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
作者:
林漓 更新:2025-08-08 14:35 字数:2625
余清淮把菜单递给唐承睿:“先点菜。”
唐承睿接过,不置可否,很快就勾了几道菜,递回给她。
余清淮看了一眼,有点惊讶的抬头望向唐承睿——全是她喜欢吃的。
“希望你口味没变。”唐承睿口吻温和。
初中时候余清淮打的菜经常分他,偶尔月初,大家饭卡没有那么促膝见肘的时候,会凑一起买一些肉菜,他不挑,都是余清淮点,久而久之,余清淮爱吃什么,他都一清二楚。
余清淮向唐承睿比了个大拇指,夸他记性太好,就把菜单递给了服务员。
“我在一户有钱人家里做保姆”,余清淮脱口而出,她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任何要遮掩的意思,语气平平,像在陈述一件很普通的事。
唐承睿却怔住了,手还停在桌面边缘,本来要伸出去要拿茶杯,却被什么击中了神经。他眼底微动,显然是没料到,半天都没说出话来。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余清淮的境况是这样,他完全不敢相信。
“很意外吗?”余清淮轻笑了一下,“你知道我家情况,我外婆本来就不想我读书,出了那事,说什么也不供我念了。”
“再过了一年,我外婆去世了,我就去城里打工……然后,就一直做零零碎碎的活儿干到现在。”
唐承睿几乎没有犹豫,他不好问余清淮经济紧不紧张,只说他之前接了两个外包项目,赚了些钱,他可以都给她。
说完又觉得自己好像太积极了点,担心余清淮被他吓到,就补了一句,反正他在学校也用不了什么钱。
余清淮摆手说不用,她有存款,而且,她的雇主很大方。
宋珂每个月给她的钱几乎是她之前一年的收入。
“而且,也有好的事情”,她继续说,“我在准备四月份的自考,应该问题不大,然后……我还找到了方燕。”
余清淮说这话的时候,紧盯着唐承睿的表情,她想观察他对方燕的态度,或者,是否他现在过得很好,所以可能连方燕这个人都忘记了。
万幸,唐承睿的反应没让他失望。
他还没能从“余清淮在做保姆”的冲击里缓过劲来,又听见这句话——“方燕还在当班主任?”他声音明显拔高。
“不止,好像在教育部里,不知道是本来就在教育部,还是后来才升上去的。”
而此刻,在城市另一头,“倚兰亭”的包间里,也有叁人在吃饭。
这家餐厅藏在写字楼群的腹地,地上叁层,地下两层,正门常年不开,入口藏在写字楼后巷,门头是压光铜字,不仔细看都认不出来。电梯直达负一层,出了电梯就是专属车库,客人从车上下楼,连脸都不必露在门口监控里。
餐厅不接散客,也从不临时加桌。想订位必须有熟人介绍,预约电话不公开,前台只认名字。据说最早是市属某单位下属的接待点,后来悄悄改了业态,但用的人和规矩都没变。
若是有人从“倚兰亭”房顶往下扔块石头,砸中谁的概率都极大可能是一张上本地新闻的脸。
他们坐的是西角的一间小包间,四人位,一张圆桌,两盏吊灯压得很低,光线集中在桌心。
墙角摆着一只成对的白瓷大瓶,瓶口插着几枝冬青。
包间内很静,没有音乐,连服务员都是过了五十的女人,动作利落,说话压着音量。她们只在叁个时间点进来送菜或收碗,平时连脚步声都听不到。
桌上菜是方燕提前点好的,全是常规菜。
宋珂坐在方燕下首,斜对着周叔的位置。杯里是温着的龙井,他从头到尾不用说几句话,都是方燕在说。
他只用在该笑的时候笑,该点头的时候点头,而这种时机,他早就拿捏得很准了。
宋珂觉得自己像个被提线的木偶,说些从小就被训练出来的场面话,维持着恰到好处的笑容。
能把这一点做到炉火纯青的是他的父亲,他可以在不同的场合换上不同的面具。
比如在人前,他是慈父,在人后,他放佛就变成了一个陌生人。
他们一家人一向如此。有时候宋珂觉得,他父亲并不需要一个老婆,也不需要一个儿子,他只需要一个“家庭单位”——一个在特定场合中可以被看见的、完整的家庭样本,站成一幅“夫妻恩爱、母慈子孝”的图景就可以了。
从他记事起,家里几乎从未出现过叁个人同时坐在餐桌前吃饭的情形。
宋家从商,方家从政,门当户对,强强联合,按理应该是完美的婚姻,但实际上,只有他最清楚,父亲和母亲像两条错开的航班,落地后只做短暂停留,随即各奔东西。
他有时甚至佩服他们在人前的演技,真是演得太好了。
而他如今也在这套系统里熟练下来,在应酬里虚与委蛇、装模作样……全是从小耳濡目染学来的本能反应。
饭局过半,桌上话题还是些不疼不痒的,从最近身体怎么样,到老宋这次又是跟住建、城投一块儿弄的吧,动静不小,再到哪个小学最近换校长了……直到这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主动提出来一句:“我记得小宋成绩不错?”
方燕马上接过话:“这孩子还算自觉,国际部的联考刚结束,他年级第一。”
“那挺好,”周叔笑着点点头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盏盖轻轻一放,像是随口一说:“小宋上A大没问题的话,后面的事情你们就不用担心了,我来安排。”
方燕笑着顺势一带:“听见没,还不谢谢周叔叔?”
宋珂抬起眼,表情沉静有礼,他微微侧身,将面前的茶杯双手递过去,语气不疾不徐:“谢谢周叔,后面还得多请您指点。”
周叔接过来,没急着喝,只笑了笑,抬手拍了拍他胳膊:“小宋不错,知道礼数。”
宋珂垂着眼,脸上依旧挂着标准的笑容,他想着,周叔和他妈说了那么多句废话,到了这一段才真正进了正题,其它全是铺垫。
他从小就在这种饭局里,又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跑下去玩,也不能乱说话,就只能乖乖坐在位置上,听大人们在饭桌上打太极,他连转桌上的转盘都不允许转,只能安静地夹面前那一盘的菜,多吃几口就厌了。
小孩子实在无聊,又不能下桌,就只好在心里玩这种“找中心句”游戏。
谁先动筷,谁先举杯,谁说话时大家都静了,谁说话大家只笑不接。
他如今最擅长的,就是从那些表面话里听出真正的意图,像是在大人的一堆假话里打靶,找到那个靶心。
像今天这饭局,总共就那么几句话是靶心。点到为止,双方都没有再提更多的。
“我们这做家长的,能做的也不多了,就希望他别走偏。”
这一茬就彻底被揭过去了。
饭局还没结束,但大事已定,剩下都是聊些有的没的。
桌上开始聊起市里最近的新规划,宋珂听到这里就知道没有自己的事了,他低头喝了口茶,视线落在杯中轻旋的茶叶上,思绪飘远。
他的路怎么会走偏,他的路明明就是被铺好的,甚至铺好不止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