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作者:
繁星昭月 更新:2025-11-04 16:33 字数:3171
孩子们换上了干净整齐的新衣,虽然依旧是粗布,但脸色红润了许多,不再面黄肌瘦。
他们看到宗政珩煜和姜晚栀,虽然还是有些怯生生,但已经敢主动围上来,小声地叫着“殿下”,“小姐”。
老管事激动地迎出来,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不住地道谢:“托殿下和姜小姐的福!托殿下和姜小姐的福啊!这几日吃得饱,穿得暖,孩子们晚上睡觉都不怕漏风了!”
姜晚栀将她的“企划书”拿出来,与老管事和几位被特意请来的老农,巧手妇人细细分说。
她讲得认真,甚至亲自跑到后院比划哪里开辟菜园,哪里可以放置水车。
宗政珩煜并未参与这些细节讨论,他只是负手站在不远处,目光偶尔掠过那个在人群中认真讲解,时而蹲下身用树枝在地上画画写写的湖碧色身影。
阳光洒在她身上,为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她时而蹙眉思索,时而展颜一笑,整个人鲜活而明亮,与这破败院落的新生奇异地融合在一起。
有几个胆大的孩子凑到宗政珩煜身边,仰着小脸好奇地看着他。
他低头,目光扫过那些清澈却带着敬畏的眼睛。一个小男孩鼓起勇气,将手里捏了许久,有些化了的饴糖递向他,声音细若带着紧张:“殿下……吃糖……”
宗政珩煜身体微僵,他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
身后的晏成下意识地想上前,却被他一个极轻微的眼神制止。
他沉默地看着那只脏兮兮的小手和那块黏糊糊的糖,半晌,就在小男孩快要失望地缩回手时,他忽然伸出手,接过了那块糖。
他没有吃,只是拿在手里,然后对晏成微一颔首。
晏成立刻会意,从随身携带的荷包里掏出几块用干净油纸包着的精致点心,分给那几个孩子。
孩子们拿到从未见过的漂亮点心,欢呼一声,瞬间忘了糖的事,开心地跑开了。
宗政珩煜看着手中那块廉价的,已经不成形的饴糖,沉默了片刻,最终没有扔掉,而是将其递给晏成,淡淡道:“收好了。”
“是。”晏成恭敬接过,心中却波澜微起。殿下竟没有直接拂了那孩子的好意。这简直是破天荒头一遭。
忙碌的时间过得飞快。姜晚栀与众人初步敲定了开辟菜园、组织女红、试行识字卡片等几件最急迫也最易行的事宜,只觉得口干舌燥,却心情畅快。
日落西山,到了该告辞的时候。
孩子们和老人们再次簇拥到门口,依依不舍。几个小女孩甚至大胆地拉住了姜晚栀的裙角,仰着小脸问:“姜姐姐,你还会再来吗?”
姜晚栀的心软得一塌糊涂,蹲下身柔声道:“会的,姐姐还会来看你们,看你们种的菜,读的书,做的好看绣活,好不好?”
“好!”孩子们齐声回答,脸上洋溢着充满希望的笑容。
回程的马车上,姜晚栀依旧沉浸在一种混合着疲惫与兴奋的情绪中。
她忍不住絮絮叨叨地对宗政珩煜说着接下来的计划,哪里需要改进,哪里可能遇到困难,眼睛亮得惊人。
宗政珩煜大多时间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在她征询地看向他时,会简短地“嗯”一声。
即便如此,姜晚栀也已心满意足。她发现,只要不谈风花雪月,只论这些实务,这位殿下其实是个非常好的倾听者和决策者。
马车行至半路,姜晚栀说得有些累了,车厢内渐渐安静下来。她靠在车壁上,望着窗外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忽然轻声说:“殿下,谢谢你。”
宗政珩煜转眸看她。
“谢谢你愿意做这些,也谢谢你……愿意让我参与。”她转过头,看着他,目光真诚而清澈,“看到他们有了希望,我真的很高兴。”
宗政珩煜对上她那双不掺任何杂质,盈满纯粹善意的眼眸,心头似乎被极轻微地触动了一下。
他移开视线,看向窗外流转的灯火,声音低沉平稳:“本王并非善人,只是求问心无愧。”
“我知道。”姜晚栀微微一笑,语气却格外肯定,“但殿下做的,的的确确是善事。而且,是能真正改变他们命运的善事。”
宗政珩煜看着她那双炽热的眼睛,没有再说话。
车厢内再次陷入沉默,却流淌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平和而默契的氛围。
第31章 :涟漪微漾(4)
这日午后,她正坐在窗前,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笨拙地试图给慈安堂的一个小女孩绣个简单的小荷包,春桃笑着进来通报:
“小姐,门房又收到一份帖子,是昭王府送来的。”
姜晚栀拈着针的手一顿。
昭王?
