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叔父 第39节
作者:
再枯荣 更新:2025-11-04 19:37 字数:5382
“你要是想留客,方才在里头为什么不留人家?”
“是老太太想留客。”她敛回眼,两只脚一抬一落地好玩,“老太太问我您与关幼君的关系。”
庾祺斜下眼,见她腮帮子有些鼓起来,两只眼睛是硬管着不朝他看。他轻描淡写笑道:“我与她能有什么关系。”
她漫不经心地点点头,“我知道啊,可老太太不清楚,她老人家很喜欢关大姑娘,还说,这样的人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她想试试您的意思,又不好问,只好我来问囖。”
“我能有什么意思?”他自旁边椅上坐下,理着衣摆,“你的事都叫人操心不完,她又操心我做什么?”
“要是关大姑娘中意您呢?”
他倦淡地笑着,“你哪只眼睛瞧出来的?”
“不然她为什么如此殷勤,您与她不过是因关展之案相识,说起来泛泛之交,她却到咱们家来,还送那么些贵重东西。”她有一种直觉,关幼君虽常与人来往应酬,可看着断不是那种好交朋友的人,关展的死早已告一段落,根本没必要再同庾祺来往。
他仍然不以为意,“咱们开着门做生意,就挡不住别人要来。你去回老太太,关家是富极之家,非寻常人家可高攀,咱们切不可有非分之想。”
九鲤在沉默中窥他,他半低着脸,手只管摘着衣裳上落的药渣,神色全无半点异样,眼神和平时一样清冷。她渐渐放心,抿起一线微笑来,朝旁边门上看。
门板上糊着高丽纸,透进一片光斜罩在地上,空气中弥散着药香,进进出出来抓药的人,街外也有些戚戚叽叽的动静,一切动与静都使人觉得光阴悠长而稳固。
倏然听见个熟悉的声音,还未进门先就笑着与丰桥打了声招呼,九鲤探头望去,原来是张达进到铺子里,穿着差官服色,朝碧纱橱这头一望,便笑呵呵向这头走来。
“张大哥,你是来抓药还是瞧病?”九鲤起身相迎。
张达摇头,和庾祺打了一拱,“我到附近街上公干,王大人命我顺便领个人来给先生瞧瞧,先生是不是昨日曾说起要寻个手脚干净懂礼数的妇人服侍小姐?可巧就有这么个人。”
说话往铺子外叫了个妇人进来,这妇人穿件蟹壳青长衫,月白百迭裙,头上包着块蓝色巾子,瘦条条的身段,十分识礼地垂着头,太阳光蒙在她光洁饱满的额上,两条月眉显得分外温柔。杜仲正在柜后抓药,掉过身一看见她,眼里便迸出一丝异样的光彩,伸着脖子直盯着她走到里间。
九鲤看她两回猛地想起来,这不就是上回在衙门里替她上药的郭嫂。她原本不大情愿要人服侍,此刻一见是熟人,又没抱怨了,反笑嘻嘻和人打招呼,“郭嫂,原来是你呀,怎么你衙门的差事不做了?”
郭嫂笑着向两人福身,“衙门虽好,可进进出出的多是男人,我一个寡妇到底有些不便宜。昨日听王大人说起您家想找个人服侍小姐,我就央张捕头替我和王大人说了,想来试试。”
庾
祺因问:“你叫什么?会做些什么活计?”
“我姓郭,叫绣芝,家常活计都会。”
“认得字么?”
“认得不多。”
认得字倒难得,庾祺自头至足打量她一遍,见她穿得虽旧,却难得干净,有的地方料子都洗薄洗透了也不见一块污斑,可见她还勤快。
“你多大年纪,家住何处,家中还有何人?”
