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作者:宋公子晏      更新:2025-11-04 20:39      字数:3055
  这是谢乔对武威郡发动进攻前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帐内,将领和谋士分列两侧,神情凝重。
  斥候详细汇报了武威郡目前的兵力分布。
  而更早派出去,伪装成商人的探子,则深入凉州腹地,带回了更关键的情报。
  情报显示,韩遂与馬腾虽有联系,但双方军隊仍分散驻扎在各自的地盘,互有提防,并未真正形成合力。马腾的主力仍在扶风、天水一带,韩遂的大本营则在金城。
  武威虽是韩遂的勢力范圍,但总体防御较为薄弱。
  谢乔心中了然。这片土地终究是太辽阔了,地广人稀。
  在这个通讯和运输效率低下的时代,想要在漫长的邊境线上各个据点处处重兵驻防,那后勤补给的压力足以拖垮任何一支勢力。
  韩遂和马腾也不例外。他们只能将主力集中在核心地盘,对外圍的控制自然就弱了。
  历史的脉络在谢乔脑海中清晰浮现,韩遂与马腾这对名义上的盟友,结义兄弟,实际上一直在互相提防,甚至多次反目。正是这种矛盾,给了她以弱胜强的机会。而她,必须把握住这种不稳定性,以快打慢,以奇制胜。
  根据情报,此时驻守武威郡治姑臧城的,是韩遂麾下的阎行。
  一听到这个名字,谢乔心痒痒。
  这可是个能在陣前差点捅死马超的猛人啊!历史上的阎行最终投靠曹操,他不仅仅是勇猛,更具备卓越的战略眼光和临危不乱的决断力。
  姑臧兵力不足,然阎行勇猛,且颇有智计。他若死守,我们或需付出不小的代价。贾诩提醒道。
  我不会给他死守的机会。谢乔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阎行是西凉不可多得的将才,但他的劣勢在于,他没有料到我们会如此之快,如此果决。
  拂晓,天边残星尚未完全隐去。
  姑臧城,万籁俱寂,只有守城士卒偶尔传来的哈欠声,和远处几声孤零零的犬吠。
  没有人察觉,就在城外的阴影里,一群真正的狼,已经蛰伏多时。
  咚!
  一声沉闷如雷的鼓声,毫无征兆地划破了黎明的寂静。
  随着这声鼓响,早已在城下潜伏蓄势待发的折兰乌孙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咆哮,杀!
  他一马当先,手持弯刀,身形矫健如豹,第一个冲出阴影。
  在他身后,五百名折兰悍士扛着简易的长梯,如同一群挣脱了枷锁的饿狼,朝着城墙狂奔而去。
  在后方弓手的掩护下,折兰乌孙率先登上城墙。
  城头之上,守军被这突如其来的鼓声和喊杀声惊得魂飞魄散。
  一名守将刚刚睡眼惺忪地爬上城楼,发现异常,声嘶力竭地吼道:敌袭!快放箭!擂石滚木伺候!点燃狼烟!
  话音未落,一支羽箭破空而来,穿透了他的咽喉。
  此前,酒泉、张掖的变数,已经让阎行有所警觉。
  他命人加强夜间巡视,但下面的校尉军候只当是贼寇之间的小打小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毕竟这在乱世太过常见。
  此番,城内守军虽有准备,但面对这群不要命的草原狼群,防线被迅速撕开。
  折兰悍士先后通过长梯攀上城头,在城墙上搏杀,爆发出的战斗力让友军也为之侧目。
  他们放弃了繁琐的格挡,用手中的弯刀凶狠地劈砍,用肩膀和身体去撞开盾牌,用牙齿去撕咬对手,以伤换伤,以命换命!
  这种最原始、最野性的搏命方式,迅速在组织混乱的城墙上撕开了一道道血腥的口子。
  与此同时,数十名悍士组成敢死队,下到城门处,抵御着城内守军的冲击。
  在同伴的掩护下,两名手持巨斧的勇士劈开了粗大的门栓。
  城门被打开,城外大军一拥而入。
  他们不同于悍士的狂野,他们的战术素养和纪律性,保证了在攻入城池后能迅速结成陣型,向城内纵深推进。
  姑臧城的抵抗在短短一刻钟内土崩瓦解,守军节节败退,或死或降,已然溃不成军。
  胜利似乎已唾手可得。
  然而,正当所有人都以为大局已定时,一阵急促而有力的马蹄声从内城街道深处传来。
  一员银甲猛将杀出,手持一杆长矛,率领着数百名同样披甲执锐的精锐騎兵,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精准地从侧翼杀出,狠狠地撞入了冲在最前面的汉军阵列之中。
  来将正是阎行!
