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叔父 第81节
作者:
再枯荣 更新:2025-11-04 19:37 字数:5839
“到六合县挂单去了啊,这有什么可一遍二遍问的?”
看来静月也不知实情,九鲤转转眼珠子,又问:“那你们妙华师姐与了意慈莲慧心三人可有没有生过什么口角争端?”
“你们是怀疑妙华师姐?”静月自顾自摇头,“不会,妙华师姐虽清高些,不大爱和我们新来的说话,可她与几位师姐间却是十分亲厚。”
可妙华离了租赁的房子,却不回青莲寺来,又是为什么?难道是受不了净真等人的摆布,趁机与那个年轻男人私逃了?可她能逃去哪里?那男人到底是谁?
“你可千万要仔细想想,这寺里可有没有一个二十来岁清俊斯文的男人常来上香?或是在你们寺里暂住过的,与你几位师姐或许都有些私交。”
“二十来岁的男人多的是,常来的也有,你问的是谁?”静月想她这话问得蹊跷,想是他们觉得凶手是个二十来岁的男人,便也仔细想一阵,“我来寺里修行不过两个月,这期间见到的都是些寻常的香客,几位师姐不过按规矩招呼款待,并没看见有什么私交,若说近日在寺里住过的,就是前几日你们问起过的那位卫公子。”
卫霄早就回京去了,这是核查过的,不会是他。九鲤只得又催着她,一面比划着,“你再仔细想想,个头大概比齐大人矮半个头,身材清瘦,大概常穿着颜色素淡的衣袍。”
静月缓缓摇头的工夫,听见最末一句,脑袋里倒忽然闪过一个人影,可要说起这话来,却又不能肯定,因此只管沉默着出神。
九鲤歪着眼窥她神色异样,只管追问:“你是不是想起什么来了?”
静月又默一会,才道:“我也说不清,我只记得我来的头一个月,有天夜里我因为做梦梦见家里醒来,就起来到院子里散闷,黑漆漆的我好像看见个穿白袍子的男人从廊下一晃就不见了,个头身量和你说的差不多。我当时还当寺里遭了贼,忙去回了师父,师父叫我们打着灯笼把寺里找过一遍,却什么人也没找到,问门房里值夜的人,也说没听见什么动静,她们都说是我睡迷看错了,后来我也只当是我看花了眼。”
“那天夜里你们寺里可曾有客留宿?”
“没有。”静月十分笃定地摇头。
正说着,听见老太太回来,静月便先辞了出去。老太太一进来就急着关上门,说净真那几个尼姑果然和她说了些“煞星”之论,撺掇她把九鲤留在寺中修行。
九鲤掩着嘴一笑,“那您怎么回的?”
“我又不能说不信,也不好轻信,怕她们起疑啊。那住持就说眼下我儿子死了,又是在寺里死的,只怕他的魂还在寺中逗留,少不得要在菩萨跟前写个灵牌,派个亲人在这里替他守灵超度,我就趁势说把你留下几日。”
“她们又如何说?”
老太太愤愤地把嘴一坡,“她们自然巴不得!丫头,我下晌就去了,就怕你一个人在这里有什么危险。你叔父也是,撇下你他也放心!”
九鲤只得再三劝解,老太太心里仍是惴惴的,只得暗将叙白张达叫到房里来托付了一番,大家一齐吃过午饭,适才雇了辆马车归家。
这厢九鲤送了老太太登舆,远远瞧见叙白张达领着几个衙役正在荷塘那头不知在翻找什么,她便走过去问:“可找着什么有用的了?”
叙白直起腰来指给她看,“你瞧这一道车辙,像是独轮车的印子,我想凶手必是半夜从这里移尸过来的,不可能大白天的拖着尸体满大街走动。荷塘里是这接天的莲叶,所以早上即便有人路过,也没发现,午晌尸体飘到那头,才给赶来寺中值守的衙役看见的。”
九鲤顺着车辙拨开那
片半黄的芦苇,才发现竟掩着条小径,顺着这条小径望去,也是些稻田,“这路是通向何处?”