绣芝道:“我今年整好三十,家住春山巷,家中只有婆母和小儿,都只能靠着我吃饭,所以听说先生愿开三两银子的月钱,我就来了。先生只管放心,我从前虽没在人家长日当过差,可也走跳过,大户人家当差的规矩我都懂些,手脚勤嘴巴严这是头一件要紧,还要时时能劝着主子。”
九鲤笑着拉过绣芝在旁边椅上坐下,张达走来庾祺身旁帮腔,“要说郭嫂这人,干净勤快还是其次,要紧是懂规矩,在衙门当差这几个月,不该打听的事她从来不问。”
庾祺睐见九鲤与绣芝在旁叽叽哝哝地说着话,因想她们既然认得,日后更好相与,于是便对绣芝道:“原是想找个人服侍小姐,可我们家这位小姐倒自强得很,用不着人时时在旁端茶递水,所以你只需费心教她些规矩。另外,我家还有位少爷,和她一般年纪,他也不要人如何服侍,只是少不得替他做些缝补浆洗之事。我知道经管两个人不免麻烦些,月钱我给你开到四两,不知你意下如何?”
绣芝忙起来福身,“多谢庾先生肯容留!”
“那好,你回去收拾好细软,明日到家来。鱼儿,你带她到后头去给老太太瞧瞧,而后送她出去。”
九鲤先领绣芝进了后院,不多一时又领她出来,送出门去。
门上转身,看见杜仲在柜后直朝她招手,她见庾祺还在里间与张达说话,便拖拖拉拉走过去,眼珠子懒得理会地朝上翻着,“做什么?”
“那郭嫂是来瞧病的?”
“你猜。”
杜仲暗暗咬牙,歪斜了身子撑在柜上,“你爱说不说!我才懒得跟你费工夫。”
“你急什么?前头师父不是说要找个人服侍我嚜,张大哥带她来看看。”
“她衙门那头的差事呢?”
九鲤笑道:“她在衙门做事,一月不过一两银子,到咱们家来一月是四两,你说拣哪头?”
他笑起来,目光荧荧,“那师父留下她了么?”
“叫她明日来上工,老太太也是这个意思。”九鲤睐他一眼,见他笑得窃窃的,登生疑惑,“你这样高兴做什么?噢,你想着往后就有人替你浆洗衣裳收拾屋子了?”
他立刻敛了笑,“去去去!还不快进来帮忙抓药?”
此刻已近晚饭,来抓药的人仍是络绎不绝,全赖庾祺在荔园挣下的名声,好些治愈的病人出来一力替他宣扬,经过一段,他怪手神医的名号已满城皆知,更兼药价公道,自然生意好。
张达伸头望着,连道恭喜,“昨日才开张,今日生意就这般红火,先生日后少不得是要大富大贵的。”
“借你吉言。”庾祺睇他一眼,端起茶碗慢呷一口,“早上我路过荔园,见那园子在装潢,怎么,总算是脱手了?不知到底花落谁家?”
张达凝眉一想,“好像就是那个外地商人楚逢春。”
庾祺记得,正是此人惹出的林默被杀一案,他搁下茶碗,“我听说他是蜀地人氏?他此刻还在南京?”
“不清楚。”张达笑着摇头,“先生有事要找他?我可以替先生打听打听。”
“不必了,我只不过随口一问。”庾祺将眼落在他身上,见他坐在那里暂无告辞之意,便提醒,“你不说有公务在身?”
张达还不自觉,笑着摆摆手,“嗨,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只因下月是陈国舅的生日,王大人想找个可靠的人押送生辰纲,我想到前两年有位被贬斥回乡百户长,是我的旧识,就来托他,业已和他说定了。”
-----------------------
作者有话说:感谢阅读。
第41章 螺钿香(〇四)
此陈国舅乃当朝陈贵妃的同胞长兄,陈贵妃还有位二哥,兄弟并称“二陈”,两人现居京城,高官厚禄,还不足惜,仍在各府地结党营私,拉拢官员豪绅。
显然这王大人就是其门下之人,遇到这样的日子,王大人岂有个不孝敬的?想来这份生辰纲是连城之价,否则也不会请一位身经百战的官军押送。
庾祺从不置喙官场宿弊,所以一笑了之,只问:“两位国舅位高权重,赶上大陈国舅今夏生日,王大人送贺礼是理所应当,怎么你们齐大人不送么?”
