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作者:
宋公子晏 更新:2025-11-04 20:39 字数:3051
使者已至马前,解缰绳的动作干净利落,不见半分犹豫。
他在心中默念:三。
使者翻身上马,姿态稳健。
二。
使者一抖缰绳,马儿似乎已会其意,轻轻打了个响鼻。
一。
使者驱马而去。
骆俊顾不得道路颠簸,踉踉跄跄冲上前去:使者且慢!且慢!等等!
第108章
使者听闻身后动静,勒住马缰,回头诧异地望向奔来的骆俊,骆相君可是有事吩咐?
骆俊赶至马前,气喘吁吁,先生且留步,凡事皆可商量,有话好说!
使者了然,正如謝府君所预料的一般,这位精明过人的骆相君,终究还是被计策稳稳地拿捏住了,分寸不差。
然而,戏尚未演足,他还要再添一把火。
骆相君盛情,在下心领。然相君不必相留,在下还要赴沛国,告辞。使者面带疏离。
话音未落,陳王刘宠也已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他本就心急如焚,此刻听闻沛国二字,更是按捺不住,急声问道:先生此言何意,去那沛国作甚?
使者微微一笑,抬眼望向对岸成一字阵列的投石车,话里有话,这批投石车,想必沛相也感兴趣。
沛国路途遥远,先生就不必再劳费周折,多此一趟了。骆俊语气肯定。
使者听骆俊此言,便知火候已然恰到好处,他不再多言,动作流畅地翻身下马,站定在二人面前。
他对着二人再次深深一揖,謝府君常言,梁国与陳国,山水相連,唇齿相依,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若一方有难,另一方岂能独善其身,安然无恙?
骆俊听到此处,心中最后一缕疑虑彻底消散。
他目光变得锐利而坚定,沉声道:謝府君高瞻远瞩,所言极是。既謝府君有意售此重器,这批投石车,陳国要了。
一旁的刘宠內心雀跃,双手在袖子下攥紧。
好!
此事终于敲定了。
使者拱手道:此二十架攻城利器,若单论其工本耗费与匠人之巧思,价值非凡。然谢府君亦深知,当今乱世,陳梁两国唇齿相依,唯有互助扶持,方能共渡时艰,保境安民。故此,府君不欲以重金为难,徒增陈国府库之负担。
刘宠故作镇定地点了点头,捋着胡须的手显得格外有力:谢府君高义,孤深感其诚。
使者这才不疾不徐地道出谢乔的真正意图:梁国守城,需操练弓弩之士,奈何軍中所需上等木材缺口甚大,遍寻不易。久闻陈国盛产柘木,冠绝天下,其质坚韧,其性刚劲,乃是制作强弓硬弩之不二上选。
陈国因盛产柘木,境內甚至有县名柘县,此物于陈国而言,虽珍贵,却远非金银那般费力。
骆俊不动声色,问道:不知梁国意欲几何?
使者微微一笑,伸出五指,复又屈伸一番:我家府君之意,若能得陈国柘木五十车,则此二十架投石车,連同其详细操演之法,愿仅以五十金之售予陈国。谢府君常言,金银财帛,身外之物,易得也。上等良材,关乎軍国之本,难求也。然则,比良材更难求者,乃是邻邦之和睦与信义也。
刘宠闻言,先是一怔,继而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喜悦。
五十车柘木,对于陈国而言,虽需一番采集拣选,却绝非难事。
如此算来,那二十架威力惊人的投石车,竟然打了对折,只需五十金!白菜价!
他捋着胡须的手微微颤抖,脸上笑意渐浓,直至朗声大笑起来:五十车柘木,五十金先生此言当真?
使者肃然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府君之命,下臣岂敢虚传妄语。府君亦常言,远亲不如近邻,陈梁两国若能互为羽翼,彼此扶持,何惧天下風雨飘摇?此举,亦是为表梁国愿与陈国永结盟好世代相安之拳拳诚意。
好!刘宠猛地一拍大腿,声音因激动而显得格外洪亮,好一个远亲不如近邻!孤信了!就依使者所言,五十车上等柘木,孤即刻下令去筹备,務必挑选最为坚实、纹理笔直之上等品。五十金,亦不成问题!
