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634节
作者:
随轻风去 更新:2025-11-04 19:51 字数:3063
郑总督对石大人说这些,倒也不是故意找托词,现在确实银子比较紧张。
先前洮、河的两场大败,不但副总兵以下将官战死了好几个,最惨重的损失其实是大几千名精兵。
将官没了立刻就能提拔起来新的,精兵没了一时半会可整训不出来。
为了填补空缺和防御强敌,必须要紧急从附近各镇调兵。
不过按规矩,调兵就要给军兵发放抚赏银。
朝廷从太仆寺拨过来的十万两马价银,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这个开支。
哱拜父子率领三千人,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抵达金城的,还是已经致仕的哱拜主动请战。
本来宁夏镇那边对哱拜颇多非议,认为哱拜狂妄骄横,但也有人推荐哱拜父子说“有将才”。
而郑总督则认为,在这个关键时刻,急需的是能打的人。
道德品质问题可以先放一放,所以就同意了哱拜驰援甘肃。
毕竟哱拜早在嘉靖年间,就从北虏投降大明,数十年来多有战功。
不过哱拜刚到金城,就索要一万两抚赏银。
郑总督觉得有点多,顺嘴说给同样来要银子的石大人了。想的是让西宁卫先等等,他另行向朝廷申请一笔银子作为犒赏。
而石大人就想着,反正林泰来马上回来了,还是让林泰来去办吧。
林泰来这個参赞军务,并不是独当一面的方面官员。
理论上只是总督身边的赞画官员,类似于后世的参谋角色。
因为林泰来具备的特殊才能,所以先前才会被派出去,负责劝告督促套虏离开西海。
现在既然套虏已经离境北返,林泰来顺利的完成了任务,那肯定要返回总督行辕。
不过郑总督有点不想见到林泰来,因为他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这个不安分的年轻参赞。
自己这总督还在勤勤恳恳的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查漏补缺、整训新兵、修补城墙、安抚百姓,而林泰来都大捷两次了
但郑总督并不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多余,或者节奏太慢。
林泰来那两场大捷偶然性太大了,有点像是投机取巧。
而自己所正在做的工作,才是苦练内功、夯实基础,着眼于长远。
从战果上,郑总督完全尊重林泰来的业绩,而且也减轻了他这总督的压力。
但是从过程上来说,郑总督始终不认为现在进行军事冒险是可取的,也不鼓励下属将领去冒险。
所以郑总督的心情一直就很拧巴,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林泰来。
但该来的总归要来的,不以郑总督的意志为转移。
几天后,林泰来带着跟随行动的达云,回到了总督行辕所在地,也就是金城。
稍作休整后,林泰来和达云就一起去拜访郑总督,顺便复命。
在总督行辕大堂外的穿堂里面,已经坐了一排文武官员。
这些都是来拜访郑总督的,挨着次序进去谒见。
郑总督作为甘肃、陕西、青海、宁夏军政一肩挑的人物,因公因私所需要接待的人物实在太多了。
达云见状,就很文明礼貌的主动朝着末尾的座位走去。
主要是他这个四品的指挥佥事、游击将军在总督大堂外“候客室”,只能讲文明讲礼貌了。
林泰来伸出手,一把按住了达云的肩膀,疑惑的问:“你去哪?”
达云指着末尾的空座,“我们去那里坐啊,还能去哪?”
林泰来叱道:“你这个边镇的土鳖,懂不懂礼数?”
正准备讲文明讲礼貌的达云一连懵逼,林参赞你再说啥?
林泰来说:“即便老子进首辅家,也是首辅等我!
难道我在这里还要排队等待?别让人笑话总督不懂礼数!”
达云:“……”
恕他浅薄了,边镇小官真不懂几千里外京城的社交礼数。
正在这时候,恰好前面的访客从大堂里出来。
林泰来也不管排队不排队的,带着达云就向前走。
但是已经排在最前面的一伙人当场就不满了。
他们从早晨开始,在这里已经等了一个时辰,早就不耐烦了。
偏生在轮到他们的时候,就有人直接插队,情绪一下子就暴躁了。
这伙人有老中青三个,站了起来,抢在前面挡住了穿堂的出口。
其中的中年大汉样貌凶恶,“蛮横”说的了句:“后面去!”