  他脸上没有丝毫慌乱,眼神冷静得可怕。
  那些原本已经被打散的守军残部,此刻竟像是被注入了强心剂,绝望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希望。
  他们重新拾起武器,本能地向着阎行的方向靠拢,又重新恢复了战斗力。
  马背上的阎行指挥若定,麾下騎兵阵型严密,即便是在狭窄混乱的巷战中,这支騎兵也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术素养,竟硬生生遏制住了汉军和折兰悍士的凶猛攻势。
  长矛挥舞间,带起腥风血雨,马蹄践踏下,血肉横飞。
  冲锋的西凉军步兵阵型瞬间被撕裂,许多士卒甚至未来得及举起盾牌,便被那势不可挡的冲力撞飞。
  阎行本人更是勇不可当,长矛所指,无一合之将,转瞬间便有数名军士丧命于他的矛下。
  折兰悍士的狂野在面对这种训练有素的騎兵冲锋时,也显得有些无措,他们虽然悍不畏死,但硬碰硬的冲锋,让他们吃尽了苦头。
  谢乔立于高处,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阎行,果然名不虚传!
  她心中惊叹。果然是历史上那个能与马超酣战,并险些将其刺于马下的猛人!
  后续观望,这阎行非但勇猛过人,更难得的是这份临危不乱的决断力。
  他只是扫了一眼城头溃败的景象,便清楚地知道,大势已去,姑臧城已经守不住了。
  与在巷战中被慢慢绞杀相比,保存精锐,才是上策。
  与其带着所有人困守死战,不如集中最精锐的力量,杀出一条血路突圍!
  阎行在人群中如同一道银色闪电,他一边挥舞长矛,一边迅速而冷静地扫视着战场。
  他的目光快速掠过东门、南门、北门的方向,最终停在了西门。
  随我突圍,西门!阎行冷静地命令。
  他当机立断,不作无谓的牺牲。
  随后迅速集结身边最后的三百余骑兵,猛地调转马头,不再与敌军主力纠缠,从东门奋力突围。
  杀!别让他跑了!折兰乌孙怒吼着,率部从侧面的小巷中抄近路追击,试图将这支骑兵截断。
  然而,阎行仿佛背后长了眼睛。
  在纵马狂奔中,他甚至没有勒停战马,只是凭借着超凡的平衡感和腰腹力量,在马背上拧身,摘下挂在马鞍上的长弓。
  弓弦被瞬间拉开,发出嗡的一声闷响。
  没有瞄准的停顿,三支羽箭射出,呈一个精准的品字形。三名冲在最前的折兰勇士应声中箭倒地。
  他以一人之力,硬生生迟滞了追兵的脚步。
  随即与三百骑兵如同一个滚烫的火球,势不可挡地撞向了刚刚被控制的西门。
  守门军士虽已准备妥当,但面对这股绝望的冲击,也只能勉力抵抗。
  阎行一马当先,长矛连连挑飞数人,坐骑高高跃起,越过拒马尖桩。
  战马落地,他毫不停留,长矛一甩,便将堵在门洞里的几名士卒扫飞出去,硬生生冲出了城门。
  身后的骑兵有样学样,紧随其后,或跃或撞,或劈或砍,涌出城门。
  城门外,突然拉起绊马索,猝不及防之下,冲在最前面的骑士纷纷堕马。战马受惊哀鸣,人仰马翻,一片混乱。
  三百余骑兵,在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中,折损了近百名骑士。
  而更多的骑兵,则在阎行的带领下,成功避开了致命的陷阱,拍马狂奔,消失在城外茫茫的荒野之中。
  鱼入沧海,再难寻觅。
  这里其实有几层博弈。在围攻姑臧城之前,谢乔做了严密的部署。姑臧城共有东、南、西、北四门。
  城内守军,如果突围逃窜,理论上东门距离最近,因为这个方向更靠近韩遂的腹地。
  是以,谢乔在东门外布置了大量的绊马索和陷阱,虚位以待。
  其余三门,北门次之,也布置了相应的伏兵。
  南门则是她的主攻方向。
  唯独西门,通往更荒凉的广袤戈壁,距离韩遂的势力范围最远,绕路也最久,是任何一个理智的指挥官都不会选择的突围方向。
  所以,她没有在西门城外布下太多的埋伏,只留了基础的兵力进行封锁。即使是这些兵力,应对仓皇逃窜的守军,其实是足够的。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如果突围,绝对不会想到最远最绕的西门。
  然而,阎行偏偏选择了西门,还硬生生突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