叙白向田间眺目,“从田间穿插出去,可至官道,连着咱们往青莲寺过来的那条大街。”
九鲤不由得想到妙华,蹙起眉,“看来凶手对青莲寺的地形很熟,咱们在这荷塘边逛了好几回也没发现这条小路。”
张达走来道:“我看就是那妙华和她那奸.夫了,兴许动手的是那奸.夫,妙华即便没参与行凶,也必定知情,这会大概是畏罪潜逃了。”
叙白点点头,“派去大觉寺的人回来说,慧心根本没到过大觉寺。”
九鲤亦道:“她那天可能先去妙华的住处探望妙华来着,从她那日和我说话的口气看,青莲寺的龌龊事她是知情的,所以妙华离寺坠胎她多半也知道,趁着去大觉寺的工夫,她先去了妙华的住处——”
话音未完,张达便将话接了过去,“接着就被妙华和她的奸.夫所害。”
可有一件事九鲤怎么也想不明白,既然已经将人淹死了,这完全符合凶手以往“以水浸尸”的作案手法,又何必非要将尸体移回青莲寺门前的池塘里?
她埋头苦思一阵,偏生今日太阳大,反被毒日晒得有些发昏。叙白忙劝她先回房午睡,横竖一时也没有别的头绪,只得先派人到前头大街上去打听,看前夜可曾有人见过什么行迹可疑的人从门前经过。
九鲤答应着回房来睡,不知几时迷迷糊糊睁开眼,斜望罩屏外那八仙桌旁有个男人坐着,她定神看去,那岑寂的背影简直熟得化灰也认得!
她也不觉意外,起身走来,“叔父,您又来做什么?就不怕给那班尼姑看见?”
听见屋顶上竹枝沙沙作响,她仰头朝梁上一望,屋顶上那几片琉璃瓦果然被揭开了,猜他必是从后面那片竹林里借着竹高之势翻到屋顶上跳下来的,便笑了笑,“您都多少年没翻过高墙了,怎么这份技艺还没生疏?”
庾祺扭过头来,审视她须臾,微微一笑,“原来小时候的事情你都记得。”
九鲤歪着脸走到他面前,带着微笑,一副得意的神气,“记得一些不记得一些的,不过忘不了您那时候从屋顶跳下来的样子,像天降神兵,威风得很!”
-----------------------
作者有话说:感谢阅读。
第82章 庵中仙(廿五)
庾祺含笑比了个噤声的手势,九鲤忙收声,一听外面,那陈嘉也像才刚午睡起来,正朝小尼姑要茶吃。陈三奶奶那屋里还是没甚动静,自从昨日九鲤回到寺里来,总没见她,她那间客房老是关着门。
九鲤一面坐下,一面悄声道:“按顾夫人的话说,自从您出事以来,她就像受了惊吓,索性闭门不出了,连吃饭也是叫小尼姑端到房中来吃。我看她是做些心虚,给您茶中投毒的人多半就是她。”
“眼下这倒不是最要紧的。”庾祺放下茶盅,仰头一看那天窗,站道桌上去,向上一跃,手攀住横梁,身子一荡便翻上梁去,又将那几块琉璃瓦盖上了,旋即轻巧落到地上来,闲适地拍拍手,复坐回来,“净真等人可有什么动作没有?”
她忙摸帕子给他,两条胳膊搭在桌上,歪着脸,“她们午间才哄走老太太,没那么快能想出收服我的法子吧?难道我看起来轻易就能受人摆布么?”
庾祺轻轻一笑,站起身来慢慢踱步,“你再烈性,也终归是个女人,她们自己也是女人,在世上活的年头又多,很清楚女人的难处,尤其是个年轻孤女,自然很知道该怎么对付这样的女人。”
九鲤了然,所以即便有叙白张达在这里守着,他仍然不放心,要亲自过来守着。
这倒很好,眼下这种情形,他不能给别人看到,只能和她待在这间屋子里,也不知要待几天,反正他再不能躲开,她托住半边脸抿着唇笑。
庾祺掉转身来,见她笑着出神,猜到她此时此刻的心思。他是打着“保护”她的名义而来,又是不得已才要和她共处一室,自己终于摘开了一份“不应该”的压力,心底里难得对她的“痴心”感到轻松愉悦。
忽然听见敲门声,九鲤忙敛了心猿意马,和庾祺相视一眼。他立刻将架子床移出来方寸,藏到墙缝中去,她则忙着把他吃剩的半盅茶倒在花盆里,将空盅叩在茶盘上,理着衣裙走去开门。
没承想门前站的是幼君,九鲤怔忪片刻,忙见礼,“姨娘,你今日怎么来了?”
