银票,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势,塞进了王朝庆的袖口。
  以前,梁九功和魏珠的行情,都是见面两千两。
  但是,时代已经不同了,以玉柱的身份,出手就赏千两白银,已经算是很看得起王朝庆了。
  王朝庆端起了茶盏,略饮了一口,看似很随意的说:“这茶沏得刚刚好,像是读书人所为?”
  玉柱的眼眸微微一闪,负责沏茶的肯定是下人了。
  跟着玉柱一起来的正经读书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周荃,一个就是钱映岚了。
  嗯哼,只要康熙不死,周荃的一大家子,毫无前途可言。
  而且,王朝庆也不可能知道周荃的事儿。
  嗯,必是钱映岚的事儿了。
  嘿嘿,钱映岚能有啥事啊?对了,她是被抢来的女人。
  这就对上了号,必是有人想借着钱映岚被抢的事,告了黑状吧?
  朝中的御史,都是老皇帝豢养的狗,暗示咬谁,才去咬谁,没谁敢乱咬玉柱。
  如此抽丝剥茧之下,王朝庆所作的暗示,答桉已经呼之欲出了。
  只有徐州李家的人,才可能名正言顺的拿钱映岚出来说事。
  “小王啊,上次,有人在戏园子,看见昌氏和黄氏在一起吃茶闲聊。”玉柱也是点到为止的提醒了一下王朝庆。
  昌氏,这个姓极为少见。
  在王朝庆的消息来源之中,仅有魏珠的妾室,才有个姓昌的。
  至于黄氏嘛,那就很简单了,死敌刘进忠的宠妾,就姓黄。
  两下一对,王朝庆马上意识到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刘进忠恐怕已经和魏珠同流合污了吧?
  都在核心权力圈里,在没有重大利益冲突的时候,不管是玉柱,还是王朝庆,彼此都需要对方的暗中透风。
  老皇帝的身边人,个个都高人一等。
  但是,只要失了圣宠,就意味着,性命要丢。
  这年头,宫里的太监们,斗争的激烈程度,比满洲权贵们还要白热化。
  鳌拜被擒之后,康熙也没杀他,只是一关到死罢了。
  然而,康熙身边的大太监,只要失了势,无一例外的都丢掉了性命。
  和平交权养老?别逗了,谁信这个,那才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呆瓜。
  结果,王朝庆临上马车之时,他的贴身随从小太监,主动凑到了吴江的身边,不动声色的塞了一张银票回来。
  等送走了王朝庆之后,玉柱迈步往回走,吴江快走两步,赶到玉柱的身侧,小声说:“禀爷,王太监的随从,还回来了九百两的银票。”
  玉柱点点头,若无其事的继续往回走。
  这人呐,格局如何,完全可以小处见大。
  若是王朝庆能成大气,真正的胸有沟壑,难道不该送回来两千两银子么?
  当然了,玉柱心里很清楚,凡是入了大太监之手银子,最少最少也要剥走一成。
  王朝庆的搞法,固然甚合宫里的规矩,气度方面却明显露了怯。
  一言以蔽之,王朝庆很通透,却并不是真正的大气之人!
  人情世故,真的是一门需要花心思去思考,去琢磨的大学问。
  听好了,只要土壤没变,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靠拢老板的办公室整治,永远都不过时。
  大事听康熙的,小事顶顶牛,一向是玉柱的侍君原则。
  康熙一直等着玉柱来下棋,然而,直到夕阳西下,路上凉爽许多了,玉柱才珊珊来迟。
  “混蛋,你好大的胆儿,竟敢让朕等了这么久?”康熙的心里窝着火,披头盖脸的就是一通痛斥。
  玉柱明明心里不怕,却装出很害怕的样子,跪到了地上,默默的承受着老皇帝宣泄出来的怒火。
  大约一刻钟后,等老皇帝骂完了,心里也舒坦多了,玉柱这才涎着脸说:“老爷子,我正在紧要的关头啊,怎么舍得不继续呢?”
  老皇帝微微一愣,紧接着,也明白了玉柱的意有所指。
  玉柱毕竟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嘛,软玉温香抱满怀之时,怎么可能忍得住呢?
  老皇帝终于找到了借口,狠狠的损了玉柱一番,心里也跟着舒坦多了。
  当晚,由于下棋过晚,行宫里已经下了千两,康熙索性让玉柱留宿于偏殿之中。
  王朝庆替老皇帝铺榻的时候,心里暗暗叫好,玉柱左绑老十,右抽鄂伦岱,风头出的太大了,让万岁爷狠狠的骂一通,其实也就没事儿了。
  若是,让万岁爷一直憋在心里头,发泄不出来郁气,那才是要坏事啊!