她接过帖子,与珩王府那份素净到近乎冷淡的帖子不同,昭王府的帖子是淡淡的云纹笺,带着隐约的檀香,上面的字迹清雅飘逸,如行云流水。
内容也体贴周到得多,先是问候她日前在林府茶会是否尽兴,又提及近日得了一幅前朝古画,疑似大家真迹,但他于鉴赏一道所知有限,想起那日姜姑娘言谈不俗,故冒昧相邀。
若姜姑娘得闲,三日后于昭王府别院“听雪轩”举办一场小型赏画会,届时亦有几位精通此道的清客先生在座,可一同品鉴切磋云云。
言辞恳切,理由得体,既抬举了她,又不会让她因可能不懂画而感到压力,因为还有清客先生在场。甚至体贴地给了三日的缓冲期,而非立刻要求回复。
真是……挑不出一点毛病的周到。
姜晚栀捏着这份香气怡人,措辞优雅的帖子,再想想珩王府那言简意赅,甚至有点没头没脑的“点心尚可”和“可有兴趣一观”,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真是两个极端。
“小姐,您去吗?”春桃好奇地问,“昭王殿下真是体贴人呢,还特意找了由头,怕您觉得闷。”
秋菊也道:“是呀,赏画会听起来就风雅,比去西郊处理那些善事,要轻松多了。”
姜晚栀明白两个丫鬟的意思。和昭王殿下相处,无疑是轻松愉快的,如沐春风,不用担心说错话做错事,还能享受到被尊重,被呵护的感觉。
而和珩王殿下在一起,则像是在探索一片未知的,偶尔会刮风下雪的神秘领域,刺激,却也需要时刻绷紧神经。
她确实对赏画没什么研究,去了大概率也是旁听。但昭王殿下如此盛情相邀,理由又这般充分,直接拒绝似乎有些不近人情。
她想了想,道:“回帖给昭王府,就说多谢殿下盛情,届时若无事,定当前往叨扰。”她留了个活话,并未说死。
春桃应声去了。
姜晚栀重新拿起那个绣了一半的,针脚歪歪扭扭的小荷包,心思却有些飘远。
三日后。
姜晚栀斟酌了一番,选了一套略正式些的鹅黄色绣缠枝玉兰的襦裙,外面罩着白色云纹披风,发间簪了配套的玉兰花头面,既不会失礼,也不会过于隆重。
昭王府的别院“听雪轩”位于京城东南,环境清幽,景致宜人。
姜晚栀到的时候,轩内已有了几位客人,果然如帖子所说,多是些气质儒雅的中年文士,还有两位看起来颇为娴静的官家小姐,似乎都是精通书画之人。
昭王宗政昭然今日穿着一身雨过天青色的直裰,腰系玉带,更显得长身玉立,温润如玉。见姜晚栀到来,他亲自迎至轩外,笑容和煦如春风。
“姜姑娘肯赏光前来,本王这听雪轩真是蓬荜生辉。”他言语风趣,让人如沐春风。
“殿下过誉了,臣女对书画只是略知皮毛,今日是来聆听各位大家教诲的。”姜晚栀忙敛衽行礼,姿态恭谨。
“姑娘过谦了。快请入内。”昭王侧身引她入内,举止优雅得体。
轩内布置得极为雅致,壁上挂着几幅画作,中间长案上铺着那幅待鉴定的古画。众人见昭王亲自引了一位貌美小姐进来,皆投来好奇的目光。
昭王从容地向众人介绍姜晚栀,言辞间给足了她面子,却又不会让她感到压力。那几位文士和小姐也都很客气,气氛融洽。
赏画的过程,对姜晚栀来说,确实像是上了一堂高深的艺术鉴赏课。
她大多时候只是安静地听着,看那些文士们引经据典,争论画风、笔触、印章、裱褙,昭王偶尔会温和地插几句,提出一些见解,往往能切中要害,显出他并非真的所知有限。
期间,他还不忘照顾姜晚栀,见她听得认真却很少发言,便会适时地将话题引到她可能感兴趣的方面,比如画中的花卉,人物故事等,体贴地给她参与的机会,却又不会让她难堪。
侍女奉上香茗点心,皆是精致可口。昭王注意到姜晚栀多看了一眼那碟做成梅花形状的豌豆黄,便示意侍女将点心放到她近前。
“这是府里厨娘新试的样式,甜而不腻,姜姑娘尝尝可合口味?”
姜晚栀尝了一块,果然清甜细腻,点头赞道:“很好吃,殿下府上的点心师傅手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