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解决问题(一更)
作者:
JCYoung 更新:2025-10-26 14:34 字数:2762
希姆莱望向墙上巨大的作战地图,东西两线的红色箭群正朝着帝国心脏缓缓合围。虽然那场叛乱被镇压了,但统帅部里暗流涌动,从盖世太保的监听报告来看,对秘密和谈的私议仍是层出不求。
就连他,现在也不得不把武装党卫军最王牌的坦克部队送上前线。
毕竟如今已经不是在意是谁邀功、谁冲锋、谁侧翼受敌的时候。每天清晨送上来的战报,翻来覆去都是东线丢了一个满编师,西线又溃退三十公里。这场战争会持续多久?没人知道。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这关乎第三帝国的生死存亡。
而军人一上战场,谁又能料到分开后会发生什么,以希姆莱对自己前副官的了解,想必是会不眠不休地开着他的虎王,在硝烟里横冲直撞,把盟军的谢尔曼当移动靶打。
为战争而生的人,炮火轰鸣时还会想得到别的吗?
至于那中国女人…希姆莱指尖笃笃叩击着桌沿。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里,谁知道她会有什么新际遇?如果真和迪特里希形容的那样,是个夺目的大美人,想要“关照”她的必然不会只是一个人。到时,自己的男人通讯断绝生死未卜,自然就有人为这位美人“排解寂寞”。
在这个及时行乐的时代,有四五个孩子的寡妇改嫁都是常有的事,何况他们还没婚姻关系。
时间会解决所有问题,包括年轻人一时上头的荷尔蒙。他对此深信不疑。
此刻,秘书轻轻敲敲门,提醒他九点钟会议即将开始。
希姆莱手上动作顿住,他忽然想起克莱恩临走时退而求其次的那个请求,确实比结婚申请理智那么一点。
眼镜男人拉开抽屉,取出一张印有党卫军徽章的信笺——这个台阶,他愿意给,毕竟这孩子肯低头求人的时候可属实不多。
————————
巴黎的暮色裹着塞纳河的水汽,极温柔,却像一层揭不去的纱,沉沉压在官邸的窗棂上,对这对年轻人来说,这也是他们第一次真正因战争而分离。
二楼书房里,克莱恩点燃一支烟,尼古丁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
之前在华沙,克莱恩倒也因着剿灭抵抗分子和波兰家乡军离家一个来星期,可这次不是波兰那些“后院除草行动”,这会是一场不知道持续多久的存亡之战。
美国人正跨过大西洋,如同送玩具般把数以千计的谢尔曼铺开在海岸线上。
敌人的装备和人数都远远优于自己,而帝国的男性人口和后勤补给线,在持续数年的战争与盟军对本土工业设施的狂轰滥炸之下,已然到了举步维艰的枯竭期。
日常训练时,他那些本该威风凛凛的黑豹和虎式坦克,时常因燃油短缺而沦为固定炮台;新兵们领到的步枪,准星歪斜,枪栓滞涩,堪比他们两年前缴获的波兰民兵武器。
这就是帝国的现状。
伙食也开始掺杂甜菜制作的劣质黑面包,克莱恩当时打电话给柏林的军需总监发了好大一通火,却被告知,东线不少陆军师已经连劣质黑面包都吃不上了。
于是这个身先士卒的上校,开始用自己的钱补贴士兵们的粮食配给。
此外,入伍的新兵们年纪不但越来越小,背景也有越来越“多样”。前天新来了一个负责翻译的上尉参谋,那个戴着金丝眼镜、说话总是慢条斯理的中年人,竟是今年被征入伍的哥根廷大学法语系教授。
据他说,现在校园里几乎看不到五十岁以下的男教师了,全被紧急征召入伍。