“齐大人预备了一幅古人名画真迹,东西小,倒不用人押送,打发家下人跑一趟京城也就是了。”
“王大人送礼送得如此豪爽阔绰,齐大人就只送一幅画,不怕国舅爷多心?”
“嗨,原本齐家就失了势,送礼不过是因从前齐老太爷与陈国舅同朝为官的旧谊,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就罢了。再则说,齐大人为人正直,若想靠趋炎附势升官,齐家在京城那么些旧交,早就该谋条门路走了。何况皇上还记着齐老太爷当年谏言之事,心里始终有个疙瘩,谁想帮都帮不了,何苦费那份冤枉钱。”张达说完,像是想到什么,另有深意地呵呵笑起来。
庾祺因问:“看你那样子,好像近来有喜事?”
“不是我有喜事。我好歹与先生共事一场,尽管先生不肯屈尊拿我当朋友,可我心里着实是钦佩先生的才干。是先生家有喜事,我这是替先生高兴。”
“我家有喜事?我怎么不知道,你说来听听。”
张达换到旁边椅上来坐,“今日齐大人向王大人告了三日假,其故是说家中要请要紧的客人,所以需得在家忙两日。我听齐府下人说,要请的客人正是先生一家,如此郑重,我看是齐家两位太太是瞧中咱们鱼儿姑娘了,这难道不值得高兴?”
庾祺稍默一瞬,轻声冷笑,“齐家瞧中鱼儿有什么可高兴的?我庾家瞧不瞧得上齐叙白还是两说。”
虽然他一向居高清傲,也有些家底,可论门第,到底还是齐府的门槛高过许多,真不知他还有哪里瞧不上叙白的。张达心头嘀咕,睐他两眼,没敢瞎打听。
庾祺已满心不耐烦,起身下逐客令,“你公务缠身,我就不耽误你的要紧事了,不送。”
张达只得讪讪跟着出来,在柜前打了声招呼便辞到街上去。九鲤因见庾祺脸上有些冷冷的,正想问他在里间同张达说了些什么,刚巧雨青来叫吃饭,将她打断。
次日一早绣芝携带细软来上工,雨青将她安置在前院东厢房内,隔壁是他们两口子的卧房,对过西厢也是两间屋子,一间做了装药的库房,另一间听说也招了个在药铺帮忙的伙计,过两日才搬来上工。
雨青一面领着她看各间屋子,一面甩着绣帕说:“嗨,其实我们家是最轻省的,老太太和老爷的屋子不要你管,你只管收拾鱼儿和仲儿的屋子,他们两个都是打小散漫惯了的,不像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许多事情都是自己动手,并不会事事麻烦你。只是老爷的意思是想要个人看着鱼儿,那丫头在乡下野惯了,所以你得常劝着她,免得她在外惹祸。再有,你得空的时候,帮我厨房里忙活忙活就完了,事情虽杂,却不累人,我也是个极好说话的人。”
绣芝只看那间分给她住的屋子也看得出来,庾家并不怎样分尊卑,除庾祺之外,无论上下大家都是有说有笑,才刚吃午饭还是在一桌上吃的,老太太也是个极好说话的人。
她暗松一口气,答应着随雨青走到九鲤房中来,说了几句雨青便自去厨房忙,留她下来替九鲤收拾屋子。
九鲤怕她对屋里的陈设不熟
,拉着她一一瞧过,最后转到妆台前,“那些桌子上摆的瓶瓶罐罐多半不值钱,不过摆着好看,要是不小心跌了碎了你也不要怕,我不会叫你赔的。喏,我屋里最值钱的就在这里了,是些首饰什么的,我不爱戴,就都放在这里,你没事的时候替我搽搽灰就行了。”
绣芝还没看见妆奁内的首饰头面,只看见旁边一只螺钿漆面小匣就惊叹,“这匣子真好看,是扬州点螺吧?”
九鲤将匣子拿给她细瞧,“我只晓得是螺钿,不知是扬州的,嫂子认得?”
