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127节
作者:
随轻风去 更新:2025-11-04 19:48 字数:3193
(本章完)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文武兼修
王老盟主到底走没走,林泰来已经不关注了。
这两个月时间,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在王老盟主不停打压下,实现了生存、发展和壮大。
用创业术语来说,这叫完成了原始积累,或者是挖到了第一桶金。
在民众口中,称呼已经晋升到了林大官人,对于他这样没有功名的政治平民而言,这个称呼就算是到了顶点。
当然林大官人对虚名什么的毫无兴趣,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显然是府试。
就在府试前一天,林坐馆请县衙和府衙的礼房吏员们吃饭。
在这个考试月,吴县礼房的韩司吏与林泰来打交道比较多,逐渐混熟了。
所以也没什么顾忌的问道:“林大官人如若只想寻求功名,为何不去考更简单的武举?
以林大官人之实力,武举简直如同探囊取物而已。”
在外人看来,林泰来实在不像是个能通过科举当文官的气质,去考武举反而似乎更专业点。
林泰来也没法到处跟人说,自己上辈子就是研究八股文的,专业水平还是全国前十。
关键是,大明功名崇拜的风气,是针对文场科举的,民间并不太把武举功名当回事。
几百年后,进士、举人被铭记的一大堆,但有几个武进士、武举人被后人铭记了?
不过听到韩司吏的询问,林泰来忽然心头一动,顺势不耻下问道:“武科举又是怎么个考法?”
历史下面的具体细分实在太多了,没有人能做到全科全知。
再说林泰来上辈子只是研究八股文,顺带了解一些人文知识,对武科举还真不是很明白。
韩司吏便答道:“嘉靖以后,武举逐渐成为定制,武乡试、武会试逐渐规范,但总体比文场宽松随意多了。
县里面军民子弟都可以报名参加武举,经过县衙、府衙考验,再报送巡按老爷考察,就能成为武生员了,也就是俗称的武秀才!”
林泰来忍不住又问道:“当真这么容易?”
韩司吏大笑道:“武举对别人或许很难,但对林大官人你却再简单不过了。
凡是通晓文字军机,力胜二百斤以上或擅长射箭、枪法、刀法、火器之一的,现场问答不蠢笨,基本都能考中武秀才。
林大官人你应付这些考验,不是唾手可得么?”
林泰来下意识的回应说:“这些条件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
力气这项完全没问题,艺能这项也没问题,全苏州城都知道他精通枪法、鞭法、拳法!
如果哪个官员敢说他武艺不合格,全苏州城都不答应!
至于通晓文字军机,现场对答不蠢笨更是没问题。
韩司吏非常有同感的说:“所以我才说,林大官人不去考武举可惜了!
再说林大官人你如今打通了府县两级,然后又能与巡按老爷说得上话。
所以考一个武秀才,当真是天时、地利、人和齐备。
如果以后这些官员都换了人,林大官人伱就未必能这么方便了!”
林泰来用力拍了下韩司吏,“言之有理!连我这个搞文学的人,都被说得动心了!老韩你为什么不早说!”
如果真像韩司吏说的这么简单,不要白不要啊。
虽然民间崇拜的秀才生员是文科的,但武生员也是功名,一样具有免役等政治特权,这都是林泰来目前最急需的。
另外,按照正常科举程序,负责学政的提学官明年才会来苏州考选秀才。
所以林大官人今年文场上最多也就是考过府试,成为俗称的童生,并没有机会去考秀才。
但如果今年能轻松搞定武秀才,真是不搞白不搞。
韩司吏也明白林泰来想什么,又详细介绍说:“武举时间一般比文举晚一两个月。
比如这次四月底府试完了后,五月份就是武举的时间了。
武举没有文举那么多门道,也没有文举严苛。
县、府、按三级考验一个多月,就能把武秀才选拔出来了。
又比如今年下半年,八月份是南直隶乡试,但九月份就是南直隶武科乡试。
如果林大官人上半年成为武秀才,下半年还能去南直隶参加武科乡试,运气好成为武举人也为未可知。”
“妙哇!”林泰来再次忍不住拍了韩司吏一巴掌!
大明后期科举真的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尤其是在江南这种地方尤为残酷。
连文征明这种家族,祖孙三代加起来几十次乡试败北!