  王朝庆确实很有眼力,玉柱显然是故意给康熙找个骂的理由。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玉柱出尽了风头,又独掌了镶黄旗的侍卫大权。
  故意犯个小错,让老皇帝骂几句,又不掉半两肉,又不失半分权,还解除了猜疑的后患,何乐而不为?
  (ps:昨天的三更,兑现了。今天必定还有三更。我时间多的时候,拜托多砸月票鼓励我持续性的三更。免得没时间了,我只能看着月票流口水了。)
  第466章 不愧是老四
  客观的说,和老八他们斗争的过程中,玉柱的权势和地位,也跟着节节升高。
  但是,玉柱始终很清醒,老皇帝是个平衡术用到了极致的皇帝。
  只要,老八他们挨了锤,老皇帝审视的目光,就会投注到玉柱的身上。
  这个时候,若是玉柱以为,还可以百尺竿头更上层楼,那就是典型的呆瓜思维了。
  站队的原则大错,坚决不犯,小错误必须不断,这才是最正确的侍君之道。
  天气太热了,不当值的时候,玉柱就窝在热河上营的豪宅里,享受快乐的人生。
  当值的时候,玉柱就尽心竭力的确保老皇帝的安全。
  不管将来的状况如何,至少,目前的玉柱羽翼未丰,还非常需要老皇帝的宠信和扶持。
  正好,暮年的老皇帝,再也很难找得到,像玉柱这么忠诚听话,还很有能力,同时又拥有强大家族背景的重臣了。
  区区四千新军而已,就算是战士们再勇敢再擅战,人数实在是太少了,肯定无法左右整个朝局。
  袁宫保能够颠覆大清的江山,那是因为,他的手上掌握着六万北洋军。
  如今的玉柱,拥有旗人大贵族的保护色,显然比袁宫保这个纯粹的汉人,更有操纵朝局的优势。
  但是,要想控制华北数省,辐射全国,玉柱的手头至少需要三万新军。
  俗话说,实力不够,名分大义来凑。
  到了康熙驾崩之时,玉柱若是瞅准了时机,拥立了母族不行的皇帝,就可以借着保护新君的名义,光明正大的扩大新军了。
  只要给玉柱半年到一年的喘息时间,有几千名久训的骨干军官,迅速扩军到六万,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儿。
  电视剧里,老帅的一句台词,堪称经典:只要手里有家伙事,有地盘,就不愁没钱花。
  还有八年时间,足够玉柱鸭子划水,把现有的四千多名军官,练得更精。
  凡事不要慌,更不能急!
  完全并彻底掌握了新军的玉柱,若是扩军到了六万,绝对有能力颠覆鞑清。
  皇帝,兵强马壮者也!
  不服?来战啊!
  镶黄旗下,调走了两个一等侍卫,按照康熙透露出来意思,就从二等侍卫里边挑选。
  旗内共有六名一等侍卫,二十名二等侍卫,三百余名三等侍卫,还有若干蓝翎侍卫。
  这就意味着,一、二、三等侍卫,全部都要跟着联动。
  这么一来,独掌镶黄旗侍卫的玉柱,他的意见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玉柱心里有数,他的所谓独掌,只是沾了狠锤老八的光,鄂伦岱那个坑货迟早要回来。
  两个一等侍卫,给鄂伦岱留下一个名额,玉柱再提拔一个,这就很完美了。
  在官场之上,吃独食,显然是极大的忌讳。
  玉柱的志向,并不是控制侍卫们,而是怎样扩大新军。
  新军,才是玉柱的命根子。
  侍卫,名头好听,提拔很快,待遇甚高。
  然而,真的上阵作战了,一个营的侍卫,也不抵一个队的新军。
  玉柱巡视了防区之后,刚回到值房前,就见二等侍卫额图浑,哈着腰站在门前。
  嗯,聪明人来了呀,玉柱心里暗暗好笑,一到提拔之时,肯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二等侍卫额图浑,乃是富保的儿子,富保又是遏必隆的第五子。
  说来也巧,富保致仕之前,也是二等侍卫。
  不客气的说,在宫里这块很容易升官的地界上,富保以二等侍卫致仕,这就充分说明了,富保是个庸人。
  套句李合肥,李中堂的名言,连官都不会做了,还会做什么?
  说起来,玉柱和遏必隆的后代子孙,还真的是大有渊源。
  一等公阿灵阿的幺子,嗒尔当阿就是死在了玉柱的手上。
  不过,遏必隆的后代们,也精通多头下注的生存哲学。
  尽管阿灵阿支持老八,富保和额图浑却都没有站过队。
  嗯,没有站队老八,而且富保、额图浑和阿灵阿早就闹翻了,这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然而,仅仅是这样,肯定是不够的,额图浑还必须拿出应有的诚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