骆俊白了他一眼。
你给錢呗。
五十金诚然便宜,但不难看出,此乃谢乔以一种极为巧妙的方式,向陈国示好,并换取她急需的战略物资。
这等手笔,既显大气,又深藏机心,让他对那位未曾谋面的梁国相,不由得更高看了几分。
三日后。
按照约定,二十架拆卸开来的投石车部件,在梁国軍士的押送下,抵达了陈梁边境的交接之地。
陈国派出的吏员与匠人早已在此等候,他们上前仔细查验,清点了数目,确认了那些木料、绞盘、配重石等部件无误,特别核对了绘制详尽的组装图纸以及详细的操演之法是否齐全。
与此同时,五十车柘木,五十金,尽数送到了梁国。
軍.火贩谢乔欢快地收获了在主业上的第一桶金。
从很久之前,谢乔便知道,招募一支如[西凉弓手]这类部曲,所消耗的木材的原料与其攻击射程息息相关。
最开始招募的[西凉弓骑],原料更是枯朽的胡杨木,不仅射程颇为局限,其韧性更是严重匮乏,稍遇强劲拉伸便极易崩裂折断。
一旦损坏,就只能她通过系统修复了。平时训练时倒还好,弓弦偶断,弓臂偶裂,尚可从容替换。可萬一是战时,在瞬息萬变的战場之上,往往能在片息间就能决定军士的生死。
所以,谢乔最开始招募的那批[西凉弓骑]手中的长弓,在找到更合适的木料后就被立即替换掉了。
以桦木换胡杨木,平均射程提升了大约一成左右。
柘木,自古便是军中锻造各色利器之上选良材。
此木生长极为缓慢,因而其质地坚韧异常,远非寻常速生木材可比,且又富有绝佳的天然弹性,无论是用以制作弓身之弓胎,还是弩床之弩臂,其最终成品的性能都远非那些寻常木料所能企及。
这柘木的战略价值,大概相当于谢乔原世界的稀土。小国用不上,而大国要想发展精尖武器,则是必不可少。
谢乔此番,既收获了五十车
柘木,又淘汰掉了落后的装备,赚到了一笔錢,同时,还增进了与邻国陈国的关系,可谓是一石三鸟。
她立即命人将这五十车柘木送入[工坊],加紧打造弓弩,尤其是做工极其精巧复杂的連弩。
榆安的[工坊]至今只制造了七十张連弩,距离她打造那支梦寐以求的自定义部曲[西凉连弩骑],还远得很。
主要因为只有一条产线,不过隨着梁国的稳固,现在可以在睢阳铺第二条产线了。
柘木虽然优秀,但难以成大材,因为生长速度太过缓慢。所以自然是不适合用来制造投石车的长臂的。
投石车先用普通木材即可,等图纸升到更高级后,再换良木不迟。
至于图纸升级的途径,系统没有明说,但谢乔大胆猜测,一定是通造更多的投石车。
这也符合现实逻辑,图纸与技艺,都需在不断的试造、运用与摸索中去芜存菁,方能源源不断地推陈出新。
光阴荏苒,忽而三年时间过去。
这三年,谢乔每每将任務分派下去后,便利用[寿命]加速时间的流逝。
她不想自己老得太快,不想在漫长的等待中过早耗损。
年轻,意味着更多的精力,意味着更好的体质。
作为一方势力的主公,绝不能因为衰老而昏聩顽固。
这三年,实际上,对她而言,大概只过去了一个月。
谢均痼疾难除,仍以[寿命]吊着,这三年来,年龄同样未曾增长。
谢家三姐弟中,只有谢适逐渐长成了和他们一般的同龄人。
谢适资质平平,无法纳入【角色】中,这也就意味着无法对他使用[寿命]。
阿适相对于他们来说,还会不断长大,从小弟,长成兄长,再长成父辈,乃至祖辈。
谢乔想想都觉得唏嘘。
大概若干年后,会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叫她阿姐,也会有一会顽皮的孩童,叫她姑祖,或者太姑。
而在她的时间尺度上,这一天不会太久。
说回正题。
而就在谢乔走马灯一般的视界中,她以外的世界,却是天翻地覆。
梁国八县,宁陵坞,莽苍城寨,以及她在西凉的大后方,都在她预设的轨道上,如同精密运转的机械般,有条不紊地稳步发展壮大。
这期间,没有争城夺地,未兴刀兵,不事扩张,只潜心积蓄,静待时宜,默默发育。
她的方针是:广积粮,精练兵,固城池,厚根基。
当初从陈国换来的五十车优质柘木,已尽数化为长弓和连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