即便林大官人身为穿越者,也没有绝对把握成为科举赢家,所以武举道路也不失为一种“备胎”。
关键是官府、民间对武举都不重视,流程都很仓促草率,这又是心急的林大官人所喜欢的。
文场上,运气再好也好等到明年,才能试着去考秀才。
而考武举,运气好了没准今年就能一口气混成武举人了。
当然,考武举也不意味着放弃了文场,大明又没规定不能文武兼修
比如历史上的晚明重臣熊廷弼,就是武生员出身,然后又切换到文场来了。
林大官人越想越觉得有搞头,再次重重拍了拍韩司吏,下决心说:
“等这次府试结束后,我立刻就去县衙报名武举,争取拿下武生员功名!”
韩司吏终于经受不起林泰来的连续三次大力金刚掌了,轰然倒地。
因为孙怜怜家距离试院比较近,为了缩短明日赶考路程,减少变数,林大官人当晚住在了这里。
次日凌晨,林大官人从粉纱帐里爬出来,提着考篮就往外跑。
去试院路上,还路过了张家文起堂门口。
却见张幼于难得没有戴面具,站在大门外,对过路的林泰来打气说:
“为了癫狂二人组的荣誉,请林君一定要奋勇向前啊!
还有,如果你过了这次府试,就只差一步道试,便能有幸成为苏州第一名士张幼于的弟子了!”
当初林泰来为了混进求志园参加雅集,曾经答应过张凤翼,如果能考中秀才,就拜张幼于为师学经。
想起这个承诺,林泰来忽然有点心痛。
就算明年真考中了秀才,只怕日子也不好过啊。
晚上还有!
(本章完)
------------
第一百四十三章 破题大师(上)
在整个科举层级里,府试并不算高。府试的考试程序和县试大同小异,没有本质区别。
因为府县同城的缘故,苏州府府试和吴县县试的考场都是一样的,只是主考官由知县变成了知府。
再次坐在这处考场里,十二岁的冯梦龙感觉,自己已经是一名老考生了。
比起上次县试时的紧张,这次小冯梦龙的心情已经放松了许多。
尤其再次分配到了“丙二十九”这个吉利的座位号,更是让他感到了安心。
上次他就是在这个位置上,考过了县试。
直到又凭空出现了巨大的阴影,把他笼罩了起来。
小冯梦龙抬头向旁边看去,只见那个叫林泰来的男人对着他笑了笑,并惊喜的说:“这么巧,你我座位号与上次一样啊。”
像县试府试这种低等级考试,出的考题都不会偏怪,一般都是完整的句子,不是截搭题。
这次府试出的题目是“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考试开始后,林泰来从旁边小冯梦龙那里借鉴完了原文默写,然后就动手写文章了。
县试府试不考策论,写的文章就是俗称的八股文。
八股文算是一种有固定格式的文章体裁,全文结构被细分成了若干部分。
而且内容上必须要以圣人口气立言,义理不能超出程、朱注解的范围。
此外还有很多细节要求,条条框框极多,不是精研八股文的人根本不了解。
就拿最为重要的开头破题来说,别看破题部分在万历之前只有三四句,万历之后更是只有短短两句,但规矩一样非常复杂。
破题两句语带上文叫连上,语侵下文叫犯下;题目义理没有破全叫做漏题,如果将题目字眼全部写出,不能浑融,叫做骂题。
破题还不能出现所谓圣人、贤人以及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的名字,也不能出现鸟兽草木以及器物的名字,全部要用代称。
破题两句,上一句不能用“也、焉、而已”等虚字,到下一句才能用,否则就是文气不通。
上面这些错误,如果犯了一条,试卷就要被判不合格。
仅仅两句话的破题,就有这么多规矩,整篇八股文的条框规矩又可想而知。
所以不是聪明人真写不好八股文,像王阳明、唐寅、唐顺之、张居正这些聪明人都是八股文高手。
但脑电波对不上的聪明人也写不好八股文,这样的人写文章肆意汪洋、文不加点,受不了条条框框约束。
比如文征明和归有光这俩卧龙凤雏,每每考八股文就以扑街收场。
针对《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个题目,林泰来提笔刷刷写道:“无后世之名,圣人之所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