这让林泰来非常诧异,自从在朝堂打出了名声后,近两年他就很少遭遇这种被顶撞的场面。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五品文官官袍,又看了看对方三人的武将袍服。
有点怀疑人生,林泰来对达云问道:“我这身官袍,看起来像是假的吗?”
达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当今一个武官就算根基深厚,也不会顶撞文官。
因为根本没必要,这样做不会有任何好处,但却很容易惹上麻烦,或者带来巨大风险。
看在对方也是武官的份上,达云想着说和一下,就问道:“你们是哪家的?”
那样貌凶恶的中年大汉答道:“我乃宁夏卫指挥使、总兵标营参将哱承恩!”
达云闻言一震,下意识的就说了句:“久仰久仰。”
在西北这块,哱家父子的确是响当当的人物。
听说哱家父子手下聚集了数千亡命徒,横行于宁夏镇及周边,连总兵也要让三分。
如果不好理解哱家在宁夏镇的地位,那就想象一下林大官人在苏州的江湖地位。
林泰来则好奇的看着哱承恩身边的老者,没想到插个队都能撞见历史名人,这可是万历三大征的第一场对象啊。
已经是当世最大名人之一、对历史名人越来越缺乏敬畏的林泰来略显轻浮的问道:“老头儿!你就是哱拜?”
本来以哱拜的地位,正常情况下,后世知名度估计还不如达云。
但成了三大征的第一征对象,这知名度一下子就上来了。
其实像哱拜、杨应龙这样异族叛乱的原因,其实还是挺复杂的。
不过作为现有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林泰来没必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
你要不造反,他林泰来也无所谓,又不是非要挣你这份功劳。
可是你要造反,那就是大明朝廷的敌人,也是他林泰来的敌人。
------------
第五百八十八章 话不投机
至于林泰来的打招呼语气,倒不是因为多有恶意。
林泰来连猪蹄总宪、白须儿首辅都能接受,现在还不至于立刻把哱拜当敌人。
所以那种语气只是看到历史名人后的一种下意识调侃。
当然也离不开地位高了后,俯视别人的心态。
能废立天官的考功郎,调侃别人几句,又能咋地?
不过这种语气听在横行西北的哱家父子耳朵里,就十分刺耳了。
就好比在苏州,有人对林泰来轻佻的打招呼说“小林子”一样。
哱家老中青三人中,可能是哱拜义子哱云的那位青年小伙,直接对林泰来冲了上来,挥拳就打。
林泰来说话喜欢调侃别人,但至今还没被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自己就很能打。
所以看到哱云挥拳冲过来,林泰来不慌不忙,闪身避开了。
然后抬起手,轻轻一拳,正中哱云的脸侧,直接打出了近乎击飞视觉效果。
看着已经昏迷的哱云,林泰来轻蔑的说:“竟然敢跟我动手,当真不知死活!”
穿堂内一干文武官员没料到在总督行辕能看见打架,愕然不已。
有些消息灵通的人听说过林泰来打遍京师无敌手的威名,只能说盛名之下无虚士。
左右护法张家兄弟出现,很娴熟的拖着哱云就往外走,不知道是想毁尸灭迹还是什么,但却被哱家随从拦住了。
看到义子被打,哱拜狂怒,大骂道:“该千刀万剐的狗杂碎,有胆量报上姓名!”
直到现在,刚刚抵达金城的哱拜父子还不知道眼前这个巨汉是谁。
在距离京城偏远的宁夏时,可能是交际圈和信息茧房的缘故,哱拜父子对林泰来也不熟悉。
不像是关系网庞大、信息更通畅的文官,很多人就算没见过林泰来,也能猜到身份。
这时林泰来忽然一个侧面突进,快速的一拳把没反应过来的哱承恩也击飞了。
众人:“……”
明明是哱拜骂的你,你打他亲儿子作甚?
林泰来这才好整以暇的答话说:“早听闻哱拜父子依仗武力,横行边镇。
但真是见面不如闻名,不过尔尔。”
众人无语,这像是一个有翰林身份的状元,所能说出的话么?
此时忽然总督旗牌官跑了过来,传令道:“林泰来、哱拜父子、达云一起入见!”
这不奇怪,穿堂这边候客室发生了冲突,肯定早被报告给总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