“从前在人家走跳接些散活做,也见过这样精细的物件,只有扬州点螺才会这样色彩绚丽,选用的螺多是夜光的。”她捧在手里端详,“不过这样的小匣子,再精细也没有做成家具值钱,用处不大。”
倏然耳边闪过一声,像有个女人一笑而过,又像是猫尖利的叫声。绣芝猛然回头,身后却不见人,只是风卷着罩屏两边挂的青色帘子,又噗哒噗哒重重打在罩屏上。
想是暴雨将至,门窗来回扇动,屋子里黯黯的一片,一时狂风大作,似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光景,将案上的纸张掀得遍地,九鲤忙去拾拣,用镇纸压住,拉上了案前的窗,走回来看见绣芝面带异色,也跟着朝虚空中瞥着,“嫂子是不是看见什么了?”
绣芝渐渐回过神,“什么?”
“我也看见过。”
“看见什么?”
九鲤防备地抬起眼珠子,将屋子环顾一圈后,拉着她在床上坐,“我告诉你,我曾在镜子里看见过一个陌生女人,一回头她就不见了,我还当是我眼花呢,你是不是也看见了?”
绣芝登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忙将两条胳膊相互搓着,“我方才什么也没瞧见,只是恍惚好像听见有人在我背后笑了一声,许是风。”
九鲤想着点点头,“也是,我是不信鬼神的,上回也说荔园闹鬼,最后水落石出,还不都是人做的。”
话虽如此,可她仍记得镜中窥见的情景,分明是有个女人站在罩屏那角落里,穿着黑袄黑裙,脸色灰中带青,像人死后的颜色。所以她又是将信将疑,一双眼睛仍居着在四下乱看。
“这屋子我也没久住过,就是刚到南京来时住过十来天,后来就到荔园去住了。嫂子,你说这屋里会不会不干净啊?”
绣芝忙跳起来,“哎唷你可别吓我了,我这人胆子小。我先搽一搽,替你四处看看。”
屋子仔仔细细扫洗过一遍,并未见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连只死老鼠也不见,二人只得罢休,权当是看错了听错了,绣芝又转去隔壁杜仲屋内打扫。
外头暴雨滂沱,铺子里早没了客人,连街上也是一个人影不见,因此今日早早就上了板,吃过晚饭天不见一点亮,便各自回房歇下。
九鲤换了衣裳却睡不着,雨落在瓦片总觉得吵,只得掌着灯窝在床上看书,看什么不好,偏是本志怪故事。读到那书生下榻野店,夜间突下大雨,给雷声一轰,书生由铺上惊坐而起,漆黑中仿佛见从房梁上坠下来一个影子,长长地吊着,竟是个吊死鬼!
可巧窗户啪嗒一声被风刮开,蜡烛灭了,九鲤吓一跳,忙丢开书坐起来,突然一道电光劈来,白晃晃地照见那罩屏角落里站着个女人!
吓得她连喊也未能喊出声,见对过东厢窗户上亮着光,便连滚带爬地下了床,一径看门朝那头狂奔。
幸而庾祺没闩门,她猛地推门而入,直奔他那床上跑去,掀开被子一股脑往里钻。庾祺正在那头隔间里看账本,这一连串响动惊得他蹭地站起身,立在书案后一想,谁知她是不是又玩心大起,大晚上的捉弄人?
他款款踅出书房,先阖上外间的门,又朝这头罩屏里走,“又想着作什么乐子?”
九鲤坐在床上不搭腔,整个人罩在被子里瑟瑟发抖。庾祺顺着地上一看,一路从门上过来一排水脚印,像没穿鞋。
他忙攒眉坐到床上去,“怎么了?”
她从被子里伸出只手,向着对过窗户颤颤地一指,“有有有有,有鬼!”
庾祺听她嗓子眼里也在颤抖,不像是玩笑,便走去推开榻上的窗,望到对面她那间屋里去,只隐约见两扇窗户敞开着,里头漆黑一片,什么看不清。
“哪里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