原来顾夫人昨夜间托了个衙役去给幼君捎话,说青莲寺命案频发,住不得了,请幼君派车来接。幼君得知庾祺给人投毒害死的消息本来惊心骇神,连夜套了马车到庾家去,到门前一看,庾家却是风平浪静,连声哭也不闻,心下一合计,八成是消息有出入,不好冒然进去打听,又默然坐车归家去了。
今日早起,特地到衙门去问彦大人,见彦大人支支吾吾满面踟蹰,便猜到此间有诈,这厢到青莲寺来一问顾夫人近日之事,前后一想,愈发相信这是个圈套,看来青莲寺的龌龊勾当到底是给庾祺察觉出来了。
倒反过头告诉顾夫人,“我看这事不简单,夫人什么也别问,什么也别说,只管收拾好东西跟我走,离开这是非之地要紧。”
顾夫人也是这意思,忙去把门阖上,“只是我却有些不好意思,想庾先生此前替我孩儿费心诊治,眼下我搬走了,把九鲤姑娘一个人留在这寺里——这青莲寺可不简单呐。偏他们家老太太午晌也走了,这年纪大的人就是不顶事,经不住人家诓骗。”
“那是他们庾家的事。”幼君心下了然,不以为意地笑着,“这些事情本不与您相关,您不过是个香客,一不好事,二又不当责,这里还有不少官差守着呢,您只管安心搬到我家里去,等顾老爷从济南办完事过来接您。”
一番话说得顾夫人心中虽仍有不解之处,却也活了几分,心道庾祺之死必有隐情,自己可别迷迷糊糊地在这里说错了话,反碍了人家的事,因此忙吩咐丫头收捡行礼。
幼君起身说要到九鲤房中来看看,当下打量九鲤虽是一身素服,眼圈也是红红的,却没几分悲恸情绪,她便含笑跨门进来,一句不问庾祺事,只道:“这青莲寺出了这么些事,是再难住得安稳的了,所以我今日来接顾夫人到我家去住。”
虽不问庾祺,却像在房里嗅到丝庾祺的气息,她满屋里扫过一眼,又没见人,只好回头问:“杜仲没来?”
九鲤阖上门来,有种被人看穿的尴尬,“他在家料理叔父的后事。”
幼君浅浅一笑,“可要节哀。”
哪有笑着劝人节哀的?九鲤寻思八成她心里是明白事的,原本将青莲寺画地为牢,只瞒着这“牢”中之人,她日日在外头跑,又是个极聪明的女人,稍一想就能明辨真假,怪不得半点不为庾祺伤感。
“姨娘将顾夫人接走也好,这寺里此时乱糟糟的,也不是礼佛的地方。”
幼君把手搭在她肩上,朝北边睇一眼,“我知道陈国舅家的公子也在这里,此人一向仗着家里的权势目无王法,你们一个屋檐下住着,不免打交道,千万小心。”
九鲤心下奇怪,“姨娘也认识他?”
“不认识,不过有所耳闻。”幼君笑笑,“我走了,等这里的事情了结,我再到你家去拜见老太太。”
说着顾夫人那头收拾好了,也来辞了一番,九鲤送至廊下,便回屋掩上房门,走去床后说:“我看关姨娘的意思,好像已猜到咱们在这里作假,她不会出去乱说吧?”
庾祺从床后走出来,笑着摇头,“不会,关幼君不是多事的人,况且此事不与她利益相关。我看她早就知道青莲寺的勾当,也知道青莲寺背后有陈嘉这么个靠山,所以先前才言语晦涩。如今她见咱们也知道了,便提醒一句,好卖咱们一个顺水人情。”
“她怎么会知道青莲寺的事?”
“没什么奇怪的,她常与那些做大生意的老爷应酬,这种事在他们那起人之间一定有些传言。”
九鲤撇着嘴,“那她怎么早不和咱们说,害咱们费心去想。”
“她应该也听说这是陈家兄弟经营的买卖,主动和咱们说了,岂不得罪了陈家兄弟?又于她没什么好处,这种得不偿失的事她自然不会做。”
“虽然于她没什么好处,可看见有不平事还装没看见,这人的心也太冷漠了。”九鲤说完,想起关展,也不觉稀罕了,便摇头自笑。
庾祺走到桌前来,见她有些闷闷不乐,随口开解道:“你总不能要别人都和你一样急公好义。”
九鲤斜上笑眼,“您不说我是好管闲事了
?”