金发男人踱到窗边、手上习惯性摩挲着那个银色打火机,庭院里,雕塑喷泉水声依旧,军用皮卡停在台阶前,勤务兵正在忙上忙下地搬着东西。
以往那几次上前线,他不是没见过这场景,可这次,胸口却像压了块浸水的羊毛毯,又沉又闷。莫名透不过气。
而隔着一条走廊,女孩也在忙出忙进,书房里的烟味隐隐约约飘过来,她知道他就在那儿,却没过去。
打包行李这种事,她不愿意让勤务兵插手,就连男人自己要收拾也被她轻轻推开了。他总是粗手粗脚的,衬衫会迭得皱巴巴,作战夹克的拉链还总忘了拉好,这些事,她来做才放心。
从党卫军白色夏常服外套到衬衫,再到略有些凶的黑色装甲作战夹克和野战灰迷彩服,她都又帮他熨烫了一遍,抚平了褶皱,再仔细迭得棱角分明,整齐放进了行李箱最底层。
做完这些,她深吸一口气,踮脚从衣柜最高处,取下了那件陪伴他最久的呢制军装。
呢料的厚重感沉甸甸压在臂弯,几乎让女孩踉跄了一下——那是她第一次见他时,在华沙军营的卡车上,他穿的那件。
雪松气息丝丝缕缕漫入鼻息来,渐渐地,盖过了衣柜里樟脑丸的清苦。她忍不住把脸埋进军装衣领,贪心呼吸着,像是想要记住些什么似的。
眼眶又开始没出息地发热,俞琬急忙眨了眨眼。
这一天本早就该来了,她告诉自己。或许是英雄纪念日那天之后,又或许是诺曼底登陆之前。
现在走,已经是老天爷给了他们多一天,再多一天相处的日子,最后积积攒攒,小孩子藏糖果般,竟奇迹般攒出了那么几个月来。
*《留德十年》里提到德国在后期连有名望的大学教授都被征召入伍,而当时校园里年轻人除了女生,就是已经缺胳膊断腿的从战场下来的男生。
来自咕噜噜宝宝的长评:
看似先斩后奏,实则也确实没招了。
克莱恩有勇气顶着种族禁令直接打结婚报告申请上去都算他特别有胆,加上个人军功过硬,算心腹爱将那一挂,上司只是不通过申请,还没怎么挨骂,也没有被罚,只是拖着他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那么多同类型文里,几乎都是拖到战败后,甚至从战俘营回来才正式结婚,帝国战败前最多只能两人私下找神父和亲友见证,公开办婚礼的那种寥寥无几,印象里好像只看过一个那么写的,很震撼不过这里就不提了(无他,实在是第三帝国的军人结婚审查太严格,国防军可能都还好点,党卫队成员性质特殊更是难上加难,女方是非雅利安人能通过的可能性压根不存在)
克莱恩迫切想在战争来临前用婚姻告诉所有人妹与他的关系,以及她对他的重要性,连军功都可以不要,但要实现确实太困难了,妹绝对能理解他的不易处境,也不会因此苛求他,两人早就认定了彼此是今生唯一的伴侣,婚姻固然是最重要的那个形式,但对他们而言也不完全,首先是要活下来,只有活下去,一切才能继续。
已经有点好奇怎么处理战败后续那段剧情了,两人会被迫分离,还都要经受各自的考验,妹是个外表柔弱内里却又很刚强坚韧的姑娘,不管在哪儿都能生存下来,只是克莱恩关心则乱,会觉得怎么保护她都不为过,而他身为容克贵族出身的军人也有他自己的骄傲,按他的强硬个性和作风,如果没有妹,应该会贯彻到底吧,那样战败前以身殉国的概率就很大,但有了爱人和牵挂,真的还能那么坦然无惧的面对死亡么?
虽然我们看文有上帝视角早已知道后续发生了什么,但对尚身处其中不知前路的主角们来说,结婚还是有必要的,在分别之前给各自一个念想,不论以后发生什么,及时行乐,不留遗憾
(终于有时间把前面囤的没看的刷完了,一本满足,深夜有感而发碎碎念了一堆有的没的,替小情侣操碎了心)