他笑着沉默,睇着她看了一会,“你娘也是你这样,不过她行事比你稳重,到底她是常在宫中行走的人。”
九鲤趴在桌上笑嘻嘻望着他,“您还说没喜欢过我娘,瞧您,说起来好像对她的脾气了如指掌。”
他的神情陡然严肃起来,轻呵一声,“少胡说!”
她暗暗好笑,默默嘟囔,真是个连玩笑也开不起的老迂板!
庾祺瞥她一眼,见她脸上浮着不屑的神情,正要替自己辩白两句,谁知她忙把耳朵捂起来,下巴墩在桌上,“又来了,不过是说句顽话而已,少和我说道理。”
他无奈一笑,抚着她睡乱的头发,“那好,不说道理,说正事,慧心的案子查到什么线索没有?”
九鲤便将静月的话与池塘那头发现的车印细说给听,继而道:“静月说的这个男人与狮子桥那老太太说的穿着身形都差不多,我看就是一同个人,这个男人呢又曾去狮子桥找过妙华,所以我和叙白还有张大哥都觉得妙华与这几桩案子脱不了关系。不过我问过静月,她说妙华此人虽有些清高,不大理底下那些小尼姑,可一向与了意慈莲慧心几个的关系很好,没结什么怨,那您说她为什么要指使那个男人杀死几个要好的师姐妹呢?”
“其他的都只是猜想,先要查明的是那车印子,你说那条小路你先前从没发现过?”
“对啊,我前几日老在那荷塘边上逛也没瞅见,被芦苇掩住了,可见凶手对青莲寺周围的地形都很熟。”
“不错,这点从了意一案上也能看出来。”庾祺沉吟一阵,轻声呢喃,“静月说曾在夜里看见过一个男人,一晃就不见了——”
九鲤连连点头,“对,可见他对青莲寺中也十分熟悉,大夜里的他却能熟门熟路地藏身,寺里的尼姑点灯执火搜了大半晌也没找到他。”
他扣拢额心,“我今日想潜入青莲寺,特地在周围看了看,并无可潜之处,院墙筑得很高,也无可攀爬的地方,若此人身怀武艺,像我一样从后头的竹林借势而来,跑的时候可没那么容易,必会弄出动静来,不会发现不了他的行迹。”
“可不是?我听了也觉得奇怪,且那天夜里,净真命人把寺里的殿室屋子都仔细搜查过,确定没发现什么生人才敢命众人睡觉的,那个人就像鬼似的,凭空就消失了,大家连个影子也找不到,这才说是静月看花了眼。”
正说着,听见敲门声,叙白在门外问:“鱼儿,你可睡醒了?”
庾祺本不必躲藏,可一想,正该趁此刻听听他私下里都和九鲤说些什么,因而仍藏到架子床后头去。
九鲤走去开了门,迎了叙白进来,又阖上门,“张大哥呢?怎么就你一人回来了?”
“张达还在街上带着人挨家挨户问前夜的事,我也问了几家人,却不大放心你一个人在寺里,所以提早回来了。”叙白走到桌旁坐下,抬头看她,“那几个老尼姑没来烦你?”
九鲤笑着摇头,“没有。”
“陈嘉呢?”
“我才刚还听见他在屋里向小尼姑要茶吃呢,这会像没听见动静了。”九鲤拂裙坐下,也不告诉他庾祺在房里,既然庾祺想听他们背地里说话,那就给他听听好了,反正暗恼的是他。
叙白一看她头发睡得有些乱,眼圈还有些红,配着脸上那股随意的笑,仿佛新开的花似的,脆弱却精神。他一看就有些痴迷住了,声音不觉低柔下来,像说悄悄话,“我才刚在街上看见关幼君的马车,想必她是来接顾夫人的?”
九鲤点着头,顺手倒了盅茶给他,“她什么也没问,大概看出端倪来了,怕耽误衙门的事。”
“她在青莲寺外头,要知道实情也不难。”叙白稍一垂眼皮,抬起来笑笑,“不过我看她格外知趣不是怕坏衙门事,只是怕坏了庾先生的事。”
她故意装傻,“有什么区别么?叔父要办